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伦理学领域,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代表人物阿伦·奈斯提出了深层生态学两个根本原则是:第一,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它生命。这里的生命不仅指人类和其他有机体,也涉及他们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河流、山川和大地。第二,随着人类的成熟,将能够与其它生命普遍共生。要把人的自我实现与包容宇宙一切的生态大自我实现相结合。
在《工程伦理导论》一书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能够支持泰勒的环境伦理思想的案列。[1]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从改进工艺、技术人手,对氨氮冷凝液进行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在污染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明了专利技术,是自产的电石渣100%综合利用生产水泥,同时改进ADC发泡剂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氨氮污染物的生产,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污染问题??
在这些书籍的阅读和老师的讲解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生产性活动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求生的第一个环节。当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是生产活动的最终动力,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每个社会成员对人类社会负责的选择。但在目前情况下,改变生产性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时扭转环境危机的最急迫最有效的途径。显然,人类不能通过不生产、不发展来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是担当这一使命的主力军,在工程界,已经有不少有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专家明确的提到这一点。而工程活动中的伦理
问题,“工程造福人类”原则的实施困境,工程师的责任,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工程师的团队精神等都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深思,最终做出真正能够照福社会的事。
参考文献:
【1】《工程伦理学导论》 肖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 【2】《尊重自然: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 保罗·沃伦·泰勒(Paul warren Taylor)【美】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