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训练

2019-03-28 13:05

复医学科(中心)附件五

康复医学科(中心)康复功能训练规范

1

第一章 节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挛缩与粘连,可使关节活动范围障碍,影响肢体功能。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适应证】

1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

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

2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

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 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 .特殊情况 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进行被动训

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 禁忌证】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 仪器设备】

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器械和量化设备训练。 徒手训练包括自身和他人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包括主、被动运动训练(器)。

【 操作程序】

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原则

2

(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的形式,如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

训练等。

(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

动的衣服、夹板等固定物。

(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位。 (4)扶握将被治疗关节附近的肢体部位,以控制运动。

(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

位予以支持。

(6)施力不应超过有明显疼痛范围的极限。

(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① 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② 肌肉可

拉长的范围;③ 组合模式(数个平面运动的合并);④ 功能模式等情况下进行。

(8)在进行训练中和完成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总体状况,注意生命体征、活动部

分的皮温和颜色改变,以及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等变化。

2 .被动训练 : 适用于肌力在3 级以下患者。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

动作。外力主要来自康复治疗师、患者健肢或各种康复训练器械。被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键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

(1)患者舒适、放松体位,肢体充分放松。

(2)按病情确定运动顺序。由近端到远端(如肩到肘,髋到膝)的顺序有利于瘫

痪肌的恢复,由远端到近端(如手到肘,足到膝)的顺序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回流。

(3)固定肢体近端,托住肢体远端,避免替代运动。

(4)动作缓慢、柔和、平稳、有节律,避免冲击性运动和暴力。

3

(5)操作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以免损伤。

(6)用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可出现酸痛或轻微的疼痛,但可耐受;不

应引起肌肉明显的反射性痉挛或训练后持续疼痛。

(7)从单关节开始,逐渐过渡的多关节;不仅有单方向的,而且应有多方向的被

动活动。

(8)患者感觉功能不正常时,应在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被动运动。

(9)每一动作重复10 ~30 次,每日2 或3 次。

3 .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其目的是逐步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动作模式。

(1)由治疗师或患者健侧肢体通过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等装置帮助患肢

主动运动,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特点。

(2)训练时,助力可提供平滑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随病情

好转逐渐减少。

(3)训练中应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并作最大努力;任何时间均只给予完成动作

的最小助力,以免助力替代主动用力。

(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

(5)每一动作重复10~30 次,每日2 或3 次。

4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适用于肌力在3 级的患者,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用力收缩完成

的训练。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其目的是改善与恢复肌肉功能、关节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等。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的运动;根据病情

选择体位,如卧位、坐位、跪位、站位和悬挂位等。

4

(2)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所需的关节活动;必要时,治疗

师的手可置于患者需要辅助或指导的部位。

(3)主动运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用力到引起轻度疼痛为

最大限度。

(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

(5)每一动作重复10 - 30 次,每日2 或3 次。

5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法 : 通过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对其远端肢体进行重力牵

引,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一种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或粘连所致的关节活动度障碍患者。

(1)根据患者关节障碍的不同,选用各关节专用的支架或特制的牵引器。 (2)将所需牵引的关节近端的肢体固定于牵引器上。

(3)在关节的远端肢体施加牵引力量,并使牵引力作用点准确落在被牵拉组织的

张力最大点上。

(4)牵引力量应稳定而柔和,患者的局部肌肉有一定紧张或轻度疼痛,但不引起

反射性肌痉挛且可耐受。

(5)牵引时间10 ~2Omin ,使挛缩的肌肉和受限的关节缓缓地被牵伸。 (6)不同关节、不同方向的牵引可依次进行,每日2 或3 次。

6 .连续被动运动(CPM ):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

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

(1)适应证: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髓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

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

5


关节活动度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2.合同法之十二转移财产所有权合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