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A )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40、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 D )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B )。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基本制度 D、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2、( B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B、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D、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43、十八大报告重申: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 D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全面小康 B、共同富裕
C、富强、民主、文明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4、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 D )。
A、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B、实事求是的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C、“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D、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45、党员要切实开展(D),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A自我反省;B、民主生活会;C、自我教育;D、批评与自我批评
46、从( C )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1954
4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由(A )召集。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常委
48、十八大报告指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这个问题”指的是( C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D、经济建设
49、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 D )建设这条主线。 A、开放性 B、民主性 C、科学性 D、纯洁性
50、十八大报告认为我们党正面临着“四大危险”,指的是( A )。 A、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B、经济发展失衡、文化产业薄弱、社会管理落后、生态环境脆弱 C、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诚信缺失、和平演变侵蚀、霸权主义干涉 D、改革开放危险、市场经济危险、党的执政危险、外部环境危险
51. 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A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A、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统筹科技与文化发展 C、统筹工业与农业发展
D、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5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 A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D.公有制为主题和共同富裕
5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D )。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
54.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如何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 B )决定的。 A、党的性质 B、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C、党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56.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A)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A. 密切联系群众 B.艰苦奋斗 C.谦虚谨慎 D.实事求是
5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C)
A.土地改革 B.文化建设 C.党的建设 D.政权建设
58.反对(C)以整顿学风,是1942年开始的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
A.封建主义 B.自由主义 C.主观主义 D.官僚主义
59.1927年9月进行的三湾改编提出“(C)”的重要原则,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支部建在军事指挥机关 B.支部建在师部 C.支部建在连上 D.支部建在团上
60.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
A、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B、大庆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汶川抗震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C、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
D、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61.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C)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A.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D.实事求是
6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 B )为核心。 A、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预防和惩治腐败
63.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B),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A.维护党的团结 B.严守党的纪律 C.关心人民群众 D. 遵守国家法律 6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B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新社会阶层 B、中华民族 C、知识分子 D、农民阶级
65、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 B )。 A、“两个凡是” B、“两个务必” C、“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66、2004年9月举行的(B),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67、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D),这部法律,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保护台湾同胞根本利益的法律,是反对和遏制“台独”
分裂势力的法律。
A.《反台独法》 B、《荫岸关系法》 C、《反国家分裂法) D、《反分裂国家法》
68、中共十六届( C )中全会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C )建设的决定》。
A、六,领导能力 B、五,思想政治 C、四,执政能力 D、三,市场经济
69、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C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A、改革创新精神 B、民主法制精神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竞争效率意识
70、改革开放之初,针对一股怀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它具体是指( B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1.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C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改革创新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7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B )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A.建言献策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社会监督
73.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于( A )年诞生的? A.1920年8月 B.1921年8月 C.1922年8月 D.1923年8月
74.《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指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 A );二是党员队伍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工作业绩好;五是群众反映好。 A.领导班子好 B.工作作风好 C.活动组织好 D.思想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