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园学习网
B、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有效配置资源 C、政府的充分信息可以做出完善的决策
D、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可以有效调节经济 10、斯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资源禀赋差异的原理 B、提出了规模经济的原理 C、提出了分工优势原理 D、提出了技术水平差异的原理 二、简答题
1、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
2、斯密关于三个阶级和三种基本收入的划分。 3、如何理解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涵义? 三、论述题
1、论述斯密的分工和交换学说。 2、斯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学说。 参考答案
一、1、 C 2、C 3、 D 4、A 5、A 6 、B 7、A 8 、A 9、A
10、C 二、(答案要点)
1、经济自由主义是贯穿于斯密经济政策观点始终的一个统一的思想。“自由放任”是其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自由放任”原则的具体表现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斯密以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广泛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进行原始积累,斯密的观点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只要达到了经济自由,理想的经济目标就会顺利实现。所以,经济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就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2、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三个基本阶级。斯密根据经济地位和收入状况来划分阶级,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斯密的划分基本上较正确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阶级划分是斯密分配理论展开的前提条件。
11
光华园学习网
根据阶级划分,斯密把社会产品相应地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都是这三种基本收入的派生收入。
斯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三种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基本接近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所以,分配问题是斯密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
3、斯密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事后达到一致的,利他是利己的产物,社会利益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客观地获得了增进。主观上每个人都为自己打算;客观上,他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和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最终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三、(答案要点)
1、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发展和增进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分工的优越性表现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缺点是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他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分工产生后,其发展会受到交换范围的限制。斯密把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大小,以及自由贸易的程度联系在一起,认为一切对于交换市场的障碍和限制自由贸易的措施,都会影响分工的发展,妨碍社会财富的增长,并以此为依据宣传自由贸易思想。
2、斯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学说,是其关于个人分工和交换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在《国富论》中,斯密区分了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并在反对重商主义“有利的贸易差额”理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原理。关于分工优势,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有的是自然固有的,还有的是后来获得的,前一种为自然优势,后一种是后来获得的优势,二者都可以形成该国生产上的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从而形成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此外,斯密还提出了相对优势原理的基本论点,富有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贫穷国家的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从而形成了以相对优势为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
12
光华园学习网
第六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李嘉图认为,财富的最终源泉是( )
A、自然因素 B、劳动 C、劳动和自然因素 D、既非劳动,也非自然因素 2、李嘉图认为货币量增加会造成币值下降,商品价格上涨。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它只看到货币的( )职能。
A、流通 B、价值尺度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3、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 )
A、稀少性 B、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必要劳动量 C、开采时所用资本的价值 D、货币价值的相对变动 4、英国最早提出土地收益递减的人是( )
A、安德森 B、斯密 C、李嘉图 D、威斯特 5、李嘉图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地租有( )的趋势。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难于确定 6、李嘉图认为,从长期来看工资有( )的趋势。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难于确定 7、关于地租,李嘉图认为( )
A、完全是对社会的浪费 B、促进社会的发展 C、随着历史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D、促进资本积累
8、李嘉图把工资和地租当作生产费用扣除掉,把利润作为余额,这代表了( )的观点。 A、工人 B、地主 C、农民 D、资本家 9、李嘉图认为( )是最合适的课税对象。
A、农产品税 B、工资税 C、地租 D、利润税 二、简答题
1、李嘉图地租学说的主要内容。 2、李嘉图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3、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 三、论述题
13
光华园学习网
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2、论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 参考答案
一、1、 B 2、 A 3、B 4、A 5、A 6、A 7、C 8、D 9、C 二、(答案要点)
1、李嘉图在地租理论方面的贡献在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述了地租的性质、产生、变动规律。(1)地租的性质。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油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2)关于绝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3)关于级差地租。李嘉图充分地探讨了级差地租问题,为级差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基础。(4)地租发展的趋势。地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2、李嘉图货币数量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全世界的贵金属是根据流通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分配于各个国家的;(2)一国内如果黄金产量增加,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黄金的相对价值就会下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3)纸币发行量的变化和黄金数量发展情况类似。
3、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
三、(答案要点)
1、(1)关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李嘉图肯定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但不赞成他的错误,已经意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并初步区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2)李嘉图一贯坚持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指出了斯密价值论的矛盾和错误,指出劳动是
2、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优势原理学说,但他更强调比较优势原理,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而也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为国际贸易理论找到了一个科学的出发点。比较优势的差异实质上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该理论既反映了当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状况和地位,也为各国贸易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尽管如此,该理论还是存在一些错误,如,该原理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推理,忽略了经济关系中的历史和现实因素,该理论也不能彻底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问题等。
14
光华园学习网
第七章 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1819年西斯蒙蒂发表了他的经济学代表作( )
A、《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B、《政党经济学研究》
C、《托斯卡那的农业》 D、《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 2、西斯蒙第是站在( )立场上提出其经济学说的。
A、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地主阶级 3、西斯蒙第对古典学派有关经济范畴和原理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及发展,马克思肯定了西斯蒙第在( )上的新贡献。
A、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B、关于财富 C、关于劳动价值论 D、关于资本 4、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是( )
A、西斯蒙第 B、弗雷德里克?巴师夏 C、李斯特 D、罗雪尔 5、西斯蒙第对古典经济学的怀疑和批判,主要是以( )为靶子,进行批判性论战的。 A、斯密 B、李嘉图 C、威廉?配第 D、大卫?休谟 6、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
A、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B、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 C、站在小生产者立场提出其经济学说 D、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制度 二、简答题
1、西斯蒙第对经济危机论的贡献是什么? 2、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 参考答案
一、1、A 2、B 3、 C 4、 A 5、B 6、A 二、(答案要点)
1、西斯蒙第经济危机论的贡献在于,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避免性。西斯蒙第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怀疑结束了古典经济学。他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消费和生产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据。他认为,消费是矛盾的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