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1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寿命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 寿命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 寿命品 金刚身品 名字功德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如来性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九 如来性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 如来性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如来性品 一切大众所问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 如来性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现病品 圣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 圣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 梵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 圣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梵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梵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梵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六 梵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 梵行品 婴儿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三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四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
大般涅槃经卷第八 如来性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 圣行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 如来性品
2 / 521
大般涅槃经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九 师子吼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三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七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憍陈如品余 遗教品 应尽还源品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
师子吼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下 机感荼毗品 圣躯廓润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 师子吼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九 憍陈如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 师子吼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 迦叶菩萨品 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 憍陈如品
师子吼菩萨品
师子吼菩萨品
3 / 521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而弗下。弥盖群圣而不高。功济万化而不恃。明踰万日而不居。浑然与太虚同量。泯然与法性为一。夫法性以至极为体。至极则归于无变。所以生灭不能迁其常。生灭不能迁其常。故其常不动。非乐不能亏其乐。故其乐无穷。或我生于谬想。非我起于因假。因假存于名数。故至我越名数而非无。越名数而非无。故能居自在之圣位。而非我不能变。非净生于虚净。故真净水镜于万法。水镜于万法。故非净不能渝。是以斯经[角/牛]章叙常乐我净为宗义之林。开究玄致为涅槃之原用。能阐秘藏于未闻。启灵管以通照。拯四重之痈疽。拔无间之疣赘。阐秘藏则畅群识之情。审
妙我之在已。启灵管则悟玄[火/几]之潜。映神珠之在体。然四重无间诽谤
方等。斯乃众患之[病-丙+干]痟。创疣之甚者。故大涅槃以无创疣为义名。斯
经以大涅槃为宗目。宗目举则明统摄于众妙。言约而义备。义名立则照三乘之优劣。至极之有在。然冥化无朕。妙契无言。任之冲境。则理不虚运。是以此经开诚言为教本。广众喻以会义。建护法以涉初。睹秘藏以穷原。畅千载之固滞。散灵鹫之余疑。至于理微幽蟠微于微者。则诸菩萨弘郢匠之功。
是故诵其文而不疲。语其义而不倦。甘其味而无足。餐其音而不厌。始可谓微言兴咏于真丹。高韵初唱于赤县。梵音震响于聋俗。真容巨曜
旷舟船之济。请难云构。翻覆周密。由使幽涂融坦。宗归豁然。
4 / 521
大般涅槃经
于今日。而寡闻之士。偏执之流。不量愚见。敢评大圣无涯之典。遂使
是非兴于诤论。讥谤生于快心。先觉不能返其迷。众圣莫能移其志。方将沈蔽八邪之网。长沦九流之渊。不亦哀哉。不亦哀哉。天竺沙门昙无谶者。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天怀秀拔。领鉴明邃。机辩清胜。内外兼综。将乘运流化。先至炖煌。停止数载。大沮渠河西王者。至德潜着。建隆王业。虽形处万机。每思弘大道。为法城堑。会开定西夏。斯经与[谶-(人*人)+十]自远而至。自非至感先期。孰有若兹之遇哉。[谶-(人*人)+十]既达此。以玄始十年岁次大梁。十月二十三日。河西王劝请令译。谶手执梵文。口宣秦言。其人神情既锐。而为法殷重。临译敬情。殆无遗隐。搜研本正。务存经旨。唯恨梵本分离残缺未备耳。余以庸浅。豫遭斯运。夙夜感戢。欣遇良深。聊试标位。叙其宗格。岂谓必然窥其宏要者哉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寿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尔时世尊。于晨朝时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明杂色。青黄赤白颇梨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复如是。其中所有六趣众生遇斯光者。罪垢烦恼一切消除。是诸众生见闻是已。心大忧愁。同时举声悲啼号哭。呜呼慈父。痛哉苦哉。举手拍头捶胸叫唤。其中或有身体战栗涕泣哽咽。尔时大地诸山大海。皆悉震动。时诸众生共相谓言。且各裁抑莫大愁苦。当疾往诣拘尸那城力士生处。至如来所头面礼敬。劝请如来莫般涅槃。住世一劫若减一劫。互相执手复作是言。世间空虚众生福尽。不善诸业增长出世。仁等。今当速往速往。如来不久必入涅槃。复作是言。世间空虚。世间空虚。我等从今无有救护无所宗仰。贫穷孤露。一旦远离无上世尊。设有疑惑当复问谁
5 / 521
大般涅槃经
时有无量诸大弟子。尊者摩诃迦旃延。尊者薄俱罗。尊者优波难陀。如是等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战掉。乃至大动不能自持。心浊迷闷发声大唤。生如是等种种苦恼。尔时复有八十百千诸比丘等。皆阿罗汉。心得自在所作已办。离诸烦恼调伏诸根。如大龙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围绕。如师子王师子围绕。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于其晨朝日始初出。离常住处嚼杨枝时遇佛光明。并相谓言。仁等速疾漱口澡手。作是言已。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恼。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显发如来方便密教。为不断绝种种说法。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绕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
尔时复有拘陀罗女。善贤比丘尼。优波难陀比丘尼。海意比丘尼。与六十亿比丘尼等。一切亦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心得自在所作已办。离诸烦恼调伏诸根。犹如大龙有大威德。成就空慧。亦于晨朝日初出时。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恼。亦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显发如来方便密教。为不断绝种种说法。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绕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于比丘尼众中复有诸比丘尼。皆是菩萨人中之龙。位阶十地安住不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而常修集四无量心。得自在力能化作佛
尔时复有一恒河沙菩萨摩诃萨。人中之龙。位阶十地安住不动。方便现身。其名曰海德菩萨。无尽意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其心皆悉敬重大乘。安住大乘深解大乘。爱乐大乘守护大乘。善能随顺一切世间作是誓言。诸未度者当令得度。已于过世无数劫中。修持净戒善持所行解未解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于未来世当转法轮。以大庄严而自庄严。成就如是无量功德。等观众生如视一子亦于晨朝日初出时遇佛光明。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涕泣盈目生大苦恼。亦为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显发如来方便密教。为不断绝种种说法。为诸众生调伏因缘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绕百千匝。合掌恭敬却坐一面
尔时复有二恒河沙诸优婆塞。受持五戒威仪具足。其名曰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善德优婆塞等。而为上首。深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归依非归依。众生非众生。恒非恒安非安。为无为断不断。涅槃非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