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题库选择题(4)

2019-03-28 14:04

(B) 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 (C) 扁梁应双向布置

(D) 梁宽不应大于柱宽的二倍

【6.2.4】抗震设计时,框架扁梁截面尺寸的要求,下列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梁截面宽度不应大于柱截面宽度的2倍

(B) 梁截面宽度不应大于柱截面宽度与梁截面高度之和 (C) 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纵筋直径的16倍 (D) 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净跨的1/15

【6.2.10】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框架结构中柱的最小总配筋率为( ) (A)0.8% (B)0.9% (C)1% (D)1.5%

【6.2.11】下列柱纵筋布置不正确的是( ) (A) 对称布置

(B) 总配筋率不大于5%

(C) 纵筋在铸锻箍筋加密区绑扎 (D) 每侧纵向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2.12】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 ) (A)增大系数1.7 (B)增大系数1.2 (C)减小系数0.9 (D)减小系数0.8

【6.2.13】下列对柱轴压比描述正确的是( )

(A) 柱的组合轴压力标准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比值 (B) 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C) 柱的组合轴压力标准值与柱的核心混凝土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

比值

(D) 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核心混凝土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

比值 【6.2.14】某丙类高层建筑房屋高度为42m,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底层边柱的轴向标准值分别为NGk=4120kN、Nwk=1010kN及NEhk=520kN,柱截面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试验算该柱的轴压比λN,下列( )正确。

(A)0.66 (B)0.70 (C)0.82 (D)0.84

【6.2.15】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2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第二层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0.问该层柱的轴压比限值为( )。

(A) 0.9 (B) 0.85 (C) 0.8 (D) 0.70

【6.2.16】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其层高为2.9m,室内外高差为900mm。二层框架柱剪跨比λ=1.8,抗震设计时,该柱在竖向荷载与

地震作用组合下地轴压比的限值[λN]宜取( )。

(A)0.70 (B)0.80 (C)0.85 (D)0.90

【6.2.17】某现浇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第二层中柱截面为600mm×800mm,梁截面为350mm×600mm,层高为3600mm,柱间为填充墙。该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全高加密 (B)800 (C)500 (D)600

【6.2.18】某现浇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柱配筋方式如图所示,12Ф22、假定柱剪跨比λ>2,柱轴压比为0.7,钢筋采用HRB400级和HPB235级,混凝土为C35,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柱加密区配置的复合箍筋直径、间距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最满足规程中的构造要求?( )

(A)Ф8@100 (B)Ф10@100 (C)Ф12@100 (D)Ф14@100

【6.2.19】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Ⅱ类场地,丙类建筑,其中间楼层某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30,配置Ф10井字复合箍筋,as= as′=50mm;柱净高2.9m,弯矩反弯点位于柱子高度中部,则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与以下哪项最接近( )? (A)[λN]=0.60 (B)[λN]=0.75 (C)[λN]=0.80 (D)[λN]=0.85

【6.2.20】某高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房屋高度为50m的丙类建筑,修建于Ⅲ类场地上,已知某层边柱承受的轴向力标准值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NGk=4500kN,水平风荷载作用下Nwk=650kN,水平地震作用下NEhk=1000kN。该边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柱净高Hn=3.3m,采用C40级混凝土,环境类别一类。试问,该柱轴压比与柱轴压比限值的比值( )。

(A)1.101 (B)0.95 (C)0.80 (D)0.85

【6.3.2】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端柱或翼者)为何项( )。 (A) 不宜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 (B) 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 (C) 不宜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 (D) 不宜小于层高的1/12

【6.3.4】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修改为N=8480.4kN,其他数据不变,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 (B)540 (C)600 (D)650

【6.3.5】抗震墙的两端有翼墙或端柱时,其墙板厚度(mm)对于一级抗震墙,除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外,还不应小于下列何项要求?( )

(A)120 (B)160 (C)200 (D)250

【6.3.7】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墙肢厚不大于300mm时,应( ) (A)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 (B)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 (C)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 (D)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

【6.3.8】非地震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端部设置暗柱的要求,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 (A) 当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时需要设置

(B) 应设暗柱,且截面尺寸取1.5t(t为腹板厚度) (C) 应设暗柱,且截面尺寸取2t (D) 可不设暗柱

正答:(D) 【6.4.1】在抗震区,当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并采用预制板、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和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应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应小于( ) (A)40mm (B)50mm (C)60mm (D)80mm

【6.4.2】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A级高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为λ,在下列λ值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H何项是不恰当的?( )

(A)λ=10%时,H=120m (A)λ=30%时,H=120m (A)λ=70%时,H=120m (A)λ=90%时,H=50m

【7.1.1】多层砌体房屋设置防震缝的下列叙述,其中( )是不恰当的。 (A) 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B) 6、7度时,房屋里面高差在4m以上,宜设置防震缝 (C) 防震缝宽可采用50~100mm

(D) 8、9度时,房屋有错层,且露面高差较大,宜设置防震缝 【7.1.2】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之间的防震缝应按( )取值。 (A) 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值的70% (B) 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算确定 (C) 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值的50% (D) 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取70~100mm

【7.1.3】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的总高度限值与下列( )因素有关。

Ⅰ.砌体类型 Ⅱ.砌体强度 Ⅲ.砌块强度 Ⅳ.结构类型及横墙的多少

(A) Ⅰ、Ⅱ (B)Ⅰ、Ⅳ (C)Ⅰ、Ⅱ 、Ⅲ (D)Ⅰ、Ⅱ 、Ⅲ 、Ⅳ 【7.1.4】在8度地震区修建6层、总高度18m的砌体房屋,可采用以下( )类砌体 Ⅰ.普通砖砌体,最小墙厚240mm Ⅱ.多空砖砌体,最小墙厚240mm Ⅲ. 小砌块砌体,最小墙厚190mm Ⅳ. 配筋砌块砌体,最小墙厚190mm

(A) Ⅰ、Ⅱ (B)Ⅰ、Ⅳ (C)Ⅰ、Ⅲ 、Ⅳ (D)Ⅰ、Ⅱ 、Ⅲ 、Ⅳ 【7.1.5】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的烧结普通砖砌体房屋,其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层)分别是( )。

(A) 18 , 3 (B)24 , 5 (C)21 ,7 (D)27 , 9

【7.1.6】多层砌体房屋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下面( )位置。

(A)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B)屋面檐口的高度

(C)屋面山尖处 (D)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7.1.7】 抗震设计时,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横墙较少是指下列( )情况。 (A) 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B) 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5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C) 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35%以上 (D) 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5.1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30%以上 【7.1.8】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尚应比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问横墙很少的定义是( )

(A) 各层横墙间距不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

层总面积50%以上

(B) 各层横墙间距不大于6.3m的房间的面积均大于该层总面积的70% (C) 各层横墙间距均在11.4~14.4m之间

(D) 各层横墙间距均接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

【7.1.9】某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拟建医院、教学院等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墙采用240mm厚的多孔砖时,下列层数和总高度限值正确的是( )

(A)7层,21m (B)6层,18m (C)5层,15m (D)4层,12m

【7.1.10】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房屋,当按规定采用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下面( )房屋仍可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 (A)教学楼 (B)住宅楼 (C)医院 (D办公楼

【7.1.11】在地震区采用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非配筋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其层高不应超过( )。

(A)3.3m (B)3.6m (C)3.9m (D4.2m

【7.1.12】抗震设计的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最大值不应超过( ) (A)5.0m (B)4.5m (C)4.0m (D 3.6m

例题【7.1.13】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与《建筑抗震设计规则》不符的是( )

(A) 地震烈度为6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B) 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C) 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2 (D) 地震烈度为8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0

例题【7.1.14】某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采用19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砖砌块砌筑,剖面如图,室内外高差为0.3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则( )能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A) 总层数4层,每层层高h=3.2m,l=8.5m (B) 总层数4层,每层层高h=3.6m,l=8m (C) 总层数4层,每层层高h=3.3m,l=7.5m (D) 总层数4层,每层层高h=3.7m,l=10m

例题【7.1.15】抗震设计时,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是为了满足( )要求。 (A) 满足抗震横墙的承载力要求

(B) 满足楼板传递水平地震力时的刚度要求 (C) 保证纵墙出平面的稳定 (D) 保证房屋的整体稳定

例题【7.1.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作出了规定,例如:对黏土砖房,8度设防时,按不同楼、屋盖类别分别规定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11m和7m。其中11m适用于( )

(A)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B)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C)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D) 木屋、屋盖房屋

例题【7.1.17】下列关于多层砌体房屋的城中窗间墙最小宽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为1.5m (B) 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为1.2m (C) 不考虑设防烈度,均为1.2m (D) 不考虑设防烈度,均为1.5m

【7.1.1】多层砌体房屋,其主要抗震措施是( ) (A) 限制高度和层数 (B) 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C) 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D) 限制墙段的最小尺寸

【7.1.2】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 )

(A)层数和总高度 (B)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楼板厚度

【7.1.3】关于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抗震题库选择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rtxhnd托 - 福iBT听力必背习语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