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技术报告(第二批)

2019-04-21 21:33

附件

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

(第二批)

目 录

1、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 ............................................... 1 2、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 3 3、纯凝汽轮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产技术 ................................. 5 4、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 ............................. 7 5、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 ........................... 9 6、电站锅炉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技术 .................................. 11 7、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 ............................ 13 8、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 ............................................ 15 9、铝电解槽新型阴极结构及焙烧启动与控制技术 ........................ 17 10、流态化焙烧高效节能炉窑技术 ..................................... 18 11、精滤工艺全自动自清洁节能过滤技术 ............................... 21 12、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之一: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 23

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之二:非熔渣一熔渣水煤浆分级气化技术 ......... 25 先进煤气化节能技术之三: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 27 13、新型高效节能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 ............................... 29 14、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 ............................................. 31 15、稳流行进式水泥熟料冷却技术 ..................................... 33 16、四通道喷煤燃烧节能技术 ......................................... 34 17、高效节能选粉技术 ............................................... 36 18、频谱谐波时效技术 ............................................... 38 19、动态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综合节能技术 ............................. 41 20、控制气氛渗氮工艺节能技术 ....................................... 43 21、螺杆膨胀动力驱动节能技术 ....................................... 45 22、大型高参数板壳式换热技术 ....................................... 47 23、高效节能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 ................................... 49 24、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节能技术 ..................................... 51 25、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 53 26、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技术 ..................................... 55 27、温拌沥青在道路建设与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 57 28、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 59 29、供热系统智能控制节能改造技术 ................................... 61 30、夹芯复合轻型建筑结构体系节能技术 ............................... 63 31、炭黑生产过程余热利用和尾气发电(供热)技术 ....................... 64 32、谷氨酸生产过程中蒸汽余热梯度利用技术 ........................... 66 33、聚醋化纤醋化工艺余热制冷技术 ................................... 68 34、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全热能回收技术 ................................. 69 35、纳米陶瓷多空微粒绝热节能材料涂层技术 ........................... 70

1、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

一、技术名称:煤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 二、适用范围:煤炭等行业粉料运输及露天堆放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1.煤炭铁路运输

煤炭在铁路敞车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为:运距在500km以内的原煤运输损耗为0.8%-1.2%,500-1000km时原煤损耗为1.2%-2.5%;洗精煤的运输损耗为2%~4%。煤炭铁路运输的损失率平均为1.2%,最小为0.8%。 2.煤炭公路运输

煤炭公路运输损耗一般为80kg/100km左右,公路煤炭运输距离平均在100~500km之间。以运输距离300km、每车运输煤炭25t进行计算,煤炭损耗为240kg,即煤炭汽车运输损耗为0.96%以上(包括使用篷布)。 3.储煤场

储煤场的煤炭损失率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很难估算。一般海拔越高、风速越大的煤炭损失率也越高。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通过设备将减损抑尘剂喷洒到煤炭或粉状物料表面后,形成固化层,以达到降低损耗、防治扬尘的目的。 2.关键技术

减损抑尘剂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等特点,通过对煤层自动喷洒系统将其喷洒于煤层表面后,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固化层,有效地防止扬尘。使用减损抑尘剂与使用其他手段抑尘相比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减损抑尘效果好的特点。 3.工艺流程

在煤炭运输车辆的煤炭表面、露天堆放的煤炭表面喷洒抑尘剂,形成固化层以达到抑制煤尘产生和减少运输和天气损耗的作用。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图2。 五、主要技术指标:

1)减损抑尘剂溶液

减损抑尘剂为透明一半透明液体,无外来可见机械杂质,密度为1.00-1.10 g/cm(20℃,粘度≥5mpa.s(20℃),pH值为6~8,在-10~40℃范围内使用。

2)减损抑尘效果 固化层厚度:lOmm; 风蚀率小于1.0%。 六、技术应用情况:

该技术通过经铁道部、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和甘肃省科技厅的鉴定,已在神华

1

集团神东分公司、沈阳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投入使用,即将在鸟鲁木齐铁路局、兰州铁路局投入使用。

煤炭铁路运输抑尘技术最早于2007年开始应用,部分喷洒站已经工业化运行了两年多的时间,抑尘剂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从2009年开始,全国铁路范围内建设抑尘喷洒站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建成喷洒站32个,在建或处于设计阶段的喷洒站25个,还有12-15台的移动式喷洒设备已经订货。全国已建成的固定式喷洒站可实现喷洒运量2.0-2.2亿t,占全国铁路煤炭运输量的14%左右;在建或处于设计阶段的固定式喷洒站可实现喷洒运量1.7-2.0亿。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霍林河减损抑尘喷洒站,榆家梁减损抑尘喷洒站

1)霍林河减损抑尘喷洒站。建设规模:煤炭运量4000万t/a,主要技改内容为:在霍林郭勒煤炭出运线路上建设抑尘剂喷洒站,对霍林郭勒煤矿外运煤炭进行抑尘剂喷洒。主要设备为对喷式喷洒设备,搅拌及储液设备,控制及监控设备。节能技改投资额400万元,建设期4个月。每年可节约 21. 6万tce,年节能经济效益17280万元,投资回收期0.5年。

2)榆家梁减损抑尘喷洒站。建设规模:煤炭运量1000万t/a,主要技改内容为:在煤矿筒仓装车点后建立喷洒点,主要设备包括龙门式喷洒设备、搅拌及储液设备、控制及监控设备,以及喷洒站建筑100-150m。节能技改投资额300万元,建设期3个月,每年可节约5.4万tce,取得节能经济效益4320万元,投资回收期0. 75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此技术可推广到煤矿、煤炭运输企业、热电厂、钢厂等。目前大约每1000万t运量需要建设一个固定式喷洒站,每个喷洒站的投资在250万元左右,每个喷洒站建成之后可以实现70t煤炭/万t煤炭运输量的年节能量,到2015年节能能力可达约500万tce/a。该技术亦可在煤炭公路运输及储煤场、散堆煤场使用。

2

2、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一、技术名称: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二、适用范围: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电除尘器改造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我国目前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约6亿kW,机组绝大多数配置电除尘器。目前,这些除尘器基本都采用工频除尘器电源,按电除尘器工频电源耗电功率占机组发电功率的0.25%计算,电除尘器消耗电功率约150万kW,年耗能约75亿kWh。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电压70kV以上、电流峰值4-6A、时间宽度为20μs以下的脉冲电流给电除尘器供电。通过对电流脉冲采取一定的控制模式,增加电除尘器内烟尘带电荷量,增加带电烟尘收集移动速度,并减少无效的能量供给,达到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大幅度减少供电电能的效果。 2.关键技术

1)大功率高频高压电除尘器电源制造技术;

2)适合不同工况的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大幅度节约电能的运行控制技术。

3.工艺流程

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滤波形成直流电→通过逆变电路形成高频电流脉冲→对电流脉冲的周期进行优化控制→电流脉冲通过高频变压器进行升压→对高压电流脉冲进行整流→送电除尘器电场。工艺流程见图1,图2。 五、主要技术指标:

1)高频电源设备额定输出电压:72kV以上,额定输出电流达到1.6A以上,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15kW; 2)减少烟尘排放:40%以上;

3)节电率:70%以上。以1台300MW锅炉为例,年节约电能360万kWh以上。

六、技术应用情况:

已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两项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华电、大唐、华润、国电、神华等大型发电集团的125-1000MW机组上投运控制装置3000余套,在越南广宁电厂、泰国,JS电厂等工程中出口控制装置100余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该技术还在以中天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冶金行业投入使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华电望亭电厂、国电安顺电厂、国电泰州电厂、华润常熟电厂 1)国电安顺电厂。建设规模:300MW机组电除尘器电源及控制系统节能改造。

3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技术报告(第二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模拟股市论文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