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八大原则解析(2)

2019-03-10 11:31

已入库甚至货物已销售出去而企业发票账单没有收到,这种情况下但仍需根据经济事实,先将存货估价入账,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例如,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购进原材料一批,仓库已验收入库,月末时财务部门尚未收到发票账单,会计人员仍应将存货估价入账。 2、坏账损失的核算

会计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但会计制度同时还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以及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显然债务单位出现前述情况从形式上看不具备制度规定的确认坏账的条件,但这些情况已表明实质上该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视同坏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3、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分别有成本法和权益法。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标准是 是否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但实际会计工作中,不能单纯依据具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的形式去判断。通常以拥有控股权的比例为大于或等于50%来判断,控股权大于或等于50%的,一般采用权益法,控股权小于50%的,一般采用成本法。 4、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有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的形式是其市价,其实质是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一项长期投资是否应计提减值准备可根据下列迹象判断:(1)、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2)、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3)、被投资企业当年发生严重亏损;(4)、被投资企业持续2年发生亏损;(5)、被投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上述迹象出现时,表明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一般会引起市价下跌,所以在此基础上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如果上述各种迹象存在,而市价并未降低,甚至还高于其账面价值,投资企业应按被投资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并计提减值准备,而不应再按市价计提减值准备。 5、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

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是为购进固定资产而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进活动已经开

始这三个条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或汇兑差额才可以资本化。如果固定资产的购进或建造由于某些不可预见或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原因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中断期间的借款费用应暂停资本化,将其计入当期费用,直至购置或建造活动重新开始,这样就避免了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虚增固定资产,调节利润。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对于以融资项的反映方法,即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这三条原则应结合起来应用。 选择题待选项

1. 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2. 融资租入资产

3.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入资产 4. 售后回购销售商品 5. 售后 租回销售商品 6. 商业实质的判断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8. 长期股权投资控股权的判断 9. 合并报表的编制 10. 关联关系的认定

三、会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只反映其原始价值变化的“固定资产”账户,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样,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其损耗情况都得到了详细的反映。

4、“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项核算。

5、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现金和银行存款除了要设置相应的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日记账进行序时分类核算。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它们是企业资产的重中之重,容易发生被盗窃或者被挪用等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 选择题待选项

1. 分部报告的确定

2. 由于金额较小,将企业的运杂费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3. 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核销法

四、可比性的运用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一致性)。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贯性)。

1、会计政策一旦采用不得随意变更,以达到资料口径的纵向一致;

【注】会计政策变更如符合规定条件且按准则要求进行衔接,并不违反可比性,而恰恰是遵循了可比性原则。

2、所有企业采用国家发布的会计准则,以达到资料口径的横向一致,参照会计准则行事体现了可比性,例如所有上市公司都遵守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

3、企业派发的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和并股,要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以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可比性。 选择题待选项

1. 将存货计价方法从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2. 将符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3. 某项存货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转入当前损益 4. 生产线改造以后预计使用年限变长

5. 出售所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导致由控制变为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

益法

6. 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时,企业改变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


会计信息八大原则解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Array SPX SSLVPN配置手册个人编辑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