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习作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我 的 建 议 陆弘翎
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
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夏咸根 16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
练习1
教学要求: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 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 和小芳的对话。
(2) 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 句主要写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3) 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 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教学第二部分
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夏咸根 17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 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 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 在唱歌;荷花在风中摆动,我们会说成荷花在跳舞。书上也有几 个句子,请读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 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 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的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2) 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 一笔都是横。
(3) 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 “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夏咸根 18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 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 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2) 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 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打破习惯思维的举措。从而认识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习惯思维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本文教学重在读中感悟,受到启迪,明白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重要。
教学要求:
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夏咸根 19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建湖县沿河镇东夏小学——夏咸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