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钟练声方案
下面是一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 (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 (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 (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 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40)数“数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口气数下来,2次,2分钟。
(41)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 (42)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43)喊操:变换节奏进行,2分钟。 (44)绕口令:任选10段,10分钟。
(45有针对性的语段或诗词片段练习:10分钟。
学习理解播音“五度标记法” 在普通话的吐字归音问题上,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初学者最好首先掌握和解决如下的基础知识和问题:(1)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语流音变 (3)克服方言缺陷
关于吐字归音,我摘编有关的要领如下: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 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普通话声调介绍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3、上(shǎng)声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4、去声 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五度标记法,特给出图解如下:
上图为五度标记法图解 关于五度标记法,海的那边在这里建议每个初学者都必须掌握,它是学习普通话声调的基本知识,也是描述和纠正自己在声调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好工具。 普通话语流音变
什么叫语流音变 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变”、“不变”和“啊变”)。 什么是轻声
在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哥哥” 、“葡萄”、“你们”、“亲爱的”?? 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名词)地道(均为四声)——坑道的意思。(形容词)地道(道为轻声)——事情办的挺地道。重叠名词决不能读轻声,如:家家户户。
儿化韵
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作用。儿化韵不是在音节之后加一个单独e r的音节 ,而是在音节末尾最后一个音素上附加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发生变化。如:眼珠儿——zhur、小孩儿——har、小事儿___shir 等。 变调
1、什么是变调:音节在连续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2、上声变调规律: (1)、上声音节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 (2)、上声音节在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去声(四声)和轻声音节前其调值由上声(三声 )变为21(即所谓的半上)。如:广西、朗读、打算、点心等
(3)、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由214变为接近35(所谓阳上)。如:手指 、只好 等
3、去声变调规律:去声音节在非去声音节前一律不变。在去声音节前则由全降变成半降,调值由51变成53。如:救护、制胜等 4、“一”的变调规律 (1)、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一年、一般化) (2)、去声音节前变阳平(一部、一个人)
(3)夹在重叠词中间念轻声(看一看、想一想) (4)、单念或数词中不变调 5、“不”的变调规律 (1)、单用或在词句末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本调——-去声。(我不、不说、) (2)、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 (3)、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 6、语气词“啊”的音变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读作“哇”(wa)。[FS:PAGE]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他人挺好啊(hǎowa)!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的,读作“呀”(ya)。 快去找他啊(tāya)!你去说啊(shuōyq)!今天好热啊(raya)!
在这里提请初学者注意,一般的文献通常都是把此条作为第1规则,但往往造成初学者误解,因为从拼音音节字母来看o,“以o结尾”常导致初学者以为“ao”结尾时也读做“呀”(ya)。所以海的那边在这里特意将此规则押后作为第2条。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多好的人啊(r?nna)!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注意听啊(tīngnga)!最近太忙啊(mángnga)!
5、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后)的,读作“啊”(ra)。 今天来回几次啊(c?za)!你有什么事啊(sh?ra)!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ra)! 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 克服方言缺陷
解决南方人的平翘舌问题、前后鼻韵问题、舌边音和舌尖音问题;
解决北方人的双唇音(bo发成了be、po发成了pe、mo发成了me等)问题、平翘对换问题和尖音(“想”说成siang3等)问题等。 关于北方人说学说普通话的问题上,海的那边在这里特别提请北方的朋友注意,北方话和普通话仍然有很明显的区别,如果不注意纠正自己的北方方言,同样会留下很严重的系统性发音缺陷。
最后,在这里要说的是,吐字归音最重要的练习诀窍是:在平时就要说正规到位的普通话,不要仅在朗诵时才想到这一点。 考生如何准备自备稿件
准备好自备稿件,对考生来说十分重要,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较高水准”,而且要多篇准备(2篇上),增加学生对考试的适应性。
一般“自备稿件”的时间限制3分钟以内,大约750字左右的篇幅。考生可以根据这个字数选择一篇完整的作品,也可以在一篇较长的文章中选取其中内容比较完整的一个片段。
第一:本人主要建议学生准备叙事性散文,尽量选择新发表出来的作品,主要是避免同别的考生重复,主考老师也会被新鲜的文章内容吸引。这类文章的来源是一些杂志,如《读者》、《艺林》等。
第二,不要选择十分深奥的文章。比如,寓意深刻、需要很高的思想水平才能够理解的作品就不适合中学生朗读。写作手法比较独特、线索脉络较为复杂的作品也是中学生难于把握的,会给稿件的驾驭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三,不一定选择名家名篇。名篇一般是耳熟能详的,主考老师对其比较熟悉,考生的不准确、不到位的处理很容易暴露出来,影响主考老师对你的整体印象。 第四,选择自己喜欢、能够发生共鸣,并能被深深打动的作品。自己喜欢的作品一般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相符,利于充分理解和调动思想感情。
第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内容兼备的作品或者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写作手法的作品可以纳入你的挑选范围。那些故事性强,有相对集中的一段情节的作品也不失为中学生易于把握的选材。
第六,尽量避免朗读平淡、缺乏高潮的文章, 第七,选取的文章篇章结构、句型运用、音韵组合上最好能体现朗朗上口的特点。 第八,不妨朗读自己创作的作品。如今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创作力旺盛,好的作品不妨纳入你的选择范畴,中学生创作的文章可能更适合中学生自己表达。 第九,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去表现的作品。以上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衡量它是否可以被确定为考试的稿件,另外考生还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的作品。
适合孩子说的绕口令
冬夜长:冬天夜里长,夏天白天长。夏天比冬天夜里短,冬天比夏天夜里长。 四和十: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四十是“适拾”,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小花鼓: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了鼓,我用布来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刷牙:牙刷能刷牙,刷牙用牙刷。华华有牙刷不刷牙,花花用牙刷会刷牙。华华和花花,谁是好娃娃?
高高山上一根藤:高高山上一根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学捏梨:盘里摆着一个梨,桌上放着橡皮泥。小丽用泥学捏梨,眼看梨、手捏泥,一会儿捏成一个梨。比一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黄瓜和豆荚:张家种黄瓜,李家种豆荚。张家的黄瓜开黄花,李家的豆荚爬满架。张家的黄瓜在李家的墙上挂,李家的豆荚在张家的篱笆上爬。张家摘豆荚还给李家,李家摘黄瓜还给张家。
吃荸荠:荸荠有皮,皮上有泥。洗掉荸荠上的泥,削去荸荠外面的皮。小丽、小艺和小奇,欢欢喜喜吃荸荠。
猴子和桃子:树上结满桃子,树下站着猴子。树上的桃子望着树下的猴子,树下的猴子望着树上的桃子。每只猴子吃两个桃子,树上还剩四个桃子;每只猴子吃四个桃子,就有两只猴子吃不着桃子。你说树上有几只桃子?树下站着几只猴子?
小豆豆:小豆豆,围兜兜,花兜兜,装豆豆。小豆豆,翻跟头。豆豆滚出花兜兜。拾豆豆,数豆豆,没少一颗小豆豆。
小石和小思:小思有十四个柿子,小石有四个柿子。小思比小石多十个柿子,小石比小思少十个柿子。
数松树:小老鼠,大袋鼠,帮着松鼠数松树。小老鼠数了四棵大松树,大袋鼠数了六棵大松树。它们一共数了几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