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检意见: 主管责任人: 年 月 日 专检意见: 专职质检员: 年 月 日 抽检意见: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三、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的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每个构件的截面尺寸、标高等。根据构件大小,对其支撑体系进行设计计算,设计支撑体系。并作好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
(2)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
(3)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及支撑杆件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使用。安装模板及支撑前必须弹出安装位置及标高
控制墨线,确保构件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墙柱模安装前,先将原砼面凿平,模板安装完成,在底部四周抹1:3水泥砂浆封住缝隙,确保不漏浆。模板门式脚手架驳接必须同一轴线,支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门架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稳定。柱子与梁交接时,必须根据柱梁截面用夹板做成定型模板,并加柱头箍安装以保证柱、梁接头顺直,接缝平滑。门架支顶系统中,水平接杆必须两头紧顶柱子或砼墙,保证支模体系稳固。模板安装前必须扫脱模剂,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当梁底跨大于4米时,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应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跑模、超标准下沉等现象。对超重的顶板模板支撑刚度应进行设计计算。模板拼缝应平整严密,局部采用玻璃胶填缝,不得漏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防止漏浆。
本道工序责任人:
本到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1、工序开工前由 对班组长 进行书面交底完成并交底手续,工序完成后由班组 组织班组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序验收表》上报工序责任人席海燕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由工序责任人席海燕签署意见并通知专职质检员 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签署专检意见并报项目部项目经理 进行抽查,确认合格后上报业主、监理进行验收并完善《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的相关签字手续,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本到工序责任人席海燕应进行跟班检查,并详细记录当日班组出勤人数、及班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做出的处理意见和当日完成的进度情况。 附表1
××××工序验收表
施工班组 班组自检意见: 班组长 年 月 日 验收部位 复检意见: 主管责任人: 年 月 日 专检意见: 专职质检员: 年 月 日 抽检意见: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四、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前的准备
(1)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签证,确定操作规程,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及验收标准。严格按规范、规程施工,做到一丝不苟,不偷工减料,不粗制滥造。
(2)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相关原材料、半成品验收制度,要求水泥、中砂、碎石均有质量合格证并经送检,满足强度等各
种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并且将各种材料试验报告整理存档。
(3)在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标准,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将计算及实验结构报送监理批准。对于混凝土水灰比及塌落底应做严格的控制,项目部应配合混凝土搅拌站作好批量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二)、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准备
① 对地基、旧混凝土面作必要的清理准备工作。
② 对钢筋、模板、支架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及钢筋上的油污,摆好马凳及混凝土垫块,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浇筑。
③ 作好电力、动力、照明、养护等的准备工作。 (2)混凝土浇筑
① 不能引起混凝土离析,混凝土自卸高度控制在2m以内。 ② 不做冷接缝:一次浇筑厚度控制在捣固棒长度2/3以内,防止浇筑厚度过大,水泥浆流动远而造成冷接缝。混凝土间隙浇筑时间不超过60min。
③ 在合理时间内浇筑完毕,浇筑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易使模板侧向压力增大,振捣不充分,表面泛浆及沉降过大。 ④ 在留置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