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准入管理ABD A 机构 B 人员 C 服务对象 D 项目
33)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其——等权益不受侵犯ABCD A 生育权 B 人身权; C 财产权; D 法律救助;
34)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的基本工作包括————ABC A 避孕药具发放; B 孕情、环情监测;
C 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医学检查; D 人工流产术、大月份引产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医学检查; E 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及技术常规规定的医学检查;
3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由地方各级————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AB
A 部门主要领导
B 人民政府首长 C 党组负责人 D 群众组织负责人
36)对————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追究行政责任 ABCD A 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B 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C 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D 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37)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ABCD
A 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 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D 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38)下列哪个机关是计划生育行政案件的复议机关:BD A 县(市、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B 县法制办;
C 市法制办;
D 设区的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39)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可以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下列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ABCD A 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
B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断、治疗; C 施行避孕、节育手术和输卵(精)管复通手术; D 开展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项目。
40)在江苏,下列哪些条件符合申请再生育一孩BCD A 一方系丧偶者,另一方只生育一孩的再婚夫妇;
B 一方系离婚者且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依法生育过两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
C 双方均未生育,依法收养后又怀孕的;
D 一方为两代独生子女或者夫妻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 分析题:
某县育龄妇女王某在1990年由村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妇女主任安排到县人民医院做了输卵管结扎绝育手术。2005年,该妇女与丈夫外出打
工期间,有一天突然感到下腹部疼痛难忍,后到当地妇产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宫外怀孕,需立即施行手术,但是该妇女无力承受上万元的医疗费用。该妇女冒着生命危险赶回老家,在家乡医院的奋力抢救下,保住了生命,医疗费用5000多元。
事后,妇女以书面形式向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请求:该妇女认为自己当年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采取绝育措施,现在因手术质量问题导致本人意外宫外怀孕,给自己的健康和经济造成损失,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责任,要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以经济补偿。
1、 试分析该妇女绝育手术后宫外怀孕的可能原因。
2、 在这一意外怀孕事件中,医院、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承担责任吗?
3、 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满足该妇女的请求吗? 4、 设计一份处理该案件的方案。
江苏某地一对农村夫妇计划外怀孕,当地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登门调查和核实情况,要求这对夫妇采取终止妊娠措施,但是这对夫妇不愿意采取措施,计划生育部门向当事人告知,如果发生计划外生育将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按照孩子出生前一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就在做工作期间,该对夫妇离开家乡,流动到我国北方某一草原地区,后在该地生下了孩子,并主动要求当地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部门给以处理,缴纳了1万元社会抚养费,
在流入地这一征收额不算低,但是与江苏相比,这一征收额就显得非常低。
生完孩子后三个月,给对夫妇带着孩子返回了家乡,当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想根据江苏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征收标准给以重新征收社会抚养费,至少应补交两地征收的差额部分。
1、你认为流入地征收社会抚养费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流出地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能重新征收或补收社会抚养费吗?为什么?
3、为什么会发生这中合法不合理的情况? 4、提出一套解决此类案件的方案。
某社会名流,已婚,育有一女。在前次婚姻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暴其有婚外情,而且和第三方已经生育一男孩。当事人在网络上也公开承认确有其事,而且为此很炫耀,其好友也跟贴,说确有其事,并上传第三方和孩子的照片。其前妻也公开表态,不论事件真相如何,他不会与老公离婚,也不会以重婚罪起诉。有意思的是,当地妇联、司法部门、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一片沉默,没有立案、没有调查、没有结论。网民质疑社会名流、社会精英是否就可以肆意践踏国家婚姻法,肆意非婚生育?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对此类案件不予调查和处理是否属于行政不作为?
1、 请你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