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S操作系统及基本操作

2019-03-16 16:30

DOS操作系统及基本操作

目录

前言………………………………………….2第一章 DOS磁盘操作系统 ............. 3

1.1 引导程序.................... 3 1.2 输入/输出程序模块 ........... 3 1.3 文件管理程序模块 ............ 4 1.4 命令处理程序模块 ............ 4 1.5 外部命令程序 ................ 4 1.6 进入DOS .................... 4 第二章 DOS命令类型及格式 .......... 5

2.1 DOS命令类型 ................ 5

2.1.1 外部命令 .............. 5 2.1.2 外部命令 .............. 5 2.2 DOS命令的一般格式 .......... 5 2.3 DOS提示符及DOS命令的输入 .. 6 2.4 DOS命令的帮助 .............. 6 第三章 常用DOS内部命令 ............. 7

3.1 清屏命令.................... 7 3.2 日期命令.................... 7 3.3 时间命令.................... 7 3.4 显示DOS版本命令 ............ 7 第四章 文件操作命令 ................. 8

4.1 列文件清单.................. 8

4.2 复制文件 ................... 8 4.3 删除文件 ................... 8 4.4 文件改名 ................... 9 4.5 显示文件内容 ............... 9 4.6 目录及文件拷贝命令 ......... 9 第五章 目录操作命令 ............... 10

5.1 建立子目录命令 ............ 10 5.2 显示或改变当前目录命令 .... 10 5.3 删除子目录命令 ............ 10 5.4 删除目录树 ................ 11 第六章 磁盘操作命令 ............... 11

6.1 磁盘格式化命令 ............ 11 6.2 系统传送命令 .............. 12 6.3 磁盘扫描命令 .............. 12 第七章 批处理与输入输出改向 ....... 12

7.1 批处理命令 ................ 12 7.2 输入输出改向 .............. 13

7.2.1 输入改向 ............ 13 7.2.2 输出改向 ............ 13

前言

DOS是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的简称,是1985~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操作系统。由于早期的DOS系统是由为软公司为IBM的个人电脑开发的,称为MS-DOS,因此后来其他公司生产的与MS-DOS兼容的操作系统,也延用了这个称呼,如PC-DOS、DR-DOS等等。

1981年,MS-DOS 1.0发行,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进行捆绑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在硬件昂贵,操作系统基本属于送硬件奉送的年代,谁也没能想到,微软公司竟会从这个不起眼的出处开始发迹。

1982年,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盘。同年发布的2.25对2.0版进行了一些bug修正。

1984年,MS-DOS 3.0增加了对新的IBM AT支持,并开始对部分局域网功能提供支持。 1986年,MS-DOS 3.2 支持了720K 的5寸软盘。

1987年,MS-DOS 3.3 支持了IBM PS/2设备及1.44M的3寸软盘,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字符集。 1988年,MS-DOS 4.0 增加了DOS Shell 操作环境,并且有一些其他增强功能及更新。 1991年,MS-DOS 5.0发行,增加了DOS Shell功能,增强了内存管理和宏功能。

1993年,MS-DOS 6.x 增加了很多GUI程序,如Scandisk、Defrag、Msbackup等,增加了磁盘压缩功能,增强了对Windows 的支持。

1995年,MS-DOS 7.0 增加了长文件名支持、LBA大硬盘支持。这个版本的DOS并不是独立发售的,而是在Windows 95中内嵌的。之后的MS-DOS 7.1全面支持FAT32分区、大硬盘、大内存支持等,对四位年份支持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当年的DOS的确是一枝独秀,在x86上鲜有竞争者。之后的windows 95敲响了DOS的丧钟,那么是不是DOS就真的从此沉寂了呢?

许多程序员出于对Windows的不满及对DOS开发的价值和潜力的深刻认识,继续开发DOS软件。由于在DOS时代的程序员大多都是些精通系统底层中断和汇编/C的高手,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和编程功底,因此他们开发出的DOS软件的质量也相当高。为了开发更多的软件并且增加开发的效率,他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DOS软件的开发工具。虽然MS-DOS已经不再继续发展了,但并不意味着整个DOS也不再继续发展了。 MS-DOS的最高版本是8.0(它可以用来运行Windows 9x或ME),随后Microsoft开始开发基于起源于OS/2的Windows NT构件的Windows,才成了独立的操作系统。而除了MS-DOS以外,其它的DOS也在发展着。仍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DOS有FreeDOS、PTS-DOS、ROM-DOS等,这些DOS的功能都十分强大,往往超过MS-DOS,而且FreeDOS还是完全免费且自由开放(基于GNU GPL协议)的。因此,程序员们完全可以为它们开发新的DOS软件,而不必依赖于MS-DOS。

2

随后,一项叫作“开放源代码运动”的活动兴起了。很多程序员和使用者出于对Microsoft的Windows横行霸道的不满,离开了Windows阵营。取而代之的是兴起了对其它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如DOS,Linux等。这一下,设计和开发DOS软件的人迅速增加,并纷纷组成了开发团体,以开发新的DOS和其它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的软件。由于开发者的增多,原先的DOS软件开发器也开始了进一步的更新,而且支持FAT32和长文件名。由于Allegro等编程库的出现,在DOS下实现MP3等音乐的播放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而易举的了。

第一章 DOS磁盘操作系统

MS-DOS磁盘操作系统是由美国Microsoft公司为IBM-PC系列机开发的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的16位操作系统,MS-DOS的作用是对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进行管理,主要是对磁盘和文件进行管理。由于有大量成功的应用软件仍在MS-DOS上运行,使其生命得以延续。MS-DOS自问世以来,不断的改进,每次改进都有新版本出现。 1、DOS的基本概念

DOS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与管理的一组程序,它管理着计算机的全部资源(包括中央处理器、储存器、各种外部设备、程序和数据),使它们能够充分、有效地进行工作。DOS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用户能够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以及建立和管理文件,并能使计算机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 2、DOS的组成

DOS系统采用层次型模块结构,由一个引导程序(Boot.ini)和三个层次模块组成,这三个层次模块是:输入输出管理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COM)。下面将简单介绍MS-DOS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1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Boot.ini是一个很小的程序,它被放在软盘的0磁道1扇区或硬盘DOS主分区的首扇区上。它的作用是检查当前盘上是否有DOS系统,如果有,则将输入输出管理程序和磁盘文件管理程序载入内存;如果没有,则显示错误信息。无论是硬盘还是软盘,都有引导程序,只要进行格式化后,引导程序就已经加载上去了。

1.2输入输出管理程序模块

输入输出管理程序(IO.SYS)常驻内存,主要负责于基本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通信,如显示器、键盘和磁盘驱动器等。此模块在磁盘上是一个隐形文件,作为DOS系统盘的第一文件连续地驻留于磁盘数据区的起始部分。

3

1.3文件管理模块模块

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是整个DOS系统的核心,它提供系统与用户的高级接口,其任务是:管理所有磁盘文件、磁盘空间分配及其他系统资源管理、负责操作系统和外模块的联系。此模块也是一个隐形文件,在文件目录中显示不出来。

1.4命令处理程序模块

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COM)是操作系统的最外层,直接与用户打交道。它的作用是对用户输入的DOS命令进行解释并执行。DOS系统中的命令分为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内部命令是比较常用的命令,全部包括在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COM中,并且常驻内存。相对于内部命令,外部命令是比较不常用的命令,它们不常驻内存,只在需要执行时才读入内存,执行之后就退出内存。

1.5外部命令程序

外部命令都是以一个个独立的文件存放在磁盘上的,它们都是以com和exe为后缀的文件,它们并不

常驻内存,只有在电脑需要时,才会被调入内存

1.6 进入DOS

1、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键入“cmd”—“确定”2、由硬盘启动DOS

如果硬盘上已安装有DOS并希望从硬盘上启动DOS,那么只需打开计算机电源即可。但必需注意,不

要在A驱动器中插入盘片,因为在启动DOS时,计算机首先检查A驱动器,若A驱动器中插有软盘,它就试图从A驱动器中的磁盘(简称A盘)上启动DOS,而不去理睬硬盘。只有当A驱动器中无盘片时,计算机才去检查硬盘,并由硬盘启动DOS。系统启动成功后,DOS的提示符是“C:\\>”。

4

由硬盘启动DOS比由软盘启动DOS速度快,而且比较方便。 3、重新启动DOS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重新启动DOS。例如,由于某些原因出现DOS对任何命令都不响应的现象,我们称这种现象叫做“死机”。出现这种情况后,用户必须重新启动DOS。又如,在修改了系统的配置文件CONFIG.SYS后,要使该文件起作用,也必须重新启动DOS。无论是从软盘或硬件重新启动DOS,均可以采取下列方法之一:

(1)同时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使用这种方法启动DOS,计算机不执行自检,缩短了启动时间,被称为“热启动”。

(2)有时候用上述方法并不能重新启动DOS,这时,可按一下计算机机箱的重新启动键,用这种方法计算机仍然会进行自检。

通常我们称在关机状态下启动DOS为“冷启动”在开机状态下启动DOS为“热启动”。

第二章 DOS 命令类型及格式

2.1、命令的类型

DOS命令按照执行前是否已装入内存分为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两大类。从使用的角度看,内部命令是使用频度很高的命令,它在DOS启动后常驻内存,虽然减少了内存可用空间,但换来了用户随时输入命令后的立即执行,仍然是值得的。各种用途的外部命令使用频度相对较低,存放在磁盘上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只是使用时要将外部命令文件所在的磁盘和目录表达清楚,以便系统能顺利找到它并调入执行,否则会给出找不到该命令的错误提示,显然,使用的前提是此外部命令文件指定的位置存在

2.1.1、内部命令

此类命令在COMMAND.COM模块中,DOS启动时已装入内存,在DOS提示符下可随时调用。

2.1.2、外部命令

此类命令DOS启动时未装入内存,而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使用时必须从磁盘上调人内存,执行以后退出内存。

2.2、DOS命令的一般格式

5


DOS操作系统及基本操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院发〔2008〕55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