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闪念(13分)
⑧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
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的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偷书的小女孩惊慌中把电话打到一个老师家。老师犹豫一下,来到书店,为小女孩交了书钱。
B.一位老师接到一个偷书的小女孩惊慌中打来的电话。老师以为小女孩是她的学生,来到书店,帮助小女孩摆脱困境。她并把小女孩领回家,让小女孩以后看书来这里。但小女孩再也没有出现过。
C.一个偷书的小女孩惊慌中把电话打到一个老师家。老师为了帮助偷书的小女孩摆脱困境来到书店,充当小女孩妈妈,交了罚款。多年后,小女孩来看望她,老师才知道当年的举动挽救了小女孩,改变了小女孩的一生。
D.小女孩来看望一位老师,感谢老师当年在书店为她交了罚款。现在小女孩大学毕业,来感谢老师,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自己帮助了小女孩。
2、从第④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与“她不是不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不是不可以斥责对方。”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1分)
3、第⑤自然段中“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2分) 4、联系上下文,写出“一念之差”的意思。(1分)
5、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了这位老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第一次笑是因为
第二次笑是因为 6、对第⑦段中“老师的心猛地一颤。”一句的理解最恰当是:( )(2分) [A]老师没想到要不帮助小女孩,后果太可怕了。
[B]老师没想到自己付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使小女孩考上大学。 [C]老师没想到自己付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多年后小女孩来感谢自己, [D]老师没想到自己付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7、从老师所做的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简单写出理由。(3分)
难忘的一件事(16分)
①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骨瘦如柴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②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些同情他们,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③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④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⑤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
我十分愧疚,连忙点点头,感激地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⑥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不速之客”的意思。(1分)
不速之客:
3、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对这两个人的 描写,从中看出他俩 (2分)
4.联系短文内容,理解“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这句话的意思。(2分)
5、对⑥自然段“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很难过。 [B]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不由得很同情她。。 [C]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想到自己的错误。 [D]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既感激又愧疚。
6、从文中找出描写“我“感情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填写在括号里。(3分) ( )----- 同情------- ( )------ ( )
7、从这俩人所做的事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简单写出理由。(2分)
真正的慷慨(15)
①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
②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极爱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
③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
④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⑤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
⑥我一反既往,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