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
(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拨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将红、黑表笔___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 (5)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
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3)、(4). (6)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拨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
【巩固】 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
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Rx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的位置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1所示,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
②某同学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 .(选填“闭合”或“断开”)
③若②中同学检查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 A.灯A断路 B.灯B断路 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高二物理·第7讲·学生版 page 11 of 14
家庭作业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
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5的滑动触头向图中a端移动时( ) EA.I变大 U变小 B.I变大 U变大
rC.I变小 U变大 D.I变小 U变小
2. 右图是电压表的刻度盘。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3V量程,那么电
压表读数为多少?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15V量程,那么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
0
0
3. (1)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
约为几十k?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是可
R1aVR3R5R2AbR41 5 2 10 15 3
能的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
欧姆档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的步骤前
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刻度,断开两表笔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
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
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档,并拔出两表笔 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右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_?。
(2)(多选题)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高二物理·第7讲·学生版 page 12 of 14
月测备选
4.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则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
况是( )
A.V1减小,V2增大,A增大
B.V1增大,V2减小,A增大 C.V1增大,V2增大,A减小 D.V1减小,V2减小,A减小
5. 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接b和a端时,两只理
?,设ΔU1?|U1??U想电压表V1和V2分别有两个读数U1和U1?,U2和U21|,
??U2|,电池内电阻不为0,则( ) ΔU2?|U2A.ΔU1>ΔU2 C.ΔU1<ΔU2
B.ΔU1=ΔU2
D.前三种情况均可能
R1ErR3V1R2V2AP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外电路中电阻R1?2?,
R2?3?,R3?7.5?,电容器的电容C?4μF.开始时开关S断开,从开
关合上到电路稳定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是多少?
7. (2)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
Rg?100?,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kΩ,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___________色。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x?________kΩ.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高二物理·第7讲·学生版 page 13 of 14
物理实验室的典范——卡文迪什实验室
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室的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卡文迪什实验室作为20世纪物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它的经验具有特殊的意义。
卡文迪什实验室相当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历史悠久,与牛津大学遥相对应。卡文迪什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1874年建成,是当时剑桥大学校长W.卡文迪什(WilliamCavendish)私人捐款兴建的(他是H.卡文迪什的近亲),这个实验室就取名为卡文迪什实验室。当时用了捐款8450英镑,除盖成一座实验室楼馆外,还采购了一些仪器设备。
英国是19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把物理实验室从科学家私人住宅中扩展为研究单位,适应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必然趋势。剑桥大学校长的这一做法是有远见的。
当时委任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负责筹建这所实验室。1874年建成后他当了第一任实验室主任,直到他1879年因病去世。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开展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初具规模。按照麦克斯韦的主张,物理教学在系统讲授的同时,还辅以表演实验,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表演实验要求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掌握。麦克斯韦说过:“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他们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生易于依赖,而不敢拆成零件。”从那时起,使用自制仪器就形成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传统。实验室附有工间,可以制作很精密的仪器。麦克斯韦很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很注意前人的经验。例如:他在整理一百年前H.卡文迪什留下的有关电学的论著之后,亲自重复并改进卡文迪什做过的一些实验。同时,卡文迪什实验室还进行了多种实验研究,例如:地磁、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学常数的精密测量、欧姆定律、光谱、双轴晶体等等,这些工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麦克斯韦去世后,瑞利(即J.W.斯特拉特)继任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瑞利在声学和电学方面很有造诣。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系统地开设了学生实验。1884年,瑞利因被选为皇家学院教授而辞职,由28岁的J.J.汤姆生继任。
J.J.汤姆生对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建设有卓越贡献。在他的建议下,从1895年开始,卡文迪什实验室实行吸收外校及国外的大学毕业生当研究生的制度,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学者陆续来到这里,在J.J.汤姆生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研究。卡文迪什实验室建立了一整套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体制,树立了良好的学风。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了著名科学家,例如卢瑟福、朗之万、W.L.布拉格、C.T.R.威尔逊、里查森、巴克拉等人,其中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对科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有的成了各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J.J.汤姆生领导的35年中间,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进行了气体导电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研究,导致了?、?射线的发现;进行了正射线的研究,发明了质谱仪,从而导致了同位素的研究;膨胀云室的发明,为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准备了条件;电磁波和热电子的研究导致了真空管的发明和改善,促进了无线电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使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了物理学的圣地,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纷纷来访,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对各地实验室的建设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919年J.J.汤姆生的职位由卢瑟福继任。卢瑟福更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考克拉夫特和沃尔顿发明了静电加速器;布拉开特观测到核反应;奥里法特发现氚;卡皮查在高电压技术、强磁场和低温等方面取得硕果。
1937年卢瑟福去世,由W.L.布拉格继任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在他的领导下,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攻方向由核物理改为晶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在新的形势下实现了战略转折。以后是固体物理学家莫特和皮帕德主持。70年代以后,古老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大大扩建,仍不失为世界著名实验室之一。
高二物理·第7讲·学生版 page 14 of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