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设计资料
内容预览
第一章 总 论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系根据XXX号《关于XXX》、《XXX审查的意见》及《XXX项目审批表》而进行设计的。 一、 设计范围及其说明:
本工程设计范围系从XX变电站XX出线构架起至XX终端塔止单回10KV架空配电线路部分本体工程, 线路初设长度为XXXkm,导线型号为LGJ-240/30钢芯铝绞线,线路架设为铁塔及电杆混合架设。XXX线路“XXX”与“XX交叉口起至“XX”P9开关止为10/0.4kV电缆配电线路。 三、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和建设期限
根据XX所下计划任务书,本工程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和建设单位期限如下: 建设单位:XXX; 施工单位:待定; 运行单位:XXX;
建设期限:X 年X月至XX年XX月 四、主要技术特性
(1)工程名称:XX程XX; (2)电压等级:10kV;
(3)起迄点:起于XX,迄于XX终端塔止。 (4)线路长度:XXXkm。 (5)回路数:单回路架设;
(6)导线型号: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 (7)设计气象条件:XXⅠ级典型气象区; (8)绝缘水平:耐张绝缘子串:1×2×(XP-7); 跳线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中相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边相绝缘子:2×(2-210);
(9)相序: 因涉及线路的改造及接入,待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落实。 (10)杆塔:采用杆塔混合架设,共用杆塔18基。
(11)基础:电杆采用予制基础,铁塔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基础。
第二章 线路路径 一、 路径情况说明 1、路径走向
本线路路径的选择,综合考虑了施工、运行条件,以缩短路径长度为目的,城外走线选择和缓地形,少占农田,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区域,避开稠密树林为基本原则;城区尽可能避免车辆碰撞,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为基本原则。 具体路径走线见“路径平面示意图”; 2、沿线地形、地质情况 2.1、全线地形地貌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地貌单一,主要为粘土构造。
沿线地形:线路所经地段地形起伏不大,沿线植被主要为稻田及玉米地且需砍伐少量树木。 2.2、地基土的性质
沿线地层岩性较为单一,以粘土为主。 2.3、不良地质现象及分析
线路沿线所处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因而,线路路径不良地质现象影响较小,在这次终勘中均没有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2.4、水文地质条件
线路地下水埋藏较深,估计地下水对今后的线路基础施工无影响。 3、 交通情况
本工程沿线交通较为方便 二、 路径协议情况
本工程在开工前通过弥勒县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路径及征地协议。 第三章 气象条件 一、 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
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条件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1、 覆冰
在踏勘线路时,我们参照已建成的电力线路的设计条件和运行情况,我们认为线路所通过的地段冬天很少有覆冰,偶尔会有结冰现象,相当于4~5mm厚,确定设计覆冰为5mm。
2、 最大设计风速
本线路经过地区为平地,最大档距约有70m左右,本工程Ⅰ级气象区最大设计风速取25m/s。 3、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
根据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分析并结合云南线路的气象分区表后确定本工程的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为15℃。 二、设计气象条件一览表
根据当地气象情况,本工程拟采用云南省I级典型气象区作为设计气象条件,其设计参数取值如下表: 设计气象条件一览表
序气象条件 温度风速覆冰厚度号 (oC) (m/s) (mm) 0 0 0 25 10 15 10 10 0 0 0 0 0 0 0 5 1 最 高气温 40 2 最 低气温 -10 3 年 平均气温 15 4 最 大风速 5 5 外 部过电压 15 6 内 部过电压 15 7 安 装情况 -5 8 正 常覆冰 -5 9 冰 的密度(g/cm3) 第四章 导线的选择 一、导线型号的选择
0.9 根据线路负荷要求,本工程主杆导线选择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 最大使用应力:5.31 (10Mpa); 经济输送容量:3.65 MVA; 极限输送容量:9.54 MVA; 一、 导线机械物理特性
根据线路负荷要求并参照《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国家标准,本工程采用导线的机械物理性能参数详见下表: 导线的机械物理性能参数
型 号 项 目 铝股 计算截面(mm2) 钢股 综合 股数×每股直径 计算外径(mm) 综合线膨胀系数(1/ ℃) 弹性模量(10Mpa) 直流电阻(20 ℃)(Ω/km) 拉断力(N) 瞬时破坏应力(10Mpa) 最大使用应力(10Mpa) 平均使用应力(10Mpa) 安全系数 单位重量(kg/km) 第五章 绝缘配合和防雷接地
LGJ-240/30 244.29 31.67 275.96 24×3.60 7×2.40 21.6 19.6×10-6 7400 0.1181 75620 26.537 5.31 6.634 5.0 922.2 铝股 钢股 一、绝缘配合及绝缘子型号选择:本工程绝缘子型号采用XP-7、X-3及P-15T、S-210四种,其绝缘子配合为
耐张绝缘子串:1×2×(XP-7); 跳线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中相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边相绝缘子:2×(2-210); 二、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为居民区,按“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每基杆塔需接地。 第六章 绝缘子串及金具
一、绝缘子串片数及其组合如下: 耐张绝缘子串:1×2×(XP-7); 跳线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中相绝缘子:1×(P-15M); 直线杆塔边相绝缘子:2×(2-210);
二、金具
本工程导线连接的主要金具均按国家标准选型,具体选用型号如下表:
金具名称 楔型耐张线夹 金具型号 破坏强度 NY-240 73 在所用的接续金具中,导线连接均采用钳压,其接续工艺须满足下列要求: (1) 接续点的机械强度不小于导线拉断强度的95%。 (2) 接续点的电阻不应大于接续管长导线的电阻。
(3) 接续点的额定电压下,长期通过最大负荷电流时,其温升不得超过导线的允许温度70℃。 三、 金具及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
根据“设计规程GB50061-97”的规定,金具及绝缘子机械强度 的安全系数如下:
运行情况 断线情况 第七章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金具 2.5 1.5 绝缘子 2.0 1.3 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导线对地及对各种交叉跨越的距离,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风偏时,不应小于:
导线在跨越档内的接头及导线的支持方式:导线跨越一、二级公路、一、二级弱电线路、铁路都不应接头。导线的支持方式应为双固定。 第八章 杆塔与基础 一、杆塔
(一)杆塔设计主要原则
1、《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架空送配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二)杆塔型式选择
本工程规划新使用2种型式的杆塔,共18基,其中直线杆塔14基;耐张塔4基。 一、 基础
(一) 基础设计主要原则
1、《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