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6页,第四单元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来抽象出长度单位“千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体会100米有多长;第三步通过10个100米跑道的长是1千米等场景,体会1千米有多长。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0米、100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千米”的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那么10个100米长就是1千米,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的操场的跑道有400米,那么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多数学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学生带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实地拉一拉、走一走、量一量等活动,充分感知“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通过和他们玩游戏的活动来引导他们感知1千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借助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拉一拉、走一走、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动,亲身体验10米、100米、1千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千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提问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用手势表示一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它们有多长,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2、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千米”)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测步的方法感知10米有多长。
1、 小组合作完成第一个活动。组织10个人手拉手伸直胳膊站成一排,再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最后在全班汇报。(注意:先把第一个学生的中指尖作为起点,然后把卷尺拉直,量出10米。量完后,还要引导学生再看看10米在这个队伍中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的一段长度,加深对10米的整体感受。)
2、两人一组完成第二个活动。先合作在地面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标上起点和终点,再用自然均匀的步伐走一走,看看可以走多少步。
3、小组合作完成第三个活动。先实际测量教室有多长,测量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还差多少到10米,或比10米长多少。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体会10大约有多长,建立对10米的感观认知)
活动二:感知100米有多长
1、想象、猜测活动。同学们已经知道,1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米,那么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若要够100米,则需要多少人呢?要数清人数,并记录下来。
2、实际测量。组织全班同学到室外手拉手整齐地站成一排并进行实际测量。测量时,可以先测量出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再根据测量结果,估测出站成100米长大约需要几个人。在估测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实际站出100米,如先测量出4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并作出标记,再以这个标记为起点站成一排继续测量,直到量出100米的长度。
3、观察、体会。让学生整体看一看站出100米到底有多长,以加强对100米的实际感受。
4、对于“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估计。估计时,可以先让学生量一量1米大约要走几步,再在这个基础上估计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一般1米要走2步,所以100米大约要走200步。
5、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教师先测量出50米长的一段距离,请学生走一走,并记录50米长的距离大约要走多少步;再让学生想一想,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注意:提醒学生尽可能用同样的步幅和速度走完100米;记清结果,以便同学间可以交流。)
(本环节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
活动三:估计1000米有多少步
1、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组织学生进行想象、讨论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进而得出10个100米就是1000米。
2、想象10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前面有对100米大约走200步的一个估计,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估计1000米要走的步数,大约是2000步。
3、老师提示: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并指出: 1千米=1000米
(本环节设计意图:感知1000米大约有多长,并理解1千米=1000米)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要求学生完成课本37页,练一练,1、2小题。指名让学生回答。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 四、反思总结,整理新知。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补充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整理,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要求学生完成课本37页,练一练,3、4小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独立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