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中折现率的选择问题探析
作者:范伟伟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6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资本市场日趋完善,企业间的并购活动不断增多,企业价值评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收益法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折现率的确定在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尤为重要。本文对折现率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确定方法做了理论探讨,以期能确定收益法中合理的折现率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 收益法 折现率
收益法的三个主要参数,即预期现金流、收益期限和折现率,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相对复杂的是折现率的确定。折现率作为收益法中的重要参数,其取值的变动将引起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很大的差别,直接影响着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因此,合理地确定折现率是利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关键,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 一、折现率的含义
将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按一定比率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之为折现,而在折现过程中使用的比率称为折现率。折现率又称为收益还原率、资本化率、本金化率等,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投资回报率。通常情况下投资回报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无风险报酬率,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风险报酬率,主要取决于投资风险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折现率的大小与投资风险的大小正相关,风险越大,折现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折现率确定的原则
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都可以确定折现率,然而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应遵循折现率的确定原则。
(一)折现率不低于无风险报酬率
投资的无风险报酬率往往取决于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折现率要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一般在资本市场中,投资的回报率都要比该投资的机会成本要高。国库券利率和银行储蓄利率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作为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因此在确定折现率的时候应注意折现率要高于国库券利率和银行储蓄利率。
(二)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