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对话教学品质:注重“五大要素”优化

2019-01-26 15:5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对话教学品质:注重“五大要素”优化

作者:陈光全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年第03期

新课改推进十年后的新课堂,呈现的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钟启泉教授语)。要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质,须得从“五大要素”上潜心思考,精心践履。这“五大要素:即优化对话场域、优化话题、创设优化的对话情境、建构师生相互间的倾听关系以及提高学生参与对话学习的品质和对话能力。 一、注重优化对话场域

建构优化的场域是营造教师与学生对话绿色生态的需要,是实现和促进师生有效对话的保障性条件。对话教学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场域呢?除了要采光好、空气流通,相关设施整洁的物理环境外,更需要营造充盈对话文化的环境和氛围。

1. 注重营造兼容不同声音的对话性场域。营造对话性空间,意味着德育课堂上应是各种不同声音共同存在的场域。德育课堂上只有兼容不同的声音,参与对话者各自才有表达、倾听、交流的可能。

2. 注重营造充满和渗透“爱”的场域。缺乏对世界、对人的热爱,对话就不复存在。“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爱的本质在于给予,并伴随着关心、响应、尊重与了解等各种态度。试想,如果不愿意将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如果没有对对方的关心、响应、尊重与了解,对话如何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特别强调要营造充满和渗透“爱”的场域,这是实施对话教学的基础。 二、 注重优化话题

对话是围绕一定话题和话题键展开的。话题是引发、融汇话语流的载体,是牵引对话教学的引擎。舍弃话题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就不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而只能是“闲聊”、“谈白”。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本质无非就是彼此间的提问、析疑、解答的过程。“人的发展就存在于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之中”。优化话题无疑是优化教师与学生对话机制的关键要素。 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话题,要避免“肤浅”、“细碎”、“问题过大”和“架空跳跃”等缺失,就一定要彰显“四性”:即凸显价值性、讲求针对性、具有挑战性和注重开放性。

1. 凸显价值性。话题是教师与学生对话不可或缺的要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当作话题的。能够作为话题的其本身一定负载有德育课程的价值蕴含,其旨归都关乎学生精神生长和生命成长。凸显价值性,教师应设计一个或几个辐射范围较广的核心话题,以彰显学生所学课题的价值取向。


提升对话教学品质:注重“五大要素”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NC63往来核销操作说明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