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厌氧菌 D、革兰阴性杆菌
68、不符合磺胺类药物的叙述是 ( D ) A、进入体内的磺胺多在肝中乙酰化
B、抗菌谱较广,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 C、可用于衣原体感染 D、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
69、下列不应选用青霉素G的情况是( B )
A.梅毒 B.伤寒 C.鼠咬热 D钩端螺旋体病
70、对青霉素G最敏感的病原体是( B )
A.立克次体 B.钩端螺旋体 C.衣原体 D.支原体
71、庆大霉素对哪类细菌最敏感( D )
A G+球菌 B G+杆菌 C G-球菌 D G-杆菌 72、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患者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C )
A阿米西林克拉维酸钾 B头孢曲松 C头孢他啶 D庆大霉素 73、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患者不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是( D )
A头孢他啶 B头孢吡肟 C亚胺培南 D头孢噻肟 74、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病原检查为厌氧菌,最佳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 ) 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青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他啶
75、阴道感染,病原检查为厌氧菌,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D ) A甲硝唑 B替硝唑 C克林霉素 D氟康唑
76、淋球菌性宫颈炎,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D ) A甲硝唑 B替硝唑 C青霉素 D头孢哌酮
77、下列属于致病性真菌的是( B )
A念珠菌属 B孢子丝菌 C隐球菌 D曲霉
78、诊断侵袭性曲霉病,不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 ) A氟康唑 B伏立康唑 C伊曲康唑 D两性霉素B
79、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诱导治疗宜选( B )
A 氟康唑 B 两性霉素B或其含脂制剂联合氟胞嘧啶 C伊曲康唑D 棘白菌素类
80、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治疗,病原体为组织浆胞菌宜选( C ) A 氟康唑 B 泊沙康唑 C 伊曲康唑 D 棘白菌素类
81、( B )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及耐药菌所致伤寒患者。 A 氟喹诺酮类B 头孢曲松C 氯霉素D SMZ/TMP
82、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的治疗,疗程一般为 ( A ) 天 A 10~14 B 9~13 C 8~12 D 7~11
83、百日咳为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首选( A )。 A 红霉素 B 青霉素 C 氯霉素 D SMZ/TMP
84、白喉为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首选( B )。 A 红霉素 B 青霉素C 氯霉素D SMZ/TMP
85、下列为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的是( B )。 A 苯唑西林 B 哌拉西林C 氟氯西林D 青霉素G
86、氨基糖苷类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者有( A )。
A 链霉素 B 庆大霉 C 妥布霉素 D 阿米卡星 87、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作用的氨基糖苷类是( C )。
A 链霉素 B 卡那霉素 C 阿米卡星 D 氨曲南
88、血流感染的病原治疗,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宜选()抗菌药物( D )
A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
B 糖肽类±磷霉素 或利福平 C 氨苄西林或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D 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89、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的病原治疗,流感嗜血杆菌非产酶株 宜选( A )抗菌药物
A 氨苄西林B 万古霉素+磷霉素C 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D 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90、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的病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宜选( C )抗菌药物 A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 B 万古霉素+磷霉素 C 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 D 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91、淋巴管炎及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由 ( A )菌引起 A A 组溶血性链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92、疖、痈通常为 ( D )菌感染 A A 组溶血性链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93、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产气荚膜梭菌等宜选( A )抗菌药物 A 克林霉素+青霉素
B 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C 甲硝唑,头孢西丁 D SMZ/TMP+亚胺培南 94、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均属宜选( B )抗菌药物
A 克林霉素+青霉素
B 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C 甲硝唑,头孢西丁 D SMZ/TMP+亚胺培南
95、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脆弱拟杆菌宜选( C )抗菌药物 A 克林霉素+青霉素
B 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C 甲硝唑,头孢西丁 D SMZ/TMP+亚胺培南
96、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奴卡菌属宜选( D )抗菌药物 A 克林霉素+青霉素
B 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C 甲硝唑,头孢西丁 D SMZ/TMP+亚胺培南
97、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原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等克雷伯菌属 宜选( B )抗菌药物 A 克林霉素+青霉素 B 第三代头孢菌素 C 甲硝唑,头孢西丁 D SMZ/TMP+亚胺培南
98、细菌性结膜炎的抗菌治疗,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眼局部应用( A )抗菌药物
A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B 妥布霉素 C 庆大霉素 D 红霉素
99、细菌性结膜炎的抗菌治疗,病原体为变形杆菌属,眼局部应用( B )抗菌药物
A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B 妥布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四环素
100、细菌性结膜炎的抗菌治疗,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眼局部应用( C )抗菌药物
A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B 妥布霉素 C 庆大霉素 D 四环素
104、细菌性眼内炎的抗菌治疗,白内障术后病原体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应结膜下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 A )抗菌药物 A 糖肽类
B 头孢曲松、苯唑西林 C 糖肽类+阿米卡星 D 妥布霉素
105、细菌性眼内炎的抗菌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病原体为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应结膜下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 B )抗菌药物 A 糖肽类
B 头孢曲松、苯唑西林 C 糖肽类+阿米卡星 D 妥布霉素
106、细菌性眼内炎的抗菌治疗,外伤后病原体为蜡样芽胞杆菌,应结膜下注射或玻璃体腔注射( C )抗菌药物 A 糖肽类
B 头孢曲松、苯唑西林 C 糖肽类+阿米卡星 D 妥布霉素
107、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病原体为厌氧菌或阴道加德纳菌宜选( A )抗菌药物
A 甲硝唑 替硝唑或 克林霉素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 星青霉素
108、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病原体为念珠菌宜选( B )抗菌药物 A 甲硝唑 替硝唑或 克林霉素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 星青霉素
109、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病原体为滴虫宜选( A )抗菌药物 A 甲硝唑 替硝唑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 星青霉素
110、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治疗,梅毒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宜选( A )抗菌药物 A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头孢曲松
111、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治疗,淋病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宜选( D )抗菌药物 A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头孢曲松 112、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治疗,非淋菌尿道炎病原体为衣原体或支原体宜选( C )抗菌药物
A 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 B 制霉菌素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C 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D 头孢曲松
113、侵袭性真菌病,非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免疫抑制和免疫功能正常的轻至中度隐球菌病患者宜用( A ) A 氟康唑
B 两性霉素 B 及其含脂制剂 C 伊曲康唑 D 棘白菌素类
114、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诱导治疗宜选( B ) A 氟康唑
B 两性霉素 B 或其含脂制剂联合氟胞嘧啶 C 伊曲康唑 D 棘白菌素类
115、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时,巩固和维持治疗宜选( A ) A 氟康唑
B 两性霉素 B 或其含脂制剂联合氟胞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