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为什么在个人电脑的需求增加时,个人电脑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 4.为什么只有使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才是均衡价格? 5.均衡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6.为什么在长期中需求往往更富有弹性? 7. 为什么在长期中供给往往更富有弹性?
8. 为什么需求富有弹性的物品价格下降总收益会增加?’ 9. 为什么低档物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值?
10.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替代品之间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正值?
11. 当桔子产地受灾时,对桔子的需求越缺乏弹性,对桔子价格的影响也就越大。为什么?
三、分析题
1.17世纪英国有一个统计学家 Greqory Kiflg说过,谷物越多,其货币价值就越低,我国古代也有“谷贱伤民”的说法,联系需求价格弹性谈谈你的看法。 四、计算题
1.已知某种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0一5Q,需求边际销售收入为 100元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假定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一2,收入弹性为 1.5,基期的销售量为 1000件, 如果下一期的价格下降10%,人们的收入增加5%,试求对下期销售量的影响。
习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A 6.E 7 .A 8.E 9.A 10.E 11.A 12.B 13.A 14.E 15.C 16.C 17.D 18.D 19.A 20.A 21.C 22.D 23.D 24.C 25.C 26.C 27.D 28.B 29.A 30.A
31.B 32.A 33.B 34.C 35.B 36.E 37.A 38.D 39.B 40.C 41.C 42.A 43.B 44.A 45.E 46.D 47.D 48.E 49.C 50.B 51.B 52.C 53.B 54.B 55.D 56.A 57.D 58.A 59.A 630.C
二、简答题
1.剩余的存在意味着在现行价格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消除剩余就要增加需求量减少供给量。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而供给量会减少,从而最终消除过剩。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主要差别是:
(1)需求量变动由物品本身的价格所引起,需求变动由除物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所引起,即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原因不同。
(2)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即在图形上的表示方法不同。
3.这是由于技术进步使个人电脑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供给的增加远远大于需求的增加。
4.均衡是指两种互相对立的力量达到不再变动时的状态。均衡价格就是供求平衡,不再变动时的状态。如果价格不能使供求平衡,供给和需求就要变动。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只有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才能是均衡价格。
5.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趋于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趋于下降;
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价格形成均衡。
6.长期中需求对价格的反应更大(即更富有弹性),是因为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替代品。不仅仅是可以发明新物品,而且,消费者也可以学习并开始使用新的替代品。
7.长期中供给富有弹性,是因为时间长时生产者可以在短期内无法找到的更好的(也是更有效率的)生产方法。当企业有时间去发现并运用新技术或者扩大经营范围时,生产对价格上升的反应就是增加产量。
8.如果需求富有弹性,无论价格下降的百分比是多少,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都会更大。总收益是价格乘销售量投p需求量),如果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价格下降的百分比,那么,对总收益的净影响就是总收益增加。
9.低档物品是随收入增加而需求减少的物品。对一种低档物品来说,如果收入变动是正的,需求量变动就必然是负的。这样,收入弹性就是负数。
10.需求的交叉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它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这两种物品就是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物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是同方向的,从而它们之间需求的交叉弹性也就是正值。
11.桔子产地受灾使桔子产量减少,从而桔子的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这就引起桔子价格上升,但对价格影响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需求量减少的百分比为既定时,价格上升的百分比越大。因此,桔子的需求越缺乏弹性,供给量变动对价格的影响也越大。
三、分析题
1.这两种说法都说明谷物处于一种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情况,在谷物丰收之后,由于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出现大量过剩,为出售谷物,只得降价,我们知道,在缺乏价格弹性的情况下只有提价才能增加销售收入,降价只能减少销售收入。可见,在谷物缺乏价格弹性的情况下,谷物的总价值会下降,降价出售会减少农民的收入。可见,在谷物缺乏价格弹性的情况下,谷物的总价值会下降,降价出售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从而会损害农民的利益。
四、计算题
1.根根价格弹计分析.我们要分别求出dQ/dP P和Q值。 dP/dQ=-5 dQ/dP=-1/5
既然 P= 1000-5 Q,全部销售收入
TR= P × Q= (1000— 5 Q)×Q= 1000 Q- 5 Q2 MR=d(TR)/dQ1000=10 Q MR=100元时的 Q值为: 100=1000-10Q Q=90(单位)
既然 Q= 90,代人需求函数,得到 P= 1000- 5 × 90= 550元 把上面的dQ/dp,P、Q值代入价格弹性公式得: εp= dQ/dP×p/Q=-1/5×550/90=-1.22
2.根据需求价格弹性计算,价格下降 10%,需求数量将上升2 × 10%= 20%,因此,销售量约上升1000×20%=200件。
根据收入弹性计算,收入上升5%,需求数量将上升 1.5× 5%=7.5%,因此,销售量约上升 1000× 7.5%=75件。
两者合计下期销售量将增加 27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