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2.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前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3.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後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4.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二、单选题(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得分:24V 1. 写出“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的作家是()。 A. 王朔 B. 王小波 C. 巴金
D. 余秋雨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得分:0 2. 《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A. 穆旦 B. 余光中 C. 艾青 D. 海子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得分:4 3.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A. 杂文集 B. 短篇小说集 C. 散文诗集
D. 抒情小品散文集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得分:0 4. 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 郭沫若 B. 闻一多
C. 余光中
D. 艾青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得分:4 5. 冰心散文的代表作是()。 A. 《朝花夕拾》
B. 《画梦录》 C. 《寄小读者》
D. 《湘西散记》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得分:4
6. 辛弃疾《摸鱼儿》词句中,用比兴手法警告投降派的是()。 A.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B.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C.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D.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得分:0 7.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下一句是(): A. 夜吟应觉月光寒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东风无力百花残
D. 青鸟殷勤为探看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得分:0
8. 京味戏剧代表作家是()。 A. 郭沫若 B. 曹禺 C. 老舍
D. 夏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得分:0 9. 下列诗歌属()创作的是《再别康桥》。 A. 李清照 B. 王之涣 C. 王昌龄 D. 徐志摩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得分:4
10. 展示湘西边地风情和人情美、人性美的小说是()。 A. 《八骏图》 B. 《边城》 C. 《湘行散记》
D. 《湘西》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得分:0
11.
新月诗派为了使诗歌走上规范化创作道路,1926年4月,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人创办()副刊《诗镌》,大力提倡新格律诗,形成新月诗派。他们的作品章法严谨,句式整饬,语言凝练,音韵铿锵。 A. 《晨报》
B. 《华商报》
C. 《文化报》 D. 《商报》
正确答案:A 满分:4 分 得分:4 12. 繁漪这个人物出现在()。
A.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 B. 曹禺的《雷雨》中 C. 老舍的《茶馆》中
D. 张爱玲的《金锁记》中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得分:4 13. 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 《狂人日记》 B. 《金锁记》 C. 《日出》
D. 《茶馆》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得分:0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16V 1. 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对中国的话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代表人物()。
A. 戴望舒 B. 林兆华 C. 牟森
D. 孟京辉
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分 得分:4 2. 叙事组诗的“三别”是()。 A. 《新婚别》 B. 《垂老别》 C. 《无家别》 D. 《年幼别》
正确答案:ABC 满分:4 分 得分:4 3. 老舍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在()方面。 A. 小说 B. 散文 C. 诗歌
D. 戏剧(话剧)
正确答案:AD 满分:4 分 得分:4
4. 中唐古文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等,主张恢复先秦、两汉古文(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 A. 韩愈
B. 陶渊明
C. 董仲舒 D. 柳宗元
正确答案:AD 满分:4 分 得分:2 5. 小李杜指的是()。
A. 李白 B. 李商隐 C. 杜甫 D. 杜牧
正确答案:BD 满分:4 分 得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