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节、二、2—4节,三、5节。 (段意见课后第2题。)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理解单元学习提示,理解。
2.运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⒈根据意思写出有关词语。(可书面练习,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②形容生动逼真,同活的一样。( ) ③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 ④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 )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讲,指名讲。并要求学生讲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二、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用小圆圈在文中圈出。(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2.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5.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课文从哪些句子和词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结合看图理解。(精锐的前锋,从队列数量、穿着、动作、佩戴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步兵、骑兵、战士,也从穿着,队列、数量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侧翼和后卫的作用,队列、朝向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这一段构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观察兵马俑又是按什么顺序的? (构段:整体一部分一整体) (观察顺序: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三)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外貌(外形 神态
(四)读最后一段话,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沉睡两千多年”一说明兵马俑从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发掘,讲明埋藏的时间长。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重大发现”已经说明这个发现的意义,所在,前面再加上“最为”说明这个发现对考察古代历史的价值之大。 三.总结课文。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2.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写兵马俑博物馆,从外写到内。写威武雄壮的阵容,从前锋到步兵,骑兵、战车到侧翼和后卫,整个兵马俑充满临战气氛。写兵马俑神态,分类描述。老战士、新战士、战马的神态栩栩如生。 附板书:
门楣 馏金大字 秦 博物馆:
始 大厅 宽敞明亮 两个足球场大 皇 前锋 3列 210个 穿 持 负 兵 阵容 步兵 骑兵 战车 穿 路 临战气氛 马 (威武雄壮) 侧翼 后卫 防止 俑 老战士 虎视眈眈十分严肃 神 态新 战士 —脸稚气 (栩栩如生) 战马 竖耳瞪眼严阵以待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第3题和练习册第5题的填空题。
老战士 留着胡子 虎视眈眈 神情十分严肃 新战士 束着头发 一脸稚气 战马 膘肥体壮 竖耳瞪眼 严阵以待 参考资料: 三、关于课后习题
1.第1题:是从兵马俑坑的面积,威武雄壮的军阵和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个方面来介绍的。
2.第2题:课文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的阵容与栩栩如生的神态,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国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第3题:(1)③(2)③。 教学反思:
学生学完课文后,对这个历史古迹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自豪感。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 写作要求:
我们的家乡有壮丽的山川,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景象骄人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了解、考察,仿照《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写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写作指导:
1、了解与遗迹相关的故事,遗迹的现状,遗迹的历史。 2、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力求资料准确。 3、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第三单元 珍惜
单元备课:
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平静的生活、亲密的友情、甚至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每个人珍惜的东西虽不同,但拥有了这份感情,我们对生活就多了一份感动,对生命就多了一份理解,对世界就多一份关爱,同学们会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
《可爱的中国》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读课题 (可爱的中国) 二、紧扣课题,寻找句子
“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首先,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书上的有关句子。)
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 不按照顺序)
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的可爱呢? 学生交流 读)
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谁能读好它? 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可爱的呢? 教师小结 读)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起读好这段话。 ) 三、自读感悟,圈画句子
“刚才,大家用心读了课文,找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那么,7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并找出有关句子)
四、介绍图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画面——文字”原则,老师向大家介绍70年前中国的情况。 (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句子,再播放录象,老师介绍图片,再让学生交流) 五、精读感悟,组织交流
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70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不按照顺序)
段落1:第2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的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 4个“难道 ?”变颜色,你从4个难道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母亲似乎在骂什么? 读学生交流 )
(你还从哪里看出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 段落2:第3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救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惟一的出路, 也是我们救母亲的惟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1、让我们来看这一句。齐读。交流(抓“刻不容缓”) 听聂耳在国歌中写到的 播放国歌部分 2、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会怎样去读好下面的话呢?
3、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 学生交流 抓住两个“惟一”) 段落3:第4小节开头: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只要读读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完成板书: (屈辱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