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3.3.2 反应压力
乙烯直接氧化反应过程,主反应是体积减少的反应,副反应(深度氧化)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采用加压操作有利。因主、副反应基本上都是不可逆反应,故压力对主、副反应的平衡没有太大影响。
目前,工业生产上采用加压操作不是出于化学平衡的需要,其目的是提高乙烯和氧的分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器单位容积的产率,以强化生产。但应看到,由于提高反应压力,反应速度加快,相应就要提高反应器的换热速率,这样对反应器的结构就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 空速
空间速度简称空速,所谓空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反应物的体积数量。通常用每小时每升(或m3)催化剂通过的原料气的升(或m3)数来表示。对于乙烯直接氧化过程,实践证明,提高空速,转化率会略有下降,而选择性将有所上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空速可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但空速也不宜太高,因此虽然产量提高,然而环氧乙烷在反应气体中的含量很低,造成分离困难,动力消耗增加。空速也不宜太低,因此时虽然转化率增加,但选择性下降,生产能力也下降。另外,空速大小还要根据催化剂的活性及制造方法、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气体的组成等因素而定。 3.3.4 原料配比和循环比
原料中乙烯与氧的配比对反应过程影响很大,其值主要决定于原料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在混合气体中乙烯的爆炸下限是2.05%,在2.05~6.5%的乙烯浓度范围内氧含量不得大于71%。实际生产中一种是选取低氧高乙烯配比,另一种是高氧低乙烯配比。从装置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性来看,低氧高乙烯操作优于高氧低乙烯操作,因此,在可能的体积下,应尽量采用低氧高乙烯操作。在确定适宜的配料比时,还应注意到,提高乙烯含量可能会导致尾气中乙烯损失过多而影响经济指标。当乙烯含量接近5%时,操作不易控制,反应温度增加很快,易产生飞温。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来确定最适宜的配料比。
11
河南城建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循环比是指循环到主反应器的循环气占主吸收塔顶排出气体总量的百分数。在生产操作中,可通过正确掌握循环比来严格控制氧含量。在工艺设计中,循环比直接影响主、副反应器生产负荷的分配。提高循环比,主反应器负荷增加。反之,副反应器负荷增加。生产中,应根据生产能力、动力消耗及其它工艺指标来确定适宜的循环比,通常为85-90%左右。 3.3.5 抑制剂
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是一个平行串联反应过程,在乙烯环氧化过程中,伴随发生乙烯的深度氧化,并且生成的环氧乙烷也有少部分发生深度氧化。这不仅降低了环氧乙烷的产率,增加了乙烯的定额消耗,而且发生深度氧化的放热量很大,直接影响操作的稳定。生产中除采用优良的催化剂,控制适宜的转化率及有限移出反应热等措施外,在反应系统中还使用适量的副反应抑制剂。工业上常用的抑制剂是l,2-二氯乙烷。在催化剂的预处理阶段,l,2-二氯乙烷的用量要多一些,而在加压循环反应系统中,用量要少一些。 3.3.6 致稳剂的选择
世界上生产环氧乙烷的专利很多,使用的致稳剂有:氮气、甲烷、二氧化碳、乙烷等。选择致稳剂需要根据生产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情况来确定。目前世界上环氧乙烷专利商都先后将氮气致稳更新为甲烷致稳。它与氮气致稳相比,不仅增加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4 环氧乙烷生产的工艺流程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主要设备有反应器、吸收塔、反应系统的气-气换热器和循环气冷却器。其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环氧乙烷,设计运转时间为7200小时/年。
3.4.1 工艺流程概述
本次设计采用氧气氧化法进行环氧乙烷的生产,以氧气作为氧化剂,乙烯在
12
河南城建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1MPa、250℃下通过装有银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直接氧化为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的生产系统分为三部分:反应系统、回收系统和二氧化碳脱除系统。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环氧乙烷的反应系统
反应系统是以一种循环过程来操作的,以乙烯和氧气为原料使用甲烷致稳。从外界贮罐来的乙烯在过滤器中进行过滤,经换热器预热,然后按着一定的路线进入混合器,与从环氧乙烷吸收塔顶部通过分离器分离出的循环气进行混合,乙烯混合器中的循环气进入压缩机的吸入口并在氧气混合器之前,由压缩机进行压缩。
从外界来的氧气进料通过过滤器之后在流量控制下进入氧气混合器。为了能在进料之后和开车期间可靠地对氧气混合器进行吹扫,一个高压氮气压缩机及氮气吹扫罐连接在紧靠氧气混合站上游的氧气进料线上。为控制循环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股循环气的分支物流被送往二氧化碳脱除工段。
从氧气混合器出来的含有乙烯和氧气的循环气,在换热器的管程进行加热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壳程用石蜡油来移走反应热,以控制反应温度。含有环氧乙烷的氧化气进入附带的循环气/锅炉给水预热器,而后反应器出口全体流经循环器换热器的壳程,与反应器入口气体换热,被进一步冷却下来,之后循环气体进入循环气冷却器进行最后的冷却。
本反应使用一种气相状态的抑制剂来控制反应活性,循环气在氧气进料混合器和循环气热交换器之间分叉转向压入装有液体二氯乙烷的贮罐,使这股循环气中的二氯乙烷浓度达到饱和,然后在乙烯进料混合器和循环气压缩机之间再次进入反应循环气中。反应进料不是绝对纯净,有必要依次从分离器下游定期排放惰性组分。
(2)环氧乙烷的回收系统
从冷却器出来的氧化气进入到环氧乙烷吸收塔底部,使用从环氧乙烷气提塔底部过来的乙二醇水溶液以及从泵过来的工艺水进行吸收,保证吸收液的浓度恒定在7.5%(wt%),被吸收下来的环氧乙烷按一定的路线进到氧化物/水闪蒸罐进一步闪蒸出惰性气体,然后经换热器进入环氧乙烷气提塔使环氧乙烷和水进行分离。环氧乙烷蒸汽从塔顶出来经冷却器进行冷凝后收集在回流罐中,回流罐中的环氧乙烷用泵打出一部分返回到环氧乙烷气提塔顶部作回流用,另一部分送往排气塔中脱除二氧化碳,塔底用再沸器进行加热,塔底中不含二氧化碳的环氧乙烷经冷却器冷却后用
13
河南城建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泵送到环氧乙烷贮罐。
环氧乙烷气提塔顶部冷凝器中的不凝气送到惰性气体洗涤塔中,同闪蒸罐中闪蒸出的惰性气体一起被洗涤后送往尾气压缩机吸入罐中,再进入尾气压缩机中压缩,经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进入环氧乙烷反应循环系统。
在环氧乙烷吸收塔中未被吸收下来的环氧乙烷以及其它惰性气体经分离器进一步分离之后送往乙烯混合器中循环使用。
(3)二氧化碳脱除系统
来自尾气压缩机的一股气流和尾气压缩机出口的气流混合为一股,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的底部,与从塔顶向下流动的吸收剂在填料上充分接触完成吸收后,进入二氧化碳水洗塔,通过填料层和除雾器,除掉气流中夹带的微量的钾和矾的化合物微粒,以防止这些物质带入反应器造成催化剂中毒。这股气流冷却后返回到循环气流中,与其它物流混合。
从二氧化碳吸收塔顶部流下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在与循环气接触完成二氧化碳的吸收之后,在二氧化碳吸收塔底部靠压差进入闪蒸罐中,这时的吸收剂被称为富吸收剂,富吸收剂在闪蒸罐中进行减压闪蒸,闪蒸出来的气体进入尾气压缩机,再吸入罐中,经尾气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循环系统。闪蒸后的吸收剂流向二氧化碳再生塔的顶部,经再沸器加热后,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就释放出来,排入大气中。再生后的吸收剂被称为贫吸收剂,贫吸收剂集聚于再生塔的底部,被分为三股,一股经再沸器加热循环,一股经泵在过滤器中过滤存货使用,余下的进入贫吸收剂闪蒸罐中再次进行闪蒸后由贫吸收剂泵打回吸收塔中进行下一个循环。
水洗塔有两个循环回路来移走气体物流中的微量钾和矾的化合物,用二氧化碳水洗塔下部循环泵把塔底的液体抽出来经一个冷却器送到下部填料段的顶部。用二氧化碳水洗塔上部的循环泵从上部填料段的底部抽出液体,循环到上部填料段的底部,抽出液体再循环到上部填料段的顶部。两个循环泵系统共用一台公用的备用泵。高压工艺水通过一流量控制器补充到上部的循环回路中,以便控制水洗塔中钾的浓度。用二氧化碳吸收剂罐和二氧化碳吸收剂池作为二氧化碳脱除系统运行的必要装置。不论是吸收剂罐还是吸收剂池都使用通入65kg/cm2压力蒸汽的蛇管进行加热,以防止环境温度下结冰上冻,用贫吸收剂过滤器循环泵和二氧化碳吸收剂池泵在系统和贮存器之间进行吸收剂的输送。
14
河南城建学院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
循环压缩机乙烯氧气二氧化碳工业水产物出口环氧乙烷洗涤塔环氧乙烷解析塔环氧乙烷浸渍塔再生塔氧化反应器氧化反应器接触塔再吸收塔乙二醇进料解析塔去乙二醇系统碳酸钾
图3-1 银催化氧化乙烯合成环氧乙烷工艺流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