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数字为经摸底调查实际掌握数) 残疾人数 人,其中: 残疾人 视力残疾 人,听力残疾 人, 概况 言语残疾 人,智力残疾 人, 肢体残疾 人,精神残疾 人 康复(以下数字为经摸底调查实际掌握数) 需求康复需求人数 人,建立服务档案人数 人 及服视力残疾:白内障患者 人,手术 人,手术率 %; 务情 低视力患者 人,验配助视器 人,验配率 %; 况 盲人 人,定向行走训练 人,训练率 % 听力残疾:聋儿 人,康复训练 人,训练率 %; 智力残疾:智残儿童 人,康复训练 人,训练率 %; 成年智残 人,康复训练 人,训练率 % 肢体残疾:肢体残疾 人,康复训练 人,训练率 %; 需装配假肢 人,已装配 人,装配率 % 精神残疾:精神病患者 人,应服药 人,实际服药 人, 服药率 %,监护 人,监护率 %, 病情稳定的患者 人,显好率 %,参与社会生活(含就业、农疗、娱疗等) 人,参与率 %; 孤独症儿童 人,康复训练 人,训练率 % 辅助器具:有辅助器具需求 人,配置辅助器具 人, 配置率 % 是否有社区康复站
□ 是 □ 否 —11—
是否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 是否开展康复知识普及 是否开展残疾人康复转介服务 七、村社区康复站调查表 社区康复站名称 是否配备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和□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辅助用具 是否配备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是否开展康复知识、技能培训 是否开展农疗、娱疗和心理疏导 是否提供日间照料和转介服务 八、社区康复协调员调查表 是否接受过培训 是否组织康复需求调查 是否建立康复服务档案 □ 是 培训 天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是否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 □ 是 转介 人 □ 否 九、残疾人入户调查表
__________县(市)__________乡镇
姓名 家庭住址 残疾类型 残疾程度
性别 男□ 女□ 联系电话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智力残疾□ 多重残疾□ 轻度□ 中度□ 重度□ —12—
生活自理能力 是否接受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内容 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服务次数 康复服务效果 康复满意程度 意见和建议 完全自理□ 部分自理□ 不能自理□ 是□ 否□ 康复医疗□ 功能训练□ 辅助器具□ 心理服务□ 知识普及□ 转介服务□ 其他________ 康复站训练□ 康复员上门服务□ 其他______ _______ 次/月 是否接受随访 是□ 否□ 明显转好□ 略有好转□ 不明显□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十、残疾人康复服务电话问询记录表
__________县(市)__________乡镇
姓名 家庭住址 残疾类型 残疾程度 生活自理能力 是否接受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内容 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服务次数 康复服务效果 康复满意程度 意见和建议 性别 男□ 女□ 联系电话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残疾□ 智力残疾□ 多重残疾□ 轻度□ 中度□ 重度□ 完全自理□ 部分自理□ 不能自理□ 是□ 否□ 康复医疗□ 功能训练□ 辅助器具□ 心理服务□ 知识普及□ 转介服务□ 其他________ 康复站训练□ 康复员上门服务□ 其他______ _______ 次/月 是否接受随访 是□ 否□ 明显转好□ 略有好转□ 不明显□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13—
十一、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检查验收评分表
主指标 分指标 分值 内 容 将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年度工作计划 制定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落实工作 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 医疗及康复保障 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农村残疾人基本医疗 分值 得分 1 1 1 1 1 2 1 1 1 1 评分依据 政府重视 4 组 织 管 理 15 分 管理网络 3 采取措施,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成立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3 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督导检查工作 管理队伍 5 乡镇设专人分管残疾人康复工作 14
村委会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1名,积极开展工作(配备率:一类地区80%,二类地区75%,三类地区70%) 县(市)财政按照辖区覆盖人口安排农村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一类地区年人均0.30元,二类地区年人均0.20经费保障 4 5 2 7 元,三类地区年人均0.15元) 农村社区康复工作经费全部用于社区康复相关工作 经 费 设 施 30 设置康复室 5 分 建立 康复站 服务网络 成立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6 6 及、咨询转介等作用(一类地区、二类地区适用) 依托医院、学校、康复机构等资源,开展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工作(三类地区适用) 乡镇卫生院设置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配备率:一类地区80%,二类地区75%,三类地区70%) 60%的村委会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康复知识普及读物;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娱疗、农疗和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提供托养、日间照料、转介等康复服务(一类地区适用) 6 5 12 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