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2019-03-27 21:32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佳能哥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集答案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 ) 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 B. C.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

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

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B. C.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A. 企业间接税 B. C.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 股票分红

D. 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

4. 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年初为2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3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 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 B. C.

25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

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

D. 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

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 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

A. 2000 B. C.

1400 1000

D. 750 三、判断题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1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佳能哥

四、简答题

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3.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 五、计算题

1.假设GNP为 5000,DPI为 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 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试求:投资1,政府购买G。

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粉和食用油。它们在2007年和2010年的产量和价

格如下表所示:

数量 书本(册) 面粉(千克) 食用油(桶) 1000 500 200 2007年 价格(美元) 10 1 20 数量 1100 500 180 2010年 价格(美元) 10 1.5 25 求:(1)2007年的名义GDP; (2)2010年的名义GDP;

(3)若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

(4)2010年的折算指数是多少?反映出价格水平的何种变化?

参考答案:

一、略 二、BBCAB

1.B。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

服务。

2.B.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3.C.

4.A.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5.B.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1.4第一年的产

量=2.8第一年的名义GDP=2.8×500=1400.

三、TTTTF

1.T。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并未通过市

场来销售,所以不应记入GDP. 2.T. 3.T.

4.T.自己房屋以虚拟租金记入GDP主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5.F.名义GDP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GDP应该是上升的。 四、简答题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总额,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即NDP=GDP—折旧;而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狭义NI=NDP—间接税。

2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佳能哥

个人收入PI,是指经过收入再分配后的国民收入,PI=NI-公司留存利润-公司所得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的余额,即DPI=PI-个人所得税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是一个国民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 。

3. 名义GDP是指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是指用从前某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各年的产出总水平,势必包含虚假信息,因为GDP是价值指标,其变动可能只是由于价格变化因素引起的,所以,为了准确地逼近各年的总产出水平,就必须剔除GDP统计中价格因素的影响,即去计算实际GDP。一般我们用GDP折算指数,即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进行换算,GDP折算指数衡量了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五、计算题

1.由Y=C+I+G+NX (1)

DPI=Y-T (2) 且G-T=200 (3) Y=GDP=5000,DPI=4100,G-T=200,C=300,NX=-100 综上所得,I=3700,G=1100. 2.(1)2007年的名义GDP=14500 (2)2010年的名义GDP=16250

(3)若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为:15100 (4)2010年的折算指数为:

1625015100?100%?107.6%

反映从2007到2010年价格水平上升了7.6%

3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佳能哥

第三章习题集答案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均衡产出或收入 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 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出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二、判断题

1.投资乘数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有确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值。

2.在一个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经济均衡时一定是投资等于储蓄;在一个有政府的开放经济中情况仍是这样。

3.在均衡产出的情况下,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4.在45线上,消费支出和收入并不总是相等。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而放在银行的存款。 6.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高,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低。 三、选择题

1.在二部门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6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45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70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 ( )

A.GDP不在均衡水平,将下降 ; B. GDP不在均衡水平,将上升 ; C. GDP在均衡水平 ; D.不确定。

2.消费函数为 C=100+0.8(Y-T),切投资支出增加100亿元,可以预期,这样使得均衡GDP增加 ( )

A.20亿元 B.100亿元 C.400亿元 D.500亿元。 3.根据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退休期人们的生活水平 ( ) A. 下降; B.提高; C. 不变; D.不确定。 4.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 0.4 ; B .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 ; C.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5.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

A. 自发性消费; B .储蓄; C.可支配收入; D.总消费。

6.在凯恩斯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 A. 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 B. 均衡的GNP水平;

C. 消费C和投资I相等; 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国民收入Y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 A. Y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 Y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Y和储蓄S都将下降; D. Y不变,但储蓄S下降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将是( )

A. 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 B.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上凸的曲线; C.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下凹的曲线; D. 一条通过原点与横轴成45°的直线; 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9.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0 4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佳能哥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0.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A. Y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 Y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 Y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 Y将开始持续下降,直到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

A. y?c?i?g; B. c?i?c?s; C. s?t?i?g; D. s?F(y); E. 以上都不是恒等式 4、问答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就业的封闭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7,如政府一方面课征10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多大?

3.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的经济中,其消费倾向为 0.8 ,如果政府一方面课征 10 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做政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 GNP 的影响有多大?

4.陈述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五、计算题

1.某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2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

①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

②与上述(1)相反,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

③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新增财富为10万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00?0.8y,投资为500亿元。 ①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②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0亿元,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③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

④若消费函数变为 c?100?0.9y,投资仍为 500亿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5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葡萄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