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钢绞线, GJ-70,额定张力15千牛,GJ-100额定张力200千牛
铜绞线TJ-95,Ris银铜绞线120 铝复钢-铝混合绞线GLZC-120,GLZE30 G铝复钢L铝Z 载流C、E序号120截面积
③附加导线
主要有供电线、加强线、回流线、正馈线、保护线等。
作用:供电线是连接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或ssp,sp)的导线,其作用是使接触网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或因接触网的供电要求需要通过开闭所和分区所来分段或分区供电。导线采用GLJ-185。
加强线-只是用来输电的导线,用以祢补接触导线截面不足,增大输送电流的能力或提高电压水平。导线采用GLJ-185。
回流线-在BT供电方式中串连在吸流变压器次边的导线。通过吸流的作用迫使流向大地回归的电流大部分经过回流线返回变电所,其方向与接触网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因而抵消电磁感应减少对弱电的影响。
正馈线AF-在AT供电方式中分别接在两相邻AT变的一端的导线。其作用是迫使机车电流经AF导线回归变电所,方向与接触线中电流相反,因而可抵消电磁感应,减少对于弱电设备的影响。
保护线(PW)-在AT供电方式中,为保护目的而架设的导线。它是相邻两台AT变中点的连线,并与钢轨连接。与双重绝缘的中间部位相连,当绝缘发生闪络时,短路电流可通过保护线作回路回归变电所。导线采用 GJ-50,LGJ-50,LGJ-70.
附加导线一般架设在接触网支柱的田野侧。
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对地电压为25KV;回流线、保护线对地电压按1000伏以下考虑。
④接触网的设备 a吸流变压器
b隔离开关-用于无负荷情况下开合供电回路的设备(单双极) c避雷器-用于对接触网进行防雷击保护,采用管型避雷器。
6
d接地装置-接触网钢柱、支持结构和其他电气装置都应采用保护接地。使短路电流有个金属通道,促使开关跳闸以保安全。
e火花间隙-正常时以间隙将钢轨与支柱接地侧分开,当绝缘击穿时,支柱出现高电压,间隙被击穿,短路电流经钢轨入地。短路消除,间隙恢复(间隙由石墨内外电极构成)。
⑤接触网零件
各导线之间、导线与支持结构之间的所有连接器件,通称为接触网零件。 A零件分类
零件按用途可分为:
悬吊零件-钩头鞍子、吊弦线夹等
定位零件-定位线夹、支持器、定位器等,固定导线 连接零件-连接板、接头线夹
锚固零件-锲型线夹、终端线夹、承锚角钢等 支撑零件-腕臂底座、拉杆底座、腕臂 电连接零件-电连接线夹 B零件材质
主要有铸钢、型材、锻钢、合金钢、有色金属等/铸、锻 承荷量按各种受力计算后+安全系数 不小于3 零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一般热镀锌
八、接触网的绝缘与供电分段
①接触网的绝缘主要有以下几种:
空气绝缘-接触网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绝缘距离也称为绝缘间隙。一般为300mm的空气间隙。
悬式绝缘子-用于悬吊和支撑接触悬挂25千伏选用3绝缘片
7
棒式绝缘子-用于绝缘腕臂的根部和定位处。隧道内采用。 ②供电分段
为了提高接触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在接触网上设置既能互相连通又能相互独立的分段设备,这种设备称为电分段设备。
电分段一般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纵向是指沿线路方向进行分段,横向是双线区段上下行之间或车站各分车场及股道之间进行分段,供电分段设备主要有:绝缘锚段关节、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等。
a绝缘锚段关节-这是纵向分段的常用的型式。一般设在车站端部,将车站与区间在电气上分开。
b分段绝缘器-两端设一个隔离开关,供故障检修、越区供电之用。 c分相绝缘器-是由三组分段绝缘器元件串连组成的分相设备。串连在接触网中,绝缘元件为环氧树脂。分相绝缘器两侧接触网为不同相供电,应保证在列车通过时不发生短路事故。因此,中间是不带电的-称为中性区段,其长度以电力机车升起双弓时不短接不同相为限,机车滑行通过。
九、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
支柱侧面限界是指支柱内缘与临近铁路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根据铁道部技规规定:建筑限界在直线段不小于2440mm。在曲线区段,按照曲线半径、列车速度和外轨超高引起的向内倾斜和机车车辆长度超出曲线的范围等因素采用加宽公式计算确定。
十、接触线和承力索的高度
根据我国机车车辆中心高度限界规定为4800mm ,考虑到超限货物的允许高度为5300mm,允许货物与带电部分的空气间隙值,确定接触线高度如下:
A区间和中间站>5700mm悬挂点高度采用6000mm B编组站、区段站和较大车站>6200mm ,<6500mm
8
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为6683mm ,可保证接触网压力。 承力索高度:
接触线高度+结构高度=承力索的悬挂点高度。结构高度值为:
全补偿悬挂为1100~1300mm,半补偿悬挂为1700mm。承力索在悬挂点的高度为:全补偿悬挂,小站7100mm~7300mm,大站7500~7750mm
半补偿悬挂,小站7700mm,大站8150mm
十一、其他几个接触网有关的技术术语
跨距-接触网在相邻支持结构或悬吊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悬挂类型、曲线半径、风偏值等因素确定,经计算求出最大跨距值后再考虑一定的裕度,其值取整数。 我国常用的允许跨距值按如下档次选择:40,45,50,55,60,65米。
之字值(stagger)-为避免受电弓表面局部磨耗,接触线在悬挂处轮番朝受电弓中心线两侧偏移的距离。在直线区段叫之字值,在曲线区段叫拉出值。
直线区段一般采用200~300mm 固定方式,一正一反依次替换。 曲线区段一般采用150~400mm.
锚段长度
它是根据接触悬挂的总张力差来确定的。导线随温度变化而纵向移动从而引起连接线索的位移,造成新的张力变化。
锚段长度①半补偿一般采用1600米,困难1800米
②全补偿一般不大于1600米,取用1500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