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2013.1

2020-04-16 10:31

实验一 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自由基聚合的基本原理;

2. 掌握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粘度小,传质和传热容易,聚合反应温度容易控制,不易发生自动加速现象。而且由于高分子浓度低,不易发生向高分子的链转移反应,因而支化产物少,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缺点是单体被稀释,聚合反应速率慢,产物分子量较低,而且如果产物不能直接以溶液形式应用,还需增加溶剂分离与回收后处理工序,加之溶液聚合的设备庞大,利用率低,成本较高。

溶液聚合在工业上常用于合成可直接以溶液形式应用的聚合物产品,如胶粘剂、涂料、油墨等,而较少用于合成颗粒状或粉状产物。

聚丙烯酰胺(PAM)外观是白色固体,易吸附水分和保留水分,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脂肪烃和芳香烃。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浓度超过10%时就形成凝胶体。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造纸、选矿、油田开发、污水处理等。本实验是采用丙烯酰胺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合成聚丙烯酰胺,反应方程如下:

nCH2=CH(NH4)2S2O8[CH2CH]nCONH2

CONH2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链增长,当分子链增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交替形成网络结构,使溶液的粘度明显增加。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恒温水浴 1套 电动搅拌器 1套 量筒(10mL) 1个 分析天平 1台 烧杯(50mL、100mL) 各1个 2. 试剂

丙烯酰胺 10.0 g 过硫酸铵 0.050g

0

四、实验步骤

1.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g丙烯酰胺和8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2. 再把烧杯置于恒温水浴中,慢慢搅拌升温至60℃,准确称取0.050 ± 0.001g过硫酸铵,用1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100mL烧杯中,反应0.5~1h,冷却,出料,观察所得产品的外观。产品留待实验四使用。 五、思考题

1. 溶液聚合反应的溶剂应如何选择?

2.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粘度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实验二 粘度法测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乌氏粘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粘度法测定高分子溶液相对分子量的基本原理; 3. 掌握用Mark-Houwink公式计算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二、基本原理

粘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方法,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因而在聚合物的生产和研究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依据是特性粘度[η]与分子量的关系。与低分子不同,聚合物溶液,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而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大小与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形状、溶液浓度、溶剂性质、体系温度等因素有关,测定聚合物溶液的粘均分子量的计算依据是Mark—Houwink方程:

? [?]?K?M?式中:Mη——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1)

[η]——特性粘度,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檫;

K,α——与聚合物、溶剂及溶液温度等有关的常数,它们可以从手册中查到。

这是一个经验方程,只有在相同溶剂,相同温度,相同分子形状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来比较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对于大多数聚合物来说,α值一般在0.5~1.0 之间,在良溶剂中α值较大,接近0.8。溶剂能力减弱时,α值降低。

若特性粘度[η],常数K及α值已知,便可利用上式求出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η 。根据kramer公式:

1

ln?r?[?]??[?]2C (2) C或Huggins公式:

?SPC?[?]?K[?]2C (3)

式中:ηSP、ηr——分别叫做增比粘度和相对粘度;

C——聚合物溶液浓度;g/100mL或g/mL; K、β——常数。

由Huggins公式或kramer公式可知:[?]?lim?c?0?SPC?lim?c?0ln?r (4) C(2)式中ηr称为相对粘度,即为在同温度下溶液的绝对粘度η与溶剂的绝对粘度η0之比:

ηr = η/η0 (5)

(3)式中ηsp称为增比粘度,它定义为加入高聚物溶质后引起溶剂粘度增加的百分数,即:

ηsp =(η-η0)/η0 =ηr - 1 (6)

根据经验,如果纯溶剂在毛细管中流出时间>100s,当在同温度下某稀溶液和纯溶剂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的同一高度时,若所需时间分别为t和t0,则 ηr = t/t0 (7)

这样,只需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流经同一毛细管的同一高度时所需的时间t及纯

?ln?r溶剂的流经时间t0,便可求得各浓度所对应的ηr值,进而求得各ηsp、SP及

CC?ln?r值,以SP对C或以对C作图并将其直线外推至C=0处,其截距均为[η],

CC所以[η]被定义为溶液浓度趋近于零时的比浓粘度或比浓对数粘度,这种方法称 为外推法。

ηspC[η]C(g/100mL)图1 特性粘度[η]的求法

下表为聚丙烯酰胺的K、α值。

2

表1 聚丙烯酰胺的K、α值

测定温度℃ 25 30 30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恒温水浴 1套 电动搅拌器 1套 温度计 (0~100℃) 1支 乌式粘度计 1支 秒表 1个 吸耳球 1个 玻璃砂芯漏斗 1个 容量瓶(100 mL) 2个 移液管(10 mL) 1支 烧杯(100 mL) 2个 分析天平 1台 乳胶管 2. 试剂

聚丙烯酰胺胶体溶液(10% ) 10.0g 硝酸钠 (固体) 8.50g 硝酸钠(溶液) 1mol/L 四、实验步骤 1. 温度的调节

仪器安装并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加热水浴,使其温度控制在30±0.05℃。 2. 1mol/L硝酸钠溶液的配制

称取8.50±0.01g的硝酸钠,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并轻微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后倒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液全部倒入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 1%的聚丙烯酰胺1mol/L硝酸钠溶液的配制

称取浓度为10%聚丙烯酰胺溶液10.0±0.01g和8.50±0.01g的硝酸钠,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并轻微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后倒入100mL容

溶剂种类 蒸馏水 蒸馏水 1mol/L硝酸钠 K值 4.9×10-4 6.81×10-4 3.73×10-4 α值 0.88 0.66 0.66 溶液浓度单位 g/mL g/mL g/100mL 3

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液全部倒入容量瓶中,然后将容量瓶放在30±0.05℃的恒温水浴里恒温半小时,再用温度为30±0.05℃的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可配制出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1mol/L硝酸钠溶液。

图2 乌式粘度计

4. 溶剂流出时间t0的测定

将洗净烘干的乌氏粘度计(图2)的B、C管分别套上清洁的乳胶管,垂直夹持于恒温槽中,使G球完全浸没在水面下,用移液管精确量取30±0.05℃已过滤恒温的1mol/L硝酸钠溶液10mL于粘度计的F球内,恒温10分钟。夹紧C端的胶管,由B端用吸耳球将液体吸入到G球的一半,取下吸耳球,开启C管,使空气进入D球,此时液面逐渐下降,待降到a标准线处开始用秒表记下流经a、b段的时间,记为t0,重复三次以上,直到每次测定的误差不超过0.1s为止,取平均值为溶剂的流出时间t0,倒去溶剂。 5.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流出时间t的测定

在测定了t0后,用移液管精确量取30±0.05℃已过滤恒温的浓度为1%的聚丙烯酰胺1mol/L硝酸钠溶液3mL于粘度计的F球内(F球内已有5mL1mol/L硝酸钠溶液),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测定溶液流经a、b段的时间,记为t1(其操作方法同测定t0,此时溶液浓度为C1),直到每次测定结果相差不超过0.1s为止,重复三次取其平均时间。

测定完t1后,在F球内加入1mol/L硝酸钠溶液3mL,充分混匀,测定t2(此时溶液浓度为C2);以后累加硝酸钠丙酮3mL、3mL、3mL,分别测定t3、t4、t5。 注意每次加溶剂后,必须将溶液摇动均匀,并抽上G球2~3次,使其浓度均匀,才进行测定。抽的时候一定要很慢,更不能有气泡抽上去。

4


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书--2013.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质量流量计测量原理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