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考英语语料,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019-03-10 21:30

依托高考英语语料,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引言

自从浙江省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习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然而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事实上,语言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体验的过程。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特别强调学习体验,小组活动是运用较多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中,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更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这是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然,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引起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的高中重视。

但是,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首先,在英语学科中,逻辑思维呈隐形特征,具体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无从着手。其次,现行教材在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方面有较完整的体系,若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角度去开发与整合,会弱化原有教材功能吗,缺乏可行性,需尝试其他途径的课程资源开发。笔者认为,高考英语语料是值得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利用该资源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考英语语料的价值 1、高考英语语料的特点

高考英语所用的语言材料包含语篇材料、题目语句、选项词句,多数选自英语母语国家的相关媒体,如报刊、杂志、网络、字典等。它不同于普通教学材料与练习资源,往往呈现以下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

2009--2011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语篇内容

任务型 完形 帮困 2009 扶贫 圣诞 2010 礼物 残疾 2011 歌手 阅读A 阅读A 阅读A 阅读A 阅读A 送还 传爱 马路涂鸦 仪器 失误 分类 广告 租房指南 查阅 字典 电子 鼻子 一心 多用 解决 投诉 消息 传递 公园 被毁 美好 回忆 人物 评价 购物 感受 阅读 人物 采访 环保 案例 团队 建设 从以上近三年高考语篇内容看出,话题的覆盖面较广,涉及了思想情感、现代科技、人际关系、社会生活、人文关怀、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非常丰富。

(2)选材的时代性

从近三年高考语篇语料来源分析,语料基本上来源于网络。众所周知,网络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其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2009年阅读C篇介绍e-nose的功能、2011年阅读A篇对GPS导航失误引发的思考,都是科技前沿信息;又如2009年阅读A篇描写了“博士生将送给女友的花转送给了需要关爱的老人”的感人故事、阅读D篇表达了“传递坏消息要估计对方信息感受”的人文思想,都是现代社会人类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些语料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思想与生活息息相关,应该说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3)结构的合理性

从近三年高考语篇结构分析,主要是四类结构。第一类是“问题+建议”,第二类是“事实+观点”,第三类是“故事+情感”,第四类是“信息+处理”。这四类结构的文章,基本涵盖了高中学生阅读的文章体裁,即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将,高考语篇结构合理全民啊。

(4)设问的科学性

2009-2011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问题类型分布

2009 2010 2011 主旨要义 具体细节 猜词悟意 推理判断 文章结构 作者观点 3 1 2 6 8 2 1 2 2 5 7 9 1 0 0 4 2 5 从以上近三年 高考阅读理解第一节20小题设问类型看,具体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合计占了50%以上,是主要查考类型。从本质上说,阅读时读者从文中获取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来释译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许多语言雪茄将阅读视为读者与作者之间非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过程,其基本流程是:获取文中具体信息,做出浅层次判断,然后思考分析做出深层次判断。由此可见,理解文中具体信息和急性推理判断是占据主导的行为,阅读理解考查中的设问占比复合阅读的一般规律。

(5)选项的干扰性

分析高考英语试题选项,可以发现选项的设置一般是围绕某个标准展开。单项填空选项围绕某项语言知识设置完型填空选项按词的同类异意,阅读理解选项根据与设问或题干的相关信息设置。选项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度,干扰项往往以概念扩大、缩小、缺失、混淆、绝对等形式出现,尤其阅读理解的干扰项设置是基于对文本信息的不完整理解,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2、高考语料逻辑思维的关系

思维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是利用一定概念,借助语言符号,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思维。人们在进行抽象思维时,总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和语言联系相关的逻辑来进行思维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进行类比、归纳、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

高考语料选材内容广发,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所呈现的内容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的活跃于学习兴趣成正相关,高考语料内容的丰富性和炫彩的时代性为启迪学生思维提供了保障。高考语料经过专家团队仔细筛选、精心修改、反复斟酌,应该说具有极强的典型性,特别是语篇的文本结构合理、信息分布均匀,这

样的语篇材料非常适合从逻辑思维层面进行语篇分析或文本解读。才能给测试角度看,高考英语注重考查语言综合能力,尤其是对语篇中包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方面信息的综合理解与推断能力,考查的题干、设问、选项涉及一定的逻辑思维元素, 从试卷评析角度出发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资源具有可利用的价值。

三、依托高考语料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能等同于理科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先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入手,将语言技能培养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机融合。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三大要素,但最终的载体是语句和语篇。只有借助于语句和语篇,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鉴于高考语料的特点,可以从高考语言材料中的语句和语篇分析入手,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1、借助语料梳理,培养“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式

高考语料在内容、形式、结构上的呈现均很丰富。要充分利用该资源,首先要对语言材料进行系统梳理。在预料梳理过程中,可以拍夕阳学生“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式。比较是辨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本质。分类则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性质异同,把事物分成不同种类,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分类要有一个统一标准。在语料梳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反复比较,找出预料的共同特征,并按照一定属性进行分类。下面以“单项填空语句分类”为例:

单项填空的语句不长,通常由一个单句或两个单句组成,基本上是一个填空。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历年高考单项填空语句,有意识提示从语言形式考虑还是语言意义考虑,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语句填空以两大类居多,即“意义缺失类”和“结构缺失类”。如:

①I have been convinced that the print media are usually more (accurate) and more reliable than television.(2010浙江卷)

②One Friday ,we were packing to leave for a weekend away

(when) my daughter heard cries for help.(2011浙江卷)

③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music activities engag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2009浙江卷)

④A bank is the place (where ) they lend you an umbrella in fair weather and ask for it back when it begins to rain.(2011浙江卷)

观察以上语句,我们不难看出12主要从意义上填空,属于“意义缺失类”;而34主要是从形式或成份上填空,单词形式、语句成份应归属语言结构,故属于“结构缺失类”。如果需要进一步探究,我们可以将打类下的语句再次比较,分出小类,如比较12和34,可以发现13属于词类上的问题,24属于句类上的问题。通过比较与分类,学生能揭示语言中的一些规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完型阅读语篇进行比较与分类。从语篇结构分析入手,理出四类结构的文章:即“故事+情感”、“问题+建议”、“事实+观点”和“信息+处理”;也可以阅读理解设问方式分析,先从理解层面分类,如“表面理解”或“深层理解”,再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从内容层面分类,如主旨要以、具体细节、推理判断等。如此通过蹭蹭梳理,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与分类”的思维方式,养成系统化、条理化的思维习惯,为语言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2、借助语篇分析,培养“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

高考语料的语篇结构合理、逻辑关系严密,可以作为训练学生阅读微技能的资源。阅读微技能中的重点是了解文章的主旨要以。要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借助语篇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是将整个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进行研究。而综合则想反,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按照其内在的联系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可独立运行,也可循环交替。高考语料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语篇信息量较大,各信息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相连接。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局部信息点,然后从整体上综合这些关键信息,感悟文章的主旨要义。下面以“2009浙江卷完形填空语篇分析”为例:


依托高考英语语料,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加拉太书系列讲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