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吧,实验小学!
——仵楼乡实验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我们学校进行了教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以后,学校健康发展的软实力(包括管理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科研力、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等)得到了加强,学校各种内涵发展彰显特色。分析我校改制后的基本情况,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的形势:
1.经过改制,学校迎来了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机遇。 2.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4.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和空间相对较大。
5.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为此,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方略 1.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参与和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是开发智力、培植才艺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2.我们的办学目标
(1)学校目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所全面、均衡、创新、安全、发展型学校。
(2)教师队伍目标: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3)学生目标: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学生群体。
3.我们的办学方略
教研做先导,质量为根本,创新求发展,特色铸品牌。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管理能力。
我认为决定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在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由小学校长负责,重点以班子成员的学习力、思考力、引领力、楷模力的提升带动学校其他软实力要素的共同发展。
1.学习力。学校班子成员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生存(学校的生存与个人的生存)的本领,在学习中实践、创新,改变自己、改变教师、改变学校;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领导。班子成员还要坚持参加政治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2.思考力。校长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成熟的管理理念。班子成员做到“两个一”:每学期至少拿出一个利于学校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每学期所分管工作至少有一项鲜明的亮点。
3.引领力。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管理的根要放在课堂,不要离开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认识课堂、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变革课堂是校长的重要职责。班子成员善于学习,挖掘资源,拓展视野,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并从中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
4.楷模力。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好行动上的领导,模范遵守工作纪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得以任何借口为自己谋取私利或便利,当好一个表率。
(二)领导力
领导力简化为三点: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做好工作。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重大事务行政会议制,学校发展教师大会制。这三项制度是强化和完善学校领导力的重要保障。学校各项工作,一经纳入这三制之中,任何员工无条件遵循。
(三)执行力
学校工作执行力确定两个抓手,一是学校文化抓手,二是管理制度抓手。学校重视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我们通过教师大会,明确提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学生的十不准。
管理制度的执行,我们确定将强制制度转化为制度文化的年度(2012-2013)目标:半个学期完善,半个学期认可,半个学期适应,半个学期固化。由被动遵守变化为主动服从。
(四)科研力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我校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学校科研力注重以高效课堂、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四种形式为依托,进行整体升级。
1.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重心置于课堂教学情境中,只有深入课堂,才能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课堂教研把握好教学的要素与环节,以此为突破口,抓住一点,不断研讨,不断深化,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探究。
2.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地,一方面,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分管校长主持校本教研分析会,确定校本教研项目,设计主持人、参与者、工作流程和预期目标,专题专案,归档管理。另一方面,还要走出课堂看课堂,通过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课程来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课题研究。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由分管校长和教研负责人任正副组长,选定课题,确定各课题组成员,安排、督促研究流程。
4.师资培训。成立培训学习工作小组,由小学校长任组长。学校集体培训、专题培训讲座、选派外出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
(五)教师学历
学校现有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在岗教学人员共19人,其中
本科学历 7人,占36.8 %;大专学历 6 人,占 31.6%;中专学历 6 人,占31.6 %。学校鼓励教师在岗自修,提高学历。
(六)学校标准化建设
成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校长和副校长任正副组长。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认知,由此达到他们对学校文化的不断认同。好雨应时,润物无声。逐渐由制度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已实现适应和习惯,年度内实现由校园文化向学校文化的飞跃。
(2)校园绿化。每年种活、种好一定量的绿化树木,种好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牌,既介绍树种科普知识,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
(3)以学校宣传栏和黑板报为文化平台,定期展示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
(4)开展“三个一”(一次艺术展览、一次体育运动会、一台文艺节目)活动,给每一名学生一个舞台,一次自信,展示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家园。
(5)文明班级评比。实行周评比和年度评比相结合形式,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6)培养“四会能手”:人人会写一手好字、规范字,人人会讲普通话,做个出色的播报员,人人会熟练地操作电脑,人人会讲些科学知识。
(七)阳光体育活动
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精选活动内容,作为学校活动课特色项目,每个班按照学校和班级特色制订活动内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每年“六一”节,举办一次夏季体育运动会,元旦举办一次冬季体育运动会。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野外体育活动,增长阅历,磨砺意志,陶冶情感,丰富文化生活。
(八)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教务处负责兴趣小组活动,切合学校实际,组建特色小组,小组活动计划具体,目标清晰,开展扎实,每年元旦学校举办展示会,进行小组才艺展示评比。
三、发展保障 (一)思想保障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首要任务是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并把教育思想转化为学校集体的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主动发展,是学校管理的原点,也是终点。发展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学校文化。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学校的一个引领点,以厚重的文化引领全体教职工思想,创建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并达到团体认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思想情趣,在学校文化的正确引领下凝聚团体力量,在不懈的努力和激励下超越自我。 (二)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发展与规划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发展规划的全程管理。 组 长:郭心维
(三)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营造教职工与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在具体实施阶段,做好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齐心协力,保障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经费保障
副组长:姬生金 成 员:张恩军
黄子敬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经费保障。 (五)监督保障
学期初修定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成绩评价办法、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及时作好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效应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整体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