动副数P常选为[ B ]。
0A.1 B.2 C.3 D.4 23.无级变速装置作为传动系中的基本组,而分级变速作为扩大组,其公比?理论上应
f[ C ]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范围R。
d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关系 24.车床和铣床后轴颈的直径[ A ]倍的前轴颈的直径D。
1D2等于
A. 0.7~0.85B. 0.9~1.05 C. 1.1~1.25 D. 0.4~0.55
25.系列型谱内采用相同的主要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不同类型产品称为[ C ]产品。 A.横系列 B. 纵系列C.跨系列D. 基型 26.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有[ A ]、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
A.轨迹法 B.跟踪法 C.扫描法 D.阵列法
27.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有轨迹法、[ B ]、相切法和展成法。
A.跟踪法 B.成形法 C.扫描法 D.阵列法
28.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有轨迹法、成形法、[B]和展成法。
A.跟踪法 B.相切法 C.扫描法 D.阵列法
29.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有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A]。
A.展成法 B.跟踪法 C.扫描法 D.阵列法
30.卧式车床的主轴孔径d通常不小于主轴平均直径的[C]
A.45%~50% B.40%~42% C.55%~56%
D.62%~63%
31.在主传动系设计中,通常,中间轴的最高转速不超过[C]的转速。
A.I轴 B.II轴 C.电机 D.主轴
32.采用公用齿轮时,两个变速组的[B]必须相同。
A.齿数 B.模数 C.分度圆直径 D.轴距 33.数控机床的发展已经模糊了粗、精加工的工序概念,车削中心又把车、铣、镗、钻等工序集中到[ B ]上来完成,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机床分类。
A.同一模块 B.同一机床 C.同一工作台 D.同一生产线
34.当激振频率[D]机床的固有频率时,机床将呈现“共振”现象,使振幅激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也将大大增加。
A.远大于 B.远小于 C.严格相
等 D.相接近
35.机床运动部件产生爬行,会影响机床的[A]、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定位精度 B.刚度 C.强度 D.固有频率
36.采用___ ___齿轮时,两个变速组的模数必须相同。 [ A ]
A.公用 B.滑移 C.直 D.斜
37.机床主轴或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定义为: [ C ]。
A. 传递全部功率的最高转速 B. 传递全部扭矩的最低转速
C. 传递全部扭矩的最高转速 D. 传递全部功率的转速
二.填空(每空1分)
1.与机床振动直接关联的因素有机床刚度、机床阻尼、机床系统固有频率等。
2.为防止爬行,在设计低速运动部件时,主要应采取减少静、动摩擦系数之差的措施。
3.机械进给传动系的设计特点有恒转矩传动、前疏后密、采用传动间隙消除机构。
4.主变速传动系设计中扩大变速范围的方法包括增加变速组、采用分支传动、采用双公比传动系、采用公用齿轮。
5.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前密后疏、前多后少、前慢后快。
6.三联滑移齿轮的最大和次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
7.机床的热变形使产生的加工误差最大,可占全部误差的70%左右。
8.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
9.提高支承件结构热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包括控制温升、采用热对称结构、采用热补偿装置。 10.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一个待加工表面几何形状的生成和金属的切除任务的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11.沿斜置坐标系的Z轴运动可表示为:Z。 12.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率为29%的标准公比?是1.41。
13.设计机床主变速传动系时,为避免从动直齿圆柱齿轮尺寸过大而增加箱体的径向尺寸,一般限制降速最小传动比为1/4。
14.机床主轴或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定义为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
15.机床上刀具和工件运动之间有严格运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