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技能操作任务较重的中等职业学校工勤技能岗位一级、二级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四)特设岗位设置
1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点和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规定的程序确定。
19.特设岗位不受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0.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无相应等级岗位设置或者设置的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或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完成人(主研人员)的。
(2)引进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任职人员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
(3)符合待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2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市(州)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其中,特设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报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2.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高级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高级讲师二级岗位、高级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理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下同)一级岗位、助理讲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普通高中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幼儿园使用小学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
24.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5.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6.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中技、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7.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年限:
(1)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以上; (2)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28.各市(州)、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9.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基本余地只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0.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其中,受聘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31.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条件。
32.各市(州)、学校主管部门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33.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指导意见》、《省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教师岗位具体条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达到一定任职年限; (2)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师工作量; (3)继续教育达到一定要求; (4)教育教学效果情况; (5)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情况。
具体细则由各市(州)、学校主管部门制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4.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新招聘参加工作的工勤技能人员试用期(学徒期、熟练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校(园)长
35.校(园)长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聘任。受聘校(园)长岗位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根据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高中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应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具有中级(含)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六、岗位设置程序及核准权限
36.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37.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等事项。
38.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学校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39.省属或市(州)所属学校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后,分别报省、市(州)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0.县(市、区)所属学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并报县(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州)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1.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42.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一经核定,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38、39、40条规定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出现分设、合并,变更机构规格,须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