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计算书z(8)

2019-06-17 13:43

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涵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校核洪水位下荷载力矩计算表 表5-3-3

(对中心点A点求矩)

荷载名称 竖向力(kN) 向下 向上 水平力(kN) 向左 6243.4 3577.3 9820.7 向右 力臂(m) 3.45 6.85 4.22 力矩(kN·m) 顺时针 29820.4 26347.1 逆时针 6605 26382.1 闸室结构重力 43879 水重力 3851.4 上游水压力 下游水压力 浮托力 渗透压力 56374.合计 0 8643.6 479.9 16847.7 3534.8 3400.8 24263.4 939.6 1220.5 2140.1 0.18 1.37 0.36 9.75 0.25 0 3.33 643.9 439.4 4679 0 11324.7 1287.3 4212.0 73254.5 38486.4 34768.1(顺时针) 32110.6( ↓ ) 2)计算地基压力

Pmax?min7680.6( → ) ?G?M ?AW =

32110.634768.1 ?20?22.81732.8 =90.48 kN/m2 50.35 kN/m2

P?Pmax?Pmin2

?70.42k N/m 2

33

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涵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基底不均匀系数

??Pmax?1.79?????2.0 Pmin3)校核洪水位情况下的抗滑稳定计算

首先根据下式计算值判别可能滑动的形式(表层滑动或深层滑动):

Pkp?A?'Btg??2C?1?tg??

式中:?'——地基土的浮容重 kN/m3

B——底板顺水流方向的宽度,m;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 C——地基土的单位粘聚力,kPa; A——系数,一般取2.5; 将已知值代入上式得

Pkp?2.5??20.5?10??18?tg27??2??1?tg27??

=240.8 (kN/m2)

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Pmax=90.48 kN/m<240.8 kN/m,故不再验算地基深层滑动的稳定性,只须验算沿地基表层滑动的稳定性即可。按下式计算沿地基表层的抗滑稳定系数为

Kc?f?G??Kc? ?H2

2

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闸基底板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参考表4-8查得f=0.4

?H——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荷载(kN) 由表4-9查得?Kc??1.25

Kc?0.4?32110.6?1.67??Kc??1.25

7680.6根据《水闸设计规范》,当闸室设有两道检修闸门或者只设一道检修闸门时,利用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进行检修时,应按照公式(7.3.16)进行抗浮稳定计算

Kf= ∑V /∑U (7.3.16)

34

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涵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式中Kf——闸室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V——作用在闸室上全部向下的铅直力之和(KN) ∑U——作用在闸室基底面上的扬压力之和(KN)

不论水闸级别和地基条件,在基本荷载组合条件下,闸室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在特殊荷载组合条件下,闸室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5。

综上所述,闸室地基满足抗浮抗滑要求

5.4 水闸结构计算

本设计底板采用整体平底板,整体平底板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截面法,倒置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弹性地基梁法假定地基和底板都是弹性体,底板下的地基反力是未知数,考虑了底板变形和地基沉降的协调一致性,并可计入边荷载的影响,比较合理,适用于大中型水闸设计。本设计采用弹性地基梁法。

根据地质资料提供闸址处可压缩土层厚H=22.8,地基梁半长L=22.8/2=11.4m,H/L=2,因此可按半无限地基的弹性地基梁计算。

5.4.1 计算情况

底板计算分为完建期,设计水位情况和校核水位情况。

5.4.2 闸基的地基反力计算

1)完建期

σmax= 100.04 kpa (上游段) σmin = 92.41 kpa (下游段) 2)设计洪水情况

σmax= 86.18 kpa (上游段)

σmin= 54.70 kpa (下游段) 3)校核洪水情况

σmax= 93.29 kpa (上游段) σmin= 47.55 kpa (下游段)

35

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涵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5.4.3 不平衡剪力分配

以闸门上游临水面为界,将闸室分为上、下游段,各自承担其分段内的上部结构重力和其它荷载。

一、不平衡剪力

对完建期,校核洪水情况分别进行计算。 ①完建期

A闸墩上游段及下游段

G1上=(0.5×3.14×0.82+3.2×1.6+0.3×1.2+2×1.6+0.5×3.14×0.62+3.4×1.6+0.3×0.8+2×1.2)×12×25=5499.2 kN

则G1下=G1-G1上=6254-5499.2=10755.3 kN B底板

G2上=[6.3×1.8+0.5×(2.5+1.5)×1.0]×22.8×25=7603.8 kN 则G2下=G2-G2上=22515-76039.8=14911.2 kN C公路桥

因其处于闸门下游,故G3上=0,G3下=1817.5 kN D工作桥

G4上=G4下=G4/2=2446/2=1223 kN E检修便桥

因其完全处于闸门上游,故G5上=350 kN,G5下=0

36

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涵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F闸门

因其处上下分界线下游,故G6上=0,G6下=400 kN G启闭机

G7上=G7下=G7/2=96/2=48 kN 完建期上、下游段的地基反力为:

PF上=0.5×(100.04+94.81)×6.3×22.8=13994.1kN PF下=0.5×(94.81+92.41)×13.7×22.8=29240.0 kN 完建期不平衡剪力值的计算见表。

完建期不平衡剪力计算表 单位:kN

荷载名称 闸墩 底板 公路桥 结构 重力 工作桥 检修便桥 闸门 启闭机 上游段 5499.2 7603.8 0 1223 350 0 48 14724 -13994.1 729.9 729.9 下游段 10755.3 14911.2 1817.5 1223 0 400 48 29155 -29240.0 85 85 小计 16254.5 22515 1817.5 2446 350 400 96 43879 ? 地基反力 不平衡力 不平衡剪力 2)校核洪水情况

校核洪水情况时上、下游段各自承担的结构重力与完建期情况相同。 水重力:G上=8643.6kN,G下=3851.4kN

浮托力:F上=[3.3×6.3+0.5×(2.5+1.5)×3.3]×9.8×22.8=6120.0kN(向上)则F下=F-F上=17327.8-6120.0=11207.8kN(向上)

渗透压力:U上=0.5×(2.313+1.270)×6.3×9.8×22.8=2521.8kN(向上) 则U下=U-U上=6935.6-2521.8=4413.8kN(向上)

则上游段扬压力为F上+U上=6120.0+2521.8=8641.8kN(向上)

37


水闸计算书z(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结业论文之影视欣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