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学云学习辅助平台,帮学生预习、复习、诊断;学生学习自己安排 微信18800007389
益阳市2015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故乡,是生命出现、成长、成熟所在,是能够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温柔之乡。即使身处异地,( )泊他乡,人也总是以最美好的想象来怀念自己的故乡,包括那里的土地、山水、庄稼、花草,以及孩子的( )闹、飞鸟的( )啾。正是因( )有自己的故乡,才能够在( )众生中知道自己是谁,不会迷失于喧闹的城市。 1.将下列汉字和拼音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飘 嘻 啁zhāo 为wèi 芸芸 B.漂 嬉 啁zhōu 为wéi 纭纭 C.漂 嬉 啁zhōu 为wèi 芸芸 D.飘 嘻 啁diāo 为wéi 纭纭
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③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④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传承。
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我们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隔岸观火、清澈明了,自....
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本语段第二、三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数典忘祖 B.颐指气使 C.稳重自持 D.隔岸观火 3.本语段第一自然段中有四句话,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家家户户贴起红色的楹联,放眼望去如千万树红梅竞相开放。春联,怎么看怎么像穿戴一新的红妆妺子,往谁家门前一站,就是满院喜庆,一派春光。笑声中,漫步小
慧学云学习辅助平台,帮学生预习、复习、诊断;学生学习自己安排 微信18800007389
巷,一一欣赏邻近人家的春联也是别样乐趣。?百花争艳祖国春光好,三阳开泰改革事业兴?、 “_________”、?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读着这些春天的楹联,仿佛信手推开了一扇扇温热厚实的大门,门内和谐美满,欢声笑语,花团锦簇,恍惚之中,竟有一种微醺的醉,感觉自己是与浩浩荡荡的春天迎面相逢了。
4.依据语境,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B.湖中亭湖边亭亭亭含笑,山上水山下水水水有情 C.车水马龙农家乐,花香鸟语大地春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以少陵浣花居在( )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⑧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钟惺《隐秀轩集》卷二十(北京出版社2000版) 【注】①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一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②琅玕:常指青玉。 ③潆回:水回旋貌。 ④委:水流所聚之处。 ⑤灌县:即今四川都江堰。 ⑥东屯: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城东,杜甫离开成都后曾居于此。 ⑦严公:唐代西川节度使严武,杜甫的朋友。 ⑧司城贞子:司城,官名;贞子,春秋时期陈国大夫。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⑥
⑦
⑤
②
③
④
①
慧学云学习辅助平台,帮学生预习、复习、诊断;学生学习自己安排 微信18800007389
A.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署:题写 .B.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 周:通“洲” .C.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增:添加 .D.迫暮趣归 趣:快走 .6.将文言虚词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以少陵浣花居在( )耳。
A.然 则 焉 B.夫 乃 者 C.其 且 焉 D.所 且 之 7.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B.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C.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来源:学#科#网]
D.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中有“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作者连用八个比喻,来称赏浣花溪。
B.本文记述了作者游览浣花溪和杜甫草堂的经历,细致描绘了杜甫在穷愁奔走中还能择此胜地而居的过程,表现了杜甫的阔达襟怀。
C.文末用自己“偶然独往”同“使客游者”的冠盖喧哗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的嘲讽和鄙视。
D.本文融写景、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多用比喻,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书写性灵的文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4分) (2)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3分) (3)出城欲雨,顷之霁。(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题目。(8分)
蝴蝶儿 【五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咏蝴蝶 【北宋】谢逸
①
②
慧学云学习辅助平台,帮学生预习、复习、诊断;学生学习自己安排 微信18800007389
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 【注】①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②伊:第三人称代词,词中指蝴蝶。 (1)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4分)
(2)前人评价张泌《蝴蝶儿》写法新颖,能收到不以言传而以意会之效。试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当侍东宫,_______。(李密《陈情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填空题4分)
世界的青花瓷
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翻阅整个东亚艺术史,中华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在当今的艺术研究中,这种单一的文化中心发源说受到诸多挑战,似乎在今日的语境内这种文化之间的传统羁绊已被打破和解构。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以青花瓷为例,诸多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均表明,异域文化对它的影响未曾歇止,它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深受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因商贸活动而兴起的丝绸之路断断续续地联系着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中便拥有大批异域商队的形象。为方便运输,自10世纪起,一些伊斯兰商人便通过海路,将大批绿釉瓷和影青瓷运至埃及和波斯进行销售。近些年来,叙利亚、埃及和伊朗出土的大量中国瓷片可以作为明证。南宋时期,由于陆路丝绸之路通道被迫切断,海上开辟的贸易通道开始更加昌盛。据记载,海上贸易带来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的20%,广州和泉州成为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
历史上这种基于经济需求而开展的贸易交流,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1219年开始的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亦间接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此间,伊斯兰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璀璨的元代青花瓷得以崭露头角,正是受惠于对两种不同文明先进技艺的撷取。
早在两宋时期,江西的景德镇在漫长的技术演变中便开创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伊斯兰世界受到宋瓷影响,也开始改良釉面和纹饰。在伊斯兰世界,钴料被大批量用于装饰。这种钴蓝不仅仅是基于审美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更包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早在公元前4500年,埃及工匠便使用钴料装饰器物,稍后,由于伊斯兰世界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新的器型和纹饰日益被景德镇的工匠熟练掌握,钴料也经由不同通道进入中国市场。这种青蓝色的颜料被称之为?苏麻离青?,波斯语意为?天空之色?。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慧学云学习辅助平台,帮学生预习、复习、诊断;学生学习自己安排 微信18800007389
显而易见,有元一代,两种文明在制瓷工艺上开始融合。元代之后,青花工艺日渐成熟,器型纹饰渐渐融合,元曲故事和祥瑞图纹等开始出现于青花瓷之上,青花瓷成为世界文明融合的重要体现。
今天,我们驻足青花瓷前,依然可以追寻当年文明交流的踪影:大盘、大碗等器型皆源于伊斯兰世界,又在中国瓷器上发扬光大;以同心圆放射性展开的布局,用几何图形模仿金属器、玻璃器、染织、缠枝花卉、团花纹等多层次装饰绘画的技巧也和伊斯兰文明密不可分。立体的瓷器在新的绘画题材和构图装饰下,更增加了另外一个维度空间,钴蓝与白胎相得益彰,越发绚烂艳丽。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闭关自守,但是中国艺术却从不孤单。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往往互融互鉴。正是就此意义而言,青花瓷艺术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明史的结晶。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有删节)
[来源:Zxxk.Com]
A.中国的青花瓷,是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它的产生和发展,曾受伊斯兰文化因
12.下列对“世界的青花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素的影响。
B.中国的青花瓷,因为中国工匠独特的“二元配方”技术,加上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所以它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欢。
[来源:学科网ZXXK]
C.钴料,在伊斯兰世界曾被大量运用于物品装饰,它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工匠把这种青蓝色颜料用于中国瓷器的纹饰,青花瓷由此而诞生。
D.世界文明是交互影响的,我们可以说,中国的青花瓷,更是世界文明史的结晶。 1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曾多次和异域文明碰撞、融合,比如青花瓷,几乎所有的考古发掘均表明,它曾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B.从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是因商贸活动而兴起,并联系着两河流域,当然,它也仅限于商贸活动。
C.1219年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带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但相对于它的侵略行径,这种文化交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饰等体现了世界文明的渐渐融合。
14.本文以青花瓷为例,追寻文明交流的踪影,从概述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 和 的历史,得出了“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闭关自守,但是中国艺术却从不孤单”的结论。(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来源:学科网]
D.中国的青花瓷在纹饰方面,题材丰富,元代之后,青花工艺日渐成熟,器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