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读·书
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解析】
【详解】考查汉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用心,要能够准确、规范地使用楷体书写。注意“朗”“气”的间架结构。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水何澹澹,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辞》北朝民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4)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__________。《爱莲说》周敦颐
(7)《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答案】 (1). (1)山岛竦峙 (2). (2)朔气传金柝 (3).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 (5)千里共婵娟 (6). (6)濯清涟而不妖 (7). (7)会当凌绝顶 (8). 一
。览众山小 (9). (8)苔痕上阶绿 (10). 草色入帘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不要出现多字、少字和错别字的情况。本题注意“竦峙”“柝”“窗”“婵娟”“濯”等字的正确书写。
二、读·思
3.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
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1)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刘思扬〔伸手捉住一只。 (怜惜地望着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 A(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2)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A指______(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_____》,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3)三班同学朗语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的精神。
【答案】 (1). (1)A (2). (2)小萝卜头(或宋振中) (3). 红岩 (4). (3)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的精神。(答出一个即可) 【解析】
【详解】(1)A.排比是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不符合排比的要求。B.“他们”是人称代词,答案一般在前文中。C.“开心极了”是中补结构,“快乐而活泼”是并列结构,“快乐的小战士”是定中结构。D.正确。故选A。 (2)从“刘思扬”以及具体的情节——“特务在巡逻”可以得出本段对话出自《红岩》;从“刘思扬”和 A 的对话,A 的语言“多好看的小虫”“飞了,飞了,他坐飞机回家去了”可以看出 A 的人物形象,有少年感和孩子气,从场景及人物性格可以确定是小萝卜头。名著中的人物及情节是考查的重点,初中阶段的名
著一定要注重这两个方面。
(3)从“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可以看出不畏艰险、豪迈乐观、坚定执着、顽强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伤疤的身价
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
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因为黄花梨生长于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在风雨飘摇中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原来,正是因为经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多灾多难之后形成的伤疤,才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具魅力,以致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成为收藏家推崇的对象。
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伤疤就不成为伤疤,而是上天的恩赐。
4. 阅读材料可以发现,题目中的“伤疤”有两层含义,各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5. 同学们围绕怎样“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要靠顽强毅力,有人认为需要过人的智慧,还有人认为离不开从容的心态。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的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4. 示例一:伤疤,表面上指黄花梨受到大自然的伤害后,身上留下的花纹;深层含义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等给予心灵的打击。
示例二:“伤疤”一方面指收到伤害后,身体上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指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挫折灾难后,内心受到的影响。
5. 示例: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首先需要不屈不挠的意志,不在困难面前屈服。在前进的道路上,总避免不了“伤疤”,不怕伤痛,才能不被伤痛打倒。我们也要牢记教训,吸取经验,用智慧武装自己。拥有智慧,才能从伤痛中获得力量,在伤疤处开出花来。毅力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一般要答出词的本义和语境义,若有情感也要加上情感。但本题不涉及情感所以
的无需回答。“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中“伤疤”一方面指受到伤害后,身体上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结合“原来,正是因为经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多灾多难之后形成的伤疤,才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具魅力”理解,指经历了生活风雨之后,内心受到的影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议论性文字”是简单的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三要素为:论点、论据、论证。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论点可以是“顽强的毅力”,也可以是“过人的智慧”或“从容的心态”,也可以是其他。其次,围绕论点要展开论证,可以采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任选其一或其二,建议不能太多,因为文章字数要求只有不少于 100 字,不要太多。最后要有适当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议论文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另外注意论点的证明要有逻辑。本题答案不唯一。
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 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浅草才能没马蹄( ) .(2)天与云与山与水( ) .
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 ..
的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