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知识点

2019-06-17 18:47

第1讲 开启化学之门

1 化学的作用

⑴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⑵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① 氮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铁生锈的条件:_______、________。

③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2 化学研究什么

⑴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① 定义

__________: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__________: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__________: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__________: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 比较

表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特征 变,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实例 本质区别 相互联系 表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实例 性质确定 本质区别 物理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定得知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⑵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① 红磷固体能与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 ②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

③ 混合物:由______或__________物质混合而成的。 ④ 纯净物:只由______物质组成。

? 纯净物是相对的,混合物是绝对的。

⑤ 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

生成物中应含有__________。

⑶ 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表3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及用途比较

金刚石 性质 无色透明,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质软、滑,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用途 石墨 导电性良好 3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方法 3.1 进行化学实验 ⑴ 铜绿实验

① 实验现象:加入盐酸的试管中绿色粉末逐渐减少,有_______产生,溶液由______色变为 ________色;

加热的试管中绿色粉末变为______色,试管内壁有_________出现。

② 实验结论:铜绿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

铜绿受热分解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化学仪器

① 常用的容器和反应器 I 可直接加热

_______:常温反应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_____,加热反应时,液体的量不能超

过容积的_____,防止液体沸出。

_______: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放置于泥三角上加热。

_______: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 _______: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器。 II 可间接加热(加热时需要________)

_______:常温下,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______,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

的______。

____________:所装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_____不易长时间加热。

_______:用于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 III 不能加热

_______: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进行物质和气体之间的反应。

_______:一般用于盛放______药品,具有___________可作为集气瓶使用。 _______:用于盛放_______药品。 ② 计量仪器

_______:不能加热,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持平。 _______:使用前先调节平衡,称量时注意“___________”,精确度为0.1g。 _______:用于测量温度,测量完高温不能立即冲洗,以防骤冷破裂。 ③ 夹持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药品取用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其他仪器 漏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药品取用原则

① “三不”: ② “三不一要”:

③ 严格药品用量,若未说明,则取最少量:液体取___________,固体只需_______________。 ? 固体药品的取用:

I 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_________;取用较多量时,可用________,其步骤为: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再拿起试剂瓶,使标签朝向_______,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

3.2 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主动参与并获得知识的过程,其主要过程为:提出问

题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记录与总结 _________。 3.3 使用化学符号

第2讲 性质活泼的氧气

1 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2 氧气的物理性质

⑴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 ⑵ 密度_______空气; ⑶ 氧气__________水;

⑷ 在1.01×105Pa、-183℃时,氧气变为_______液体,-218.4℃时变为_______的______固体。 3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 ⑴ 物质与氧气反应

表1 部分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物质(颜色状态) 空气中 反应现象 氧气中 ① 剧烈燃烧, ① 持续红热 ② 发出白光, ③ 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① 燃烧放热 ② 发出明亮的_____ 反应式 注意事项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匙由上往下慢慢伸入瓶中 木炭(灰黑色固体) ② 无烟、无焰 ① 燃烧放热 ②发出微弱的______硫(淡黄色固体) 火焰 ③ 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且瓶内预先放少量水 火焰 ③ 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 _______火焰 红磷(暗红色固体) ② 放出热量 ③ 大量白烟 ① 发出耀眼白光 ② 放出热量 ③ 生成大量白烟 ① 剧烈燃烧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小颗粒描述为白烟,小液滴为白雾 预先放少量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① 灼烧至红热 铁(银白色固体) ② 不易燃烧 ③ 放出大量热 ④ __________ ① 灼烧至红热 ② 表面失去银白色铝(银白色固体) 金属光泽,变为白色 ③ 不易燃烧 ① 剧烈燃烧 ②发出耀眼的强白光 镁(银白色固体) ③ 放出大量热 ④ 生成白色固体 ① 黄白色光亮火焰 ② 火焰分层 ③ 放出热量 蜡烛(主要成分石蜡) ④ 稍有黑烟 ④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① 发出白光 二氧化碳 石蜡+氧气 点燃 水或细沙,放置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②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剧烈燃烧 ② 发出 ③ 放出大量的热 ④ 生成白色固体 铝+氧气 点燃 三氧化二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铁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② 放出热量 ③ 瓶壁有水雾出现 +水 集气瓶要干燥 ⑵ 氧化反应

物质与______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⑶ 燃烧和缓慢氧化


沪教版化学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员工手册201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