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历史
专题:世界近、现代政治经典精讲
题1:
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题2:
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同为无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政权,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A.十月革命比巴黎公社晚了近半个世纪
B.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领导的 C.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因未遭临时政府的镇压取得了成功 题3:
下图漫画中有四个人物形象,其中美国高大健壮,英法两国依附其左右,美国正在对代表联合国的瘦弱的女士用命令的语气说:“You try it,sister!”此漫画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不包括( )
- 0 -
A.美国以“冷战”推行霸权主义 B.英法当时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 C.联合国一度被美国操纵 D.苏联在铁幕后消极应对 题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 1 -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 2 -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19世纪80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 题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不同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则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不是最大不同点;B中的巴黎公社不是由马克思领导的;D中的十月革命未遭临时政府的镇压与史实不符。答案为C。 题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有关知识点,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积极对抗。本题各选项中,ABC三项符合所学,D项说法错误,苏联并没有消极应对。 题4:
答案: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
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
- 3 -
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解析: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第一问中的第一小问只需把握“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即可解答,原因从材料中的“中庸”、“吸取教训”结合英国的议会传统即可。 第二问是把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责任内阁制对过往权力的制约。 第三问的内容就是“重新分配议席”,从材料中找出一些具体措施即可,影响自然要把握当时时代背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问是开放性题目,把握曲折性、前进性、策略性等原则即可。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