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_习题集(含答案)(3)

2019-03-15 16:27

用¢ 24 (fy2=340N/mm)及¢10代换,试计算代换后的配筋?

2

147. 某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14:4.35,W/C=0.58,每1 m3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90Kg,实测现场砂

含水率WS为5%,石含水率WG为2%。

试求: ①施工配合比? ②当用J1-400型搅拌机(出料容积0.65)且使用袋装水泥时,搅拌机每拌一次各材料的用量?

148. 某屋架跨度为30m,采用后张法施工,下弦预应力筋采用 2根直径为25mm的III级钢筋,

,冷拉率为4%,冷拉回缩率为0.5%。钢筋每根长8fPyK?500N/mm2,?con?0.85fpyk(未考虑损失)

米。采用一端张拉,张拉端采用螺丝端杆锚具,总长为320mm,外露长度为120mm;锚固端采用帮条锚

具,外露总长度为80mm。(对焊接头压缩量为25mm且不小于d) ①试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②拟定张拉程序。

③计算所需最大张拉力。

149. 某车间跨度24m,柱顶标高为+18m,屋面板厚0.24m。现用履带式起重机安装屋面板,其停机面为

-0.2m,起重臂底铰距地面高E=2.1m。(h2+h3+h4=2m,起重臂距离柱顶最小距离取1m,起重臂铰距离回转

中心距离为1.5m)

(1)起重机铰点至柱顶的垂直距离h为多少?图示中P1,P2点间的水平距离f取多少? (2)假设h=14m,f=14m,试用数解法确定起重机的最小臂长时的倾角a。 (3)假设a取45°,则此时起重机的最小臂长为多少?

150. 试计算1立方米的半砖墙和一砖墙所需的标准砖的块数及砂浆的用量。(提示:砂浆用量=理论计算

值*1.07的抛撒系数)。

五、简答题

151.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152. 试述流砂现象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与方法

153. 填土压实方法有哪些?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54. 场地土方调配时,土方调配区如何划分? 155. 试说明柱的旋转法和滑行法吊装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56. 砌筑时皮数杆有何作用?如何布置?

157. 用轻型井点降水时,如何防止周围地面沉降?

158. 简述梁模板的安装顺序和拆除的时间及顺序。

15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产生哪些预应力损失?如何减少这些损失?

160. 试述土方边坡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边坡的因素。

161. 吊脚桩的产生原因及处理。

第 11 页 共 21 页

162. 砌砖前为什么要对砖洒水湿润?如何控制其含水率?

163. 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是什么?其超张拉的目的是什么?

164. 试述柱按三点共弧进行斜向布置的方法及其特点。

165.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中护筒有何作用?泥浆起何作用?

166. 什么是可砌高度和一步架高?砖砌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多少?为什么?

167. 刚性防水层的分隔缝设置有何要求?怎样处理?

168. 分析混凝土产生麻面缺陷的原因及补救方法。

169. 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条件和放张顺序是什么?

170. 什么是混凝土冬期施工临界强度?该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71. 柱的直吊绑扎法和斜吊绑扎法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172. 简述先张法预应力砼与后张法预应力砼的区别。

173. 简述“旋转法”吊装柱的布置方法和吊装过程及优、缺点。

174. 简述导管成孔灌注桩“瓶颈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六、论述题

答案

第 12 页 共 21 页

一、单选题 1. D 2. D 3. B 4. B 5. C 6. A 7. B 8. D 14. C 15. C 16. B 17. A 18. C 19. D 20. C 21. C 22. A 23. B 29. A 30. D 31. D 32. A 33. C 34. D 35. B 36. B 37. C 38. D 44. C 45. B 46. D 47. C 48. B 49. C 50. B 51. B 52. A 53. B 59. C 60. C 61. C 62. C 63. B 64. C 65. D 66. B 67. B 68. D 74. B 75. D 76. B 77. B 78. A 79. D 80. C 81. C 82. D 83. B 9. C 24. C 10. B 25. C 11. B 26. C 12. A 27. C 13. B 28. A

二、多项选择题 86. ABCDE 87. ABC 88. ABCD 89. AC 90. ABDE 91. ABCE 92. AB 93. BCD

三、名词解释题

39. A 54. C 40. C 55. B 41. C 56. C 42. B 57. C 43. C 58. C 94. AC 102. ACE 95. ABC 103. BDE 96. ABCD 104. AB 97. ABCD 105. ABE 98. ABCE 106. ABDE 99. ABDE 107. ABCDE100. BCE 108. ABC 101. ADE

109. ABC

第 13 页 共 21 页

69. B 84. C 70. D 85. C

71. D 72. D 73. B

110. ABCD 111. ABCE 112. ABDE 113. ABD 114. BCD 115. ABCD 116. BCDE 117. ABDE

118. 压实系数:是衡量土壤压实效果的参数,是表示土壤的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119. 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 即遭冻结的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损失在5%以内的预养强度值。 120. 土的最佳含水量: 是指土壤具有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121. 钢筋弯起后,其外皮尺寸与中心线长度之间的差值.

122. 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

还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随水流动的现象。

123. 指桩底部的砼隔空,或砼中混进了泥沙而形成松散层的桩。

124. 由于开始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机的筒壁要粘附一部分水泥浆,所以在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往往只加规

定石子重量的一半,称为“减半石混凝土”。

125. 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的污泥和桩孔周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桩

位再埋预制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套管,使未凝固的混凝土向四周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灌注第二次混凝土。(3分)其目的是为防止缩颈桩和吊脚桩。(1分)

126. 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安装一种或几种构件,先将柱子、柱间支撑和吊车梁全部吊装,校正,固定好,

(2分)然后安装屋架及屋架上下弦支撑,再安装天窗架,屋面板及其支撑等如此逐种构件进行安装。(2分)

127. 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掺和料或拌和水中的可溶性碱溶于混凝土的孔隙液中,与骨料中能与

碱反应的活性成分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逐渐发生反应,(2分)生成碱的凝胶体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而开裂。(2分)

128. 即每一皮砖的灰缝横平竖直。(2分)“横平”指每一皮砖水平,每一层砖水平交圈;(1分)“竖

直”指砌体轮廓线垂直,竖向灰缝垂直。(1分)

129. 因技术或组织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需要留设的缝,(3

分)一般位于结构剪力较小部位。(1分)

130. 指同时吊装一个或数个节间,并完成这一节间或几个节间的全部构件的吊装,(2分)校正和固定

逐段节间进行,直至全车间结构构件安装完毕。(2分)

131. 指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3分)并将挤出的多余砂浆勾去的砌筑方法。(1分)

132. 在套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米,向下反插深度0.3~0.5米。(2分)如此反复并始终保持振动,直至套管全部拔出地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缩颈桩和吊脚桩。(2分)

133. 是指土方开挖后体积膨胀,即使压实后也回不到原来的体积的性质。(4分) 134. 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保持成分均匀、不致分层离析的性能。(2分)它包括流动

性、粘聚性和保水性。(2分)

135. 是指在预应力构件施工过程中,先张拉钢筋,固定在台座上,(2分)后浇筑混凝土,到达强度后,

再放松钢筋的过程。(2分)

四、计算题

136. (1)初步设计标高 Ho=(H11+2H22+3H33+4H44)/4M

H11=170.00+171.50+171.00+172.50=685.00

H22=170.50+171.00+170.50+172.00+171.50+172.00=1027.50 H33=0

H44=171.00+171.50=342.50

故 Ho=(685.00+2*1027.50+4*342.50)/4*6=171.25 (2分) (2)根据排水坡度对初始设计标高进行调整:

根据地形:ix=0.003从右到左排水 iy=0.003从下到上排水

取场地中第六点为Ho的基点 (1分)

第 14 页 共 21 页

(3)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H1=Ho-a*Ix-a*Iy-h1=171.25-20*0.003-20*0.003-170.00=+1.13 H2=Ho+0-a*Iy-h2=171.25-20*0.003-170.50=+0.69 H3=Ho+a*Ix-a*Iy-h3=171.25-171.00=+0.25

H4=Ho+2*a*Ix-a*Iy-h4=171.25+40*0.003-20*0.003-171.50=-0.19 H5=Ho-a*Ix+0-h5=171.25-20*0.003-170.50=+0.69 H6=Ho+0+0-h6=171.25-171.00=+0.25

H7=Ho+a*Ix+0-h7=171.25+20*0.003-171.50=-0.19 H8=Ho+2*a*Ix+0-h8=171.25+40*0.003-172.00=-0.63 H9=Ho-a*Ix+a*Iy-h9=171.25-171.00=+0.25

H10=Ho+0+a*Iy-h10=171.25+20*0.003-171.50=-0.19

H11=Ho+a*Ix+a*Iy-h11=171.25+20*0.003+20*0.003-172.00=-0.63 H12=Ho+2*a*Ix+a*Iy-h12=171.25+40*0.003+20*0.003-172.50=-1.07

(6分,每计算正确一施工高度0.5分)

137. (1)施工配合比 C:S:G=1:2.12(1+3%):4.37(1+1%)=1:2.18:4.41

(2分)

水灰比 W/C=0.62 Co=290Kg/m3 (2)搅拌筒出料容积V=0.4立方米

每搅拌一次各材料用量:C1= Co*V=290*0.4=116Kg (1分) S1=290*2.18*0.4=252.88Kg (1分) G1=290*4.41*0.4=511.56Kg (1分)

W1=290*(0.62-2.12*3%-4.37*1%)*0.4=59.47Kg(2分) 采用袋装水泥:加入2袋水泥,C1’=100Kg (0.5分) S1’=100*2.18=218Kg (0.5分) G1’=100*4.41=441Kg (0.5分) W1’=100*0.62-212*3%-437*1%=51.27Kg (0.5分)

138. (1)选择井点设备:

井点管长L=6m,直径d=51mm;滤管长l=1.0m,直径d=51mm;集水总管d=137mm

(1分)

(2)平面布置:

采用环行布置:基础尺寸a*b=40m*30m,基坑底部比基础放宽每边1米,则基坑底部尺寸为42m*32m;基础深4.5m,放坡坡度1:0.5, 放坡后基坑上口尺寸为46.5m*36.5m;井点管距坑壁1.0m 则 集水总管总长Lo=2(48.5+38.5)=174m (2分) (3)高程布置:

井点管距坑壁1.0m 露出地面0.2m 埋入土中5.8m

含水层厚度H=9m 则井点管埋入水中S=4.8m 滤管长l=1.0m 滤管下口距不透水层l’=3.2m 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 (2分) (4)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 k=5m/d;s=4.8m;l=1.0m;经计算有效含水层深度Ho大于H(=9m)

故取 Ho=9m (2分) 抽水影响半径 :R=1.95S(Ho*K开根号)1.95*4.8*(9*5开根号)=62.79m

基坑假想半径: Xo=(F/3.14)开根号=[(48.5*38.5)/3.14]开根号=24.39m (2分)

群井涌水量: Q=[1.366K(2Ho-S)*S]/(LgR-LgXo) =[1.366*5*(2*9-4.8)*4.8]/(Lg62.79- Lg24.39)

3

=1053.69m/d (2分)

第 15 页 共 21 页


土木工程施工_习题集(含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09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真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