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把握,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问题,有时会感到手足无措,难以招架,暴露出“新生一族”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弊病;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易接受新事物,尽量迎合大众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出格,害怕成为另类。有这种心理的领导干部,畏手畏脚,贻误时机,必须影响工作。
(三)好高骛远——易产生“骄”的势头。
一些同志上任之初,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处处有优越感。走上领导岗位后,管辖的范围更广了,手中的权力更大了,觉得自己是领导了,于是说话的口气变了,不再谦虚谨慎;做事的方式变了,不再脚踏实地;与同事拉开差距,不再打成一片。存此心理,则会脱离群众,独断专行,损害党的事业。
(四)自以为是——易产生“满”的情绪。
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个别同志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干劲、冲劲和闯劲;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极度膨胀,总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行;有的同志取得些许成绩之后会有“飘飘然”的感觉,好大喜功,沾沾自喜,却忘记了组织的培养,忽略了大家的辛勤劳动与付出。自满自大,缺乏创新,影响团结,贻误工作。
二、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客观认识角色转换
新任领导干部是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应该重新审视自
11
我,找准定位,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一)要客观认识自身能力。
新任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竞选者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实力,是能力强者的表现。但是,面对新的岗位、新的要求,能力不足或能力缺陷会逐渐暴露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制约工作的桎梏。这就要求新任领导干部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能力上的缺陷或不足,并在实践中加以克服。领导干部的能力主要涵盖岗位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一般而言,新任领导干部最为擅长的是岗位业务能力,随着工作面的拓宽和工作要求的提高,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也越来越宽。因此,新任领导干部要把全面加强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二)要客观认识岗位责任。
岗位是舞台,领导是责任,是服务。党和人民、组织和群众给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舞台,领导干部就必须打造好舞台形象。特别是新任领导干部,在当前改革和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更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对待岗位工作,既要了解基本职能和工作要求,又要了
12
解工作的主要流程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工作重点、工作难点,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寻求突破,善于超越习惯和经验,敢于冲破阻碍工作的思想观念,不因闲言碎语而分神,不为阻力干扰而退缩,能够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敢于开拓新天地。
(三)要客观认识奋斗目标。
新任领导干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理解组织的关爱和群众的信任,把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作为一种动力、一种责任,以务实的作风树形象,创业绩。要客观认识奋斗目标,即主动为组织分忧,积极为群众办事。找准着力点,合理规划,履职尽责,少一点左顾右盼,多一点埋头苦干,以勤政、廉政、善政、优政的实际行动,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新任领导干部角色转换过程中需全面提升素质 能够被组织提拔作用,是新任领导干部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一种荣幸。那么,以怎样的姿态成功度过这一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做好履新开局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修身自律,打牢思想政治根基。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日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与党保证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13
1、坚定政治品格。
政治品格是从政修养的关键所在。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对领导干部立身处世、为官做人的本质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具备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
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闸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仅是提高政治修养的必修课,更是需要终生锤炼并将终生受益的人生课。要增强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须什么情况下,都要把好政治关。领导干部政治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清醒,理论的清醒来源于系统的学习、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实践。即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做到“四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是基础,真懂是关键,真信是落脚点,真用是目的。
二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反映出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态度。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常怀“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敬畏之心,要牢记“勤能补拙”的古训,以勤勉的工作作风和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干好本职工作。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熔铸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要真正把求真务实确立为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追求和行为准则,筑牢求真务实之基。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对上讲真话、报实情,而不是报喜藏忧,遮丑护短;对下察实情、
14
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2、严守政治纪律。
纪律修养是领导干部从政修养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将其作为增强党性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要模范遵守,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不仅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基本尺度,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每个领导干部都应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这“三问”问出了领导干部对权力观的新思考。作为领导干部要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厚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在各方面做群众的表率。
二要加强自律,维护政治纪律的权威性。古人云:“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为国家谋利益作为自己的追求,正视肩上的重任,珍视自己的权力。为此,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把心态摆正,把心胸放宽。要严格把好“三条线”:一是把牢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二是把牢公与私的警戒线。凡事出以公心,秉公用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切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把牢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乡情。但如果把握不好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