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 负数 - 图文

2019-03-16 14:09

样板格式及示范要求: 【单元教学设计】

封面

设计人:从化市XX街XX小学: 李XX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

1

六年级下册《负数》单元总体设计

【学情分析(和注意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或听说过负数,从生活中学数学,又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另外,学生经过五年多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问题如下: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较就可以了。

【教材分析(和整合)】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识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教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2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例题 例1 例2 例3 例4

【学段目标分析】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节数、课型和相关性分析)】 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 教 学 目 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第一课时 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负数 新授课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内容 引出负数的必要性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认识数轴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3

第二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比较大小 新授课 2、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1、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能正确使用正负数第三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整理 复习课 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熟练掌握利用数轴与数的对应关系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通过练习与评讲,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单元《负 数》单元目标分析

学段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第21页“数与代数”】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学期教【《教师用书》第2页“教学目标”】 学目标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用书》第16页“教学目标”】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单元教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目标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

《负数》单元课时设计

第 一 单元第 一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 分解 评价要求 负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典型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2、出示例1,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教室的温度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引导:教室的温度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 -16℃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5


六下第一单元 负数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合资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样本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