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说明 ............................................................................................ 2 1.1 编制指导思想 ..................................................................................... 2 1.2 编制范围及内容 ................................................................................. 2 1.3 编制依据 ............................................................................................. 2 1.4 编制原则 ............................................................................................. 3 1.5 施工管理目标 .....................................................................................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3 第三章 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 5 3.1 3.2 3.3 第四章 4.1 第五章 5.1 5.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第六章 第七章 7.1 7.2 7.3 第八章 8.1
施工总体顺序 ................................................................................... 5 施工准备 ............................................................................................. 7 主要施工方法 ................................................................................... 10 关键工序及重要环节的技术措施 .................................................. 13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 13 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组织情况 .................................. 15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 15 ........................................................................... 16 工程材料进场计划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 17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 17 工程质量标准及承诺保证 ............................................................... 17 质量保证措施 ................................................................................... 18 灌注桩质量检验 ............................................................................... 19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 20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20
1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结合本工程特点,明确了施工控制的各项目标。从施工组织及部署的科学性;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施工方法选用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地论证和详细地阐述。针对一些关键控制环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1 编制指导思想
我公司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安全及文明施工为突破口,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工期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管理为依托,以信息化施工为手段,以业务流程为标准,紧紧围绕本工程的“管理重点”和“施工重点”,充分理解和掌握设计理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向业主交付一个满意工程。 1.2 编制范围及内容
编制范围是新疆软件园综合服务楼桩基工程的螺旋钻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分为十三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工程概况、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关键工序及重点环节的技术措施、施工机具及其它资源配备计划、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项目管理班子配备及施工力量部署等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们对本工程全面理解后所做出的总体策划,并以此指导本工程的施工。 1.3 编制依据
1.3.1 图纸及现场勘探资料
1 新疆软件园综合服务楼桩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2 新疆软件园综合服务楼桩基工程勘察报告。 1.3.2 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2008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范》 JGJ106-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9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 JGJ59-201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 1.3.3 企业有关文件和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4 编制原则
科学合理的原则 符合实际的原则 高效节能的原则 文明环保的原则 1.5 施工管理目标
结合工程情况和企业的实力,确定本工程的施工管理目标有:工期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环境保护管理目标等内容。 1.5.1 工期管理目标
从2015年4月15日开始施工,至2015年5月15日竣工,总工期30日历天。 1.5.2 质量管理目标
确保本工程的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1.5.3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下,确保安全生产。 1.5.4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保证现场文明施工。 1.5.5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创建绿色节能建筑,营造和谐施工环境。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简述
2.1.1、项目名称: 新疆软件园配套裙楼工程企业总部独栋办公楼
3
2.1.2、建筑分类:办公楼、多层,办公建筑分类:三类。设计高程:±0.0000相当于绝对高度B2:803. 95、B3:802.344、B4:800.698、B5:799.35,建筑总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17.70m,总建筑面积:26659m2,地上部分:18456 m2 地下部分:8203 m2,防空地下室所在层数为负一层,人防区域面积为7070 m2,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室 防水等级:二级,设计抗震烈度:8度。 2.1.3、基础形式:为桩基基础。
2.1.4、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1.5、质量要求:合格
2.1.6、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1.7、勘查单位: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1.8、计划工期: 30日历天。计划开始施工工程桩:2015年4月15日,计划施工工程桩完成:2015年5月15日。抗压实验桩实验未计划在工期内。 2.2、 设计要求
该工程桩基采用直径800mm的机械钻孔灌注桩,桩长6.5~18.0米,桩底进入第 2 层卵石层不少于6.0米(不包括虚桩头).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3200KN。 2.3、场地地形地貌
详见关于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自然抄平记录。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3.1、地层构成
本次勘察说明,在勘探范围内,场地土主要因素由素填土、黄土状粉土、卵石构成。详细地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现分别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色、青灰色,层厚1.3m-20.5m,呈巨厚层状,为废弃的筛砂坑。主要由缺失级配的砾石组成,填充物较少,局部夹有建筑垃圾,中下部结构松散,井壁易坍塌,表层含有少量的粉土,可见植物根系。
②黄土状粉土:该岩土层局部地段有分布,顶层埋深0.0-1.8 m,层厚0.4-0.7m。黄褐色,该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密~中密,稍湿。
③卵石:灰黄色、深灰色,颗粒大小不均,骨架呈交错排列,部分连续接触,骨架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70%。一般粒径为20-50mm,最大粒径可达150mm,局部可见漂石。母岩成分以砂岩、花岗岩、灰岩为主,形状亚圆,呈微风化状。填充物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地段夹有砾
4
砂透镜体和粗砂薄层。呈中密-密实,稍湿。 2.3.2、地下水概述
本次勘察在探孔深度范围内发现部分地段有地下水岀露。其水位埋深为4.5-14.8m,主要以融雪、雨水、绿化用水、农田灌溉等构成暂时性的地表流水渗入地下而形成。排泄方式以向下游径流排泄为主。 2.3.3、场地砂坑分布
在拟建企业总部办公楼的大部分地段 由采砂坑分布,现已由缺失级配的砾石、建筑垃圾回填,其深度为16.5-20.5m,并有上层滞水,具体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01)。 2.3.4、场地地震效应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乌鲁木齐抗震设防区划》(98版)成果资料: 属强震区。根据现场勘察及波速测速结果,综合判断拟建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的类型属中硬土。为抗震一般地段。
2.3.5、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1)、盐渍土
根据?地勘报告?结果确定为非盐渍土。 (2)、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地勘报告?和场地环境条件,综合判定场地环境土类别为I类。根据土化学分析成果,ph值8.83,地基土对砼结构具弱腐蚀,对砼中钢筋具有微腐蚀。 2.3.6、质量要求: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桩身优良率达到图纸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 质量承诺:合格。
安全承诺: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较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 发 生较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交通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不发生三人及以上人身重伤事故,轻伤负伤率≤6‰;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第三章 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1 施工总体顺序 3.1.1 总体施工思路
施工总体流程是指导整个施工的关键线路,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包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