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2019-06-11 00:55

练习

(2009-11-19 17:34:56) 转载 标签:

标准 校园

《祖父和我》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积累有关的词语:(1)拟声词,如:嗡嗡。(2)叠词,如:蓝悠悠ABB,马马虎虎 AABB(在文中各找出一个例词)喵喵 金灿灿 花花绿绿

2、圈画文中对祖父和我的动作肖像等描写的有关语句,说说祖父和我分别是怎样的人?(用几个词概括祖父和我的特点。)

3、《祖父和我》,作者是 萧红 ,她的代表作品是《 生死场 》《 》 4、 “明晃晃”中“晃晃”是叠词运用,既符合儿童的语言特征,也写出了“大花园”色彩鲜亮的特征。其作用是

5、文中“一切都活了”中“一切”具体指 生命 ,文中的“一切”都具有“ 生命 ”的特征。

6、注音

蚂蚱( mazha )韭菜( jiucai )谷穗(guhui ) 倭瓜( aigua) 蚌壳(bangke ) 闪烁( shanshuo ) 玩腻了 ( wannile ) 菜畦( caiwa ) 菜籽( caizi ) 锄头(zhutou )

二、阅读第3-7节,完成下列题目。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花园之大?

2、对榆树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它的不同情态,突出了作者对它的情感。

3、怎样理解“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就冒烟了”? 4、本文语言朴素自然。试品读这一句话: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5、试品味景物描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简单分析一下。

6、这几段文字属于____________ 描写,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 。

三、个性题

1、文章从哪些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试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2、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童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可以借助照片或亲人讲述来回忆。其中一个用书面稿的形式写下来,故事在200字左右。

3、找一句表现亲情的格言。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默认分类 2010-03-26 10:36:43 阅读61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四、(09浙江台州)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

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

是: 。(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 :(二)(11分)

19.B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

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2分。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

分。

..

22. 答案 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评分标准:2。每点1分。意对即可。)

五、(2009河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

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答案:1(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

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

六、(2009福建泉州)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自 自富阳至桐庐 B.从 从流飘荡

..

自非亭午夜分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C.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日 有时见日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日光下澈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

....

①天山共色( ) ②一百许里( ) ③互相轩邈( ) ④窥谷忘反( )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 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答案 :5.(2分)C

6.(4分)①同样 ②表示约数,左右 ③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④同“返”,返回

7.(6分,每题3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8.(3分。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②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


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俄狄浦斯王》与《雷雨》两剧的主题比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