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工作标准
为规范公司班组建设和管理,培养具有团结一致、勤奋好学、实干敬业的班组群体,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制定本工作标准。
1 班组组织标准
1.1 班组机构设置的原则:适应公司管理模式的需要和生产工序过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班组工作内容:依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1.3 班组工作的分工负责制:根据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不同时期不同工作重点的目标、内容,结合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安全技术规程的规范制定。
1.4 班组工作分工负责制为“两长”“一员”制: “两长”:班长、工会小组长。 “一员”:安全员。
1.4.1 班长职责 工作职责:
a) 在单位的领导下,负责班组的生产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带领班组全面完成班组生产、管理目标;
b) 根据班组生产任务的实际需要,负责班组人员工作安排和生产中工器具的调配使用及管理;
c) 负责班组管辖区域设备维护保养和定置化管理; d) 负责班组责任范围内清洁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
e) 认真执行班组考勤制度,做好班组员工的考勤工作,为考勤的真实性负责; f) 制定本班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实施班组民主管理,搞好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金分配,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公开。 安全职责
a) 班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杜绝和拒
- 1 -
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实施文明生产和标准化作业;
b)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公司、分厂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c) 负责组织班组日常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岗位技术培训、班组安全活动、班前会、班后会;
d) 负责督促检查各岗位,班中安全巡回检查及消防救护设施的维护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汇报处理;
e)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设备检修交接制度,对岗位“三违”情况及时制止并考核; f)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事故时组织现场抢救,及时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 g) 对辖区内各种特种作业进行监控。 1.4.2班长权利
在班组享有生产管理、工作安排、组织协调、员工教育培训、按章执行奖罚兑现等权力。
1.4.3 工会小组长职责 工作职责
a)在单位工会领导下,负责组织班组工会小组的各项活动;
b)负责在班组员工中宣传、解释、学习工会组织有关的文件规章等;
c)做好班组内思想政治学习、宣传教育和通讯报导工作,求实、公正的表彰班组中的典范事迹和好人好事,批评违章违纪行为和错误认识,充分利用报纸、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d)协助班长组织开展班组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安全职责
a) 监督班组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
b) 维护员工权益,关心员工劳动条件的改善,保护员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c) 参加本班组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监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1.4.4 工会小组长权利
享有对班组工作的监督建议、向上一级工会汇报反映员工意见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力。
- 2 -
1.4.5 安全员职责 工作职责:
a)协助班长组织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b)做好班组劳保用品和员工福利发放工作; c)做好班组安全教育活动和隐患整改的记录台帐。 安全职责:
a)全面负责班组安全工作,在班组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行业与公司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制度;
b)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c)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和安全检查工作、做好事故防患和隐患的查处工作;
d)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安全器具、消防、救护器材;
e)监督班组人员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设备检修规程、安全制度和标准,检查并落实特殊作业安全措施; 1.4.6安全员权利
享有对本班组违章违纪作业的纠正和安全违章行为的考核及处罚建议权;参与一般事故、故障分析调研权;向上级部门反映重大隐患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权。
1.4.7 员工职责 工作职责:
a)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b) 在班长的组织下,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维护生产系统安、稳、长、满、优; c) 熟练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正确地作业,并做好各项记录;
d) 精心操作、按时记录,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和消除,并做好记录。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如实报告,保护现场;
e) 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f)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安全职责:
a) 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 3 -
b) 按时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案演练; c) 按规定着装上岗,熟练正确地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
1.4.8 员工的权利
a) 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的权利;
b) 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2
班组教育标准
2.1 教育分类
班组教育分为:岗位技能;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思想教育。
2.2 教育内容 2.2.1 岗位技能
a) 本班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b) 本岗位、工种的作业标准,岗位技术规程。
c) 所管辖区域设备工作原理、工作状况,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知识。 2.2.2 安全、环保教育
a)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岗位安全技术知识、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b) 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重要环境因素、单位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位置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d) 本班组和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安全、环保设施,作业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的具体情况及控制措施。
e) 公司及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本行业、本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本岗位、工种或其他岗位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事故报告制度等。
f)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所操作的设备、工具、器具、安全装置的性能、特点、作用和安全使用、维护方法。 g)岗位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安全注意事项。 2.2.3 职业卫生
a)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限值。
- 4 -
b) 工作场所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设施的性能、特点、作用和安全使用、维护方法。
2.2.4 消防教育培训
a) 紧急救护、心肺复苏术及操作方法。
b) 消防器材的使用。消防设施的性能、特点、作用和安全使用、维护方法。 c)火灾事故案例,逃生自救常识。 2.2.5 思想教育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法律法规、厂 规厂纪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心员工职业压力和身心健康,关心员工生活。用高尚的精神培育人,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人,创造和谐、愉快、高效的工作氛围,将班组建设成为具有奉献精神,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战斗集体。
2.3 教育要求
2.3.1 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养,具备过硬的岗位工作技能,班组应组织长期性技能培训工作,利用班后会或付班等时间,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实作培训和安全教育。
2.3.2 班组岗位培训做到“五熟”(熟悉工艺流程、熟悉设备性能,熟悉操作方法,熟悉岗位规范制度,熟悉作业标准)和“四能”(能分析工艺系统运行状况,能分析设备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缺陷,能正确迅速处理事故),熟知并准确识别和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2.3.3 班组人员应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发现和处置工艺、设备的异常运行状况时,能做到处变不惊、指挥有序、处置得法。
2.3.4 实际模拟安全、消防操作、救护示范,班组人员必须掌握紧急救护、心肺复苏术及操作方法,并经过模拟作业和考核合格。
2.3.5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考试。
2.3.6 新员工(学校毕业生、复退军人、调入员工、新员工、招聘的临时工)、换岗员工、复岗员工以及已(未)遂事故责任者、违章违纪人员:必须经过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的班组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