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没有要求的话,可以不用写,但一般在大题干中会有说明,像应交税费每一年都是要求写出明细的,这个要注意审题;
6 掌握教材上的理论和例题与轻一,轻四上的相关题目,考试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吧?张老师辛苦了.谢谢张老师!
【回复】如果将知识点看到位,教材中的全面、细节都把握到了,再加上轻一、轻四的练习,考试中正常的将自己的知识进行发挥的话,是没有问题的,祝您考试成功!
三,张老师关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中的资产转换,到底怎么转换我还是没搞清楚,请老师再帮着解释一下
【回复】更新改造更换旧设备,就做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在建工程(本期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部分),然后将新的设备做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等,旧设备固定资产清理中,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如果有残值收入,借方可以有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材料收回),对于在建工程来说,计算+新设备-旧设备的账面价值;
四,1.政府补助的摊销,是从收到的当月开始摊销吗?若12月15日收到,这个月要摊销吗;若12月31日收到,这个月要摊销吗?
政府补助如何区分是与收益相关的补助还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呢?研发项目的补贴应该算是与资产相关(无形资产的)还是与受益相关的呢?有时候觉得很难区分.
政府补助若是与资产相关的,若分两笔收到,第一笔在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进行摊销,第二笔在收到时如何摊销呢,若比资产可供使用时间晚的话(比如资产可供使用时为1月,收到补助为5月)?
【回复】这里建议您将教材的例题仔细的看一下,对于与资产相关的,形成固定资产的就跟着固定资产折旧走,形成无形资产的就跟着无形资产的摊销走;区分与谁相关就看形成什么东西,如果能明确是资产的话,就是与资产相关的,其他的可以都认为与收益相关去进行后续核算;形成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即可,晚来的在剩余摊销,不能追溯;
2.固定资产后续资本化,使用寿命没有延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当月计提折旧吗? 以后期间的折旧如何计算呢?在剩余的使用年限内摊销?新的账面价值÷剩余使用年限(更新改造占用的时间要扣去吗)? 【回复】如果给出的是剩余使用年限,已经是剩余的期间前面使用和更新改造时间都是没有的,直接核算即可
若固定资产用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无形资产于某月6日达到可使用状态,那么该月的折旧还要记入到无形资产的成本里吗?【回复】这个是借:研发支出贷:累计折旧,根据成本收益对象来使用科目的;
自营建造固定资产,自产产品用于工程项目,是用成本计价还是公允价值计价,那若以成本计价,那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在购入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应如何处理呢,该产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怎么处理呢?书上只说将产品成本计入在建工程,似乎没有提到增值税的问题。 【回复】产品是将成本入账,对于增值税,看这个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抵扣进项税,如果可以,那么产品的销项税不计入到在建工程;如果不可以抵扣,那么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要计入到在建工程,销项税是根据公允价值核算的;
3.计算递延所得税的时候,是直接计算呢,就是一个式子下来好呢?[=(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数-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数)-(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数-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数)];还是分开来先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再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计算递延所得税好呢?怕一个式子计算下来,中间会出错。分开来计算会分开来给分吗?
【回复】数字计算正确就能得分,可以先将分录列出来,其实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
4.外币报表折算利润表为什么期末还要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来折算呢?其生成本来就是每笔发生额按照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的。可是题中为什么还要将利润表用年平均汇率再进行折算呢? 【回复】外币报表折算是整个报表和他的帐户都是按照外币来核算的,他计算的本位币就是外币,发生的交易也都是按照外币核算的,因为现在要折算为母公司的本位币(教材为人民币),所以将报表整个折算到人民币,利润表是一个期间数,所以要用平均汇率来反应;要将自己有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进行区别;
5.旧制度的计算题,回购回来的库存股没有被行权的部分需要进行处理吗?会一直以库存股的形式存在吗?若是要处理的话,应该如何处理呢?
【回复】没有被行权的话,看企业管理层的处理,如果卖出就做借:银行存款贷:库存股,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方不够的用留存收益;抵减股本的话,就直接做借:库存股贷:股本,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方不够的用留存收益;
6.债务重组的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只是把修改后的贷款本金作为“长期借款——债务重组”呢,还是本金加上修改条件后按新的贷款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作为“长期借款——债务重组”呢,书中是第一种做法。可是若修改债务条件是含有或有事项,那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如何处理呢,比如:规定在展期的年度,若出现盈利,则利息的利率为4%,若仍为亏损的话,利息的利率为3%。这个内容要在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里体现出来吗?若体现的话,如何做这笔分录呢?
【回复】对于肯定的部分,3%的利息和本金一起去核算现值,按照现值去计入到长期借款中,可以将本金反应为本金和利息调整,或有的部分折现计入到预计负债;
7.对于考试中出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点,应该如何应对呢?比如原考试制度中的购买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部分作为坏帐准备处理;比如分期付款购买商品,未到期将该物品出售,未摊销完的未确认融资费用转入营业外收入而非财务费用等。 【回复】这里就要看对知识的把握了,购买一个资产除了特殊情形都是按照公允价值入账的,那么如何去反应公允价值,应收账款就是通过账面余额和坏账准备;一些收益属于非日常性的可以认为是利得;去考虑资产要素的核算本质,参照原理是可以面对这些知识的; 8.做多选、单选的时候,是不是不需要把每个答案都计算出来呢?那不放心怎么办呢?
谢谢张老师。【回复】考试的时候,不仅要看质量也要看速度,单选是将符合要求的选出即可,多选要仔细慎重,不放心的话也只能跳过后面还有更重要且能拿分的知识点,得到分数才是最终的目的。
五,一、书上说:
1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合理预计了预计负债,应当将当期实际发生的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或冲减当期营业外支出,
4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未决诉讼,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会
计处理
但是我好像目前做到得题 基本上都是后面一条 即:作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什么时候会出现第一条的情况??
【回复】注册会计师就主要业务是做年报审计,所以后者考试可能性大,前者也是有可能的。
二:关于在建工程领用材料
(1)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借:在建工程(购价+进项税),贷:银行存款
(3)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购价) (4)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工程物资用于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工程物资
(6)工程物资用于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 上述说法对不对?
【回复】更正如下:
(1)购入的原材料用于在建工程(机器设备),您的分录符合新税法政策,但如果购入的时候用途是原材料,则先,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在领用的时候,借: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
(2)存在和(1)类似的问题。按照(1)的方式分成两笔分录会更好一些。 (3)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机器设备),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售价)
(4)完全正确(5)如果是购入的工程物资用于机器设备的,则在购入的时候,就是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那么就不需要再用于机器设备时还原进项税,具体处理取决与购入时的处理。 (6)完全正确
六,1.当持有至到期投资全部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持有到期原有的利息调整或减值准备该如何调到可供出售金融里面? 要做: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 可供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 还是只要做: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 之后有关于可供出售金融的利息调整和减值都只通过一级科目归集???
【回复】因为这个问题教材尚未明确,所以按教材处理,用第二种方法。
2.对于09年老制度的单选题11,大意是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损益调整不用考虑被投资方的利息费用。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不用调整呢?
【回复】一个是投资收益,一个是财务费用,看做一个整体的时候,二者相等,并不导致集团的资产和利润的虚增,所以不用扣除。
3。老制度有道多选题:大意是把一年内将要到期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归类为非流动资产。我的问题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在负债表上不是放入“流动资产”里面的吗?
【回复】股票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非流动资产更合理。
4.轻松四第五套一道选择题“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答案为正确。
但是我认为不正确,因为说的不严谨,虽然这是书上的原话,但是。书上后面还跟了句重组债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仍有损失的,计入债务重组损失。请老师分析下。
【回复】是的,教材上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先给一般原则,然后在一般原则的情况下,考虑特殊情况。考试时要注意这个度,题目考察的一般情况,则不能因为特殊情况而认为一般原则是错误的。
七,问题一、教材: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请问:这个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摊销的是按照准则规定的哪些可以预提摊销么?如果是,准则规定的都是些什么可以再年末预提摊销?
【回复】比如说准则规定,经营租赁的租金可以待摊,所以在期中也是可以摊销的。对于实务中的问题,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即可。
如果这个年末可以预提摊销不是准则规定的 那就是企业自己认为的可以再年末预提摊销的么?实务操作中怎么判断哪些是可以年末预提摊销的啊?,比如对公路的大修理,企业每年都会进行,但是修理时间不定,那这个费用可以再中期报告中预提么?
问题二、活跃筋骨第六套题第4单选:甲公司和乙公司没有关联关系,甲乙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7年1月1日投资5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0%股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其差额为应在5年内摊销的无形资产,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所有者权益其他项目不变,期初未分配利润为0,乙公司在2007年期末甲公司编制投资收益和利润分配的抵销分录时,应抵销的期末未分配利润是()万元。答案是:未分配利润=期初+调整后本期净利润-提取和分配的利润=0+(100-20)-10=70(万元) )
唐宁老师说合并报表要首先将子公司资产调整到购买日子公司资产公允价值,但是又2个特例(1)吸收合并(2)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此时2种情况,子公司要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账面资产,所以在期末合并报表就不应该在调整子公司的公允价值了啊,入账时都调整了,所以我认为期末的净利润已经是按照公允价值的资产计提折旧了,怎么期末又调?请问这咋办啊?
【回复】100%持股的时候,子公司是可以调账,不是必须调账。所以题目中没有说被投资方调账就认为没有调账。还是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做公允价值的调整。
八,合并财务报表
张老师您好!
1.请问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时,未分配利润需要写明细科目吗?例如:未分配例如—年初 【回复】最好写上明细科目。
2.还有就是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在编制会计分录的时候 题目没有说明要不要写明细科目 那我们答题的时候需要写明细科目吗?我在做轻松过关四的时候 题目没有要求写明细,可是答案中有写明细科目了!
【回复】一般没有明确要求可以不写明细科目,像通常的“应交税费”这些科目没要求也应当写上明细科目。
3.听说今年会计原制度考试时,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出了好多非重点章节的知识点,请问今年新制度考试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