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图9淬火炉
3.回火设备
RJ-25-6低温井式电阻炉: 额定功率25KW,额定电压380V,额定温度650℃。
2.6.2仪表
1.温度检测表
热电偶:N 镍铬硅 镍硅 温度范围-200-1200℃
特点 : 装配简单,更换方便,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 ,测量范围大
(-200℃~1300℃,特殊情况下-270℃~2800℃) ,机械强度高, 耐
压性能好, 耐高温可达2800度 2.温度显示与调节仪表
TA—091电子调节器,规格参数:位式+报警,该系列仪表所配用执行器:接触器、电磁阀、ZAP(ZAJ)直行程电机+ZM薄膜阀,可控硅电压调整器、DF-1伺服放大器+直行程电机+ZM薄膜阀,电气转换器+ZM气动薄膜阀。 3.数字式温度显示仪表:
13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面板是数字温度仪表:RY2312,测量范围:0-1300℃。 4.压力测量仪表
热处理设备工测量压力表主要测量煤气压力燃烧油压力。
2.6.3设计工夹具
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根据零件的外形、尺寸及批量和所选用的加热炉型号,需要多种吊具和工夹具以保证零件的加热均匀,不致于变形,保证操作安全。 1.夹具
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
圆锥台的大端有用于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圆锥台锥面中间圆周上均布若干轴线垂直于锥面的通孔,通孔内有一台阶孔。 2.定位销
包括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等。他们的精密度都要求的特别高,而如果是仅仅靠螺栓来固定模板的话肯定是不行,所以只有借助定位销来达到定位的目的,或是防止安装位置、方向的错误等等。定位销的头部是球体,中间是轴,尾部加工一个台阶,台阶的顶部是球面。
2.7 GCr15轴承钢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1.硬度检查
GCr15钢制套圈、滚子和滚针淬火后的硬度不小于63HRC,回火后的硬度为61~65HRC。 2.金相组织检查
轴承零件淬、回火后显微组织应有隐晶、细小结晶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细小残留碳化物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应根据马氏体粗细程度,残留碳化物颗粒大小和数量以及托氏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来评定。 3.断口检查
滚动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其断口应为浅灰色细瓷状,按本标准第四级别图评定,2级为合格断口,不允许有1级欠热断口,或3级过热断口存在。
14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4.裂纹检查
滚动轴承淬、回火后不允许有裂纹,一般用磁粉探伤法查裂纹。 5.脱碳层和表面软点
滚动轴承零件淬、回火后脱碳层深度(或表面软点)应不小于该标准有关规定,脱碳和表面软点可采用冷酸洗法检查。 6.回火稳定性
滚动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必须进行回火稳定性检查,回火稳定性是指被测定零件第二次回火前后相应点的最大落差,硬度落差不大于1HRC为合格。GCr15的回火稳定性试验温度范围为155℃±5℃。
2.8 GCr15轴承钢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2.8.1加热时常见的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1.欠热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钢在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过低火,尽管有较长的保温时间,但原始的片状珠光体不能完全溶解,所以不能得到合格的球化组织。防止欠热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2)返修方法
可通过重新球化退火来补救。 2.过热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钢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是局部地区奥氏体成分均匀化,从而决定冷却后珠光体的形态呈片状出现。防止过热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2)返修方法
可通过完全退火或正火来补救。
15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3.过烧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钢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晶界氧化或局部熔化的组织缺陷。防止过烧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2)返修方法
工件过烧无法挽救只能报废。
2.8.2淬火、回火缺陷与预防、补救
1.硬度偏低或显微组织出现块状或网状托氏体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主要是由于淬火保温时间太短,表面脱碳严重,淬火温度偏低,油冷慢,出油温度高等原因形成的。可通过适当提高淬火温度5~10℃,在保护气氛中或涂质量分数为3%~5%的硼酸酒精溶液后加热等防止措施。 2..断口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由于淬火温度偏低或过高,锻造温度过高,网状碳化物严重所致。可通过控制淬火温度控制。
3.裂纹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组织过热,淬火温度过高或在淬火温度上限制保温时间过长,冷却太快,油温低,应力集中,表面脱碳淬火后未及时回火等原因会产生裂纹。降低淬火温度,提高零件出油温度,或提高淬火油的温度,降低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去应力工序,减少表面脱碳等可防止裂纹产生。 2) 返修方法
淬火裂纹一般是不可补救的淬火缺陷。 4.软点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6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论 文)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由于锻造时局部脱碳,淬火加热温度低,保温不够,冷却不良或火介质苏打水配制不当,温度较高,苏打水面上有油等原因。可通过提高淬火加热温度,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及增加冷却能力或采用热热配苏打水溶液等防止。 2) 返修方法
可通过返修重淬加以纠正。
5.畸变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由于退火组织不均匀,淬火加热温度高,装炉量多,加热不均,冷却太快和不均,加热和冷却中有机械碰撞产生的。防止措施是提高淬火组织均匀性,增加去应力退火工序,降低淬火加热温度,提到加热和冷却的均匀性,在热油中冷却或压模淬火。防止加热和冷却中机械碰撞。 2) 返修方法
变形超差可采用热校直、冷校直、热点法校直、加压回火等措施加以修正。 ⒍回火变形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由于回火前工件内应力不平衡,回火是应力松弛或产生应力重新分布所致。要避免回火变形,或采用多次校直多次加热,或采用压具回火等。 7.回火不足或回火过度缺陷及其预防、补救 1)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回火不足或回火过度是由于回火温度偏低或偏高造成的,会导致材料硬度偏高或偏低,。要避免这种缺陷应严格控制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
2.9热处理工艺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