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被动句式

2020-04-16 10:40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

一、被动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是施受关系,即主语是受动者,是谓语发出动作的接受者。 二、两类被动句:

(1)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形式标记,是被动句的胚胎。(汉语多此类句子:杯子打烂了,英译?be+broken+by me)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③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2)被动句,有形式标记。

三、古汉语常用形式标记:见、于、为、被 (一)、“见”字句(见,助动词,表被动,最早的被动句式,先秦时期) 1、SP(受事主语)+见+V 。

这是最古老的句式,甲骨文已经出现。如: ①今日王其步,见雨,无灾。(今日商王出行,被雨淋,无灾)

这种句式在春秋战国及其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在使用。如:

①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1

③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2、SP+见+V+于/於+OA(主动者)(用介词“于/於”引进主动者)如:

①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SP+见+V+O 如:

①后有渤海陈斐见授此郡,忧愁不乐。(太平广记) 4、主+见+V有两种句式: (1)受事主语+见+V

(2)施事主语+见+V(见≈我) ①少加孤露,母兄见骄。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客气说法:

①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②张希祖若欲相识,自应见诣。

今天:请见谅、见怪、过蒙您见爱,实不敢当、不知有何见教?让您见笑了。

(二)、“于”字句(“于”介词,引进主动者,先秦时期)

1、SP+V+于+OA。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对比,常常用“于”字句,如:

2

①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三)、“为”字句(由助动词—→介词,先秦——唐代)

1、SP+为+V,“为”是助动词 。常见动词有:戮、禽、虏、杀、笑等 。如: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为”与“见”相互呼应,并列,所以说此处的“见”和“为”字的功能是一样的。)

2、SP+为+OA+V,“为”是介词。用“为”引进主动者,这种句式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到战国晚期,已经成为“为”字句的主要句式。如: ①不为酒困。(论语) ②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3、SP+为+OA+之+V。这是一个过渡句式,“之”作用与“所”作用一样,起标志被动的作用。很快被“为+O+所+V”句式代替。如:①(文)种仰天叹曰:“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种得剑又叹曰:“南阳之宰而为越之擒。”??遂伏剑而死。(吴越春秋)

②晋文公为骊姬之谗,出亡十九年。(尹文子) 4、SP+为+OA+所+V。这种句式中,“为”引进主动

3

者,“所”标志被动,用在动词前。出现在战国末期,到了汉代就超过“见”字句。汉代到南北朝时,这是一种独占鳌头的句式。如: ①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

5、SP+为+OA+之所+V。这种句式正是前面两种句式的杂合。是“为?所?”与“为?之?”两种句式的杂合。如:①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管子) 6、SP+为+OA+见+V。这种句式最早见于《庄子》,以后使用频率稍低于“为?所+V”句式,时间也延续了相当长。这种句式如:①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 ②妾自孩提时,为伯舅见念,命为己女。(太平广记)

7、SP+为+OA+所见+V。这种句式是“为??所V”句式与“为?见+V”句式的杂合。如:①(孙)权本性空薄,文武不昭,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三国志)

8、SP+为+OA+之所见+V。如:①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三国志)这一句话的“之所见”,在《资治通鉴》中换成“之所”,可见“之所见”=“之所”=“所”。这种句式东汉后出现。经六朝到隋唐,逐渐被其他句式所淘汰。5、6、7的句式即“为?之所?”、“为?所见?”、“为?之所见?”

4

三种句式最终被“为?所+V”句式所代替。因为它们仅仅是“为?所+V”句式辅助句式,都可以简缩为“为?所+V”句式。

(四)、被字句(由助动词—→介词,唐代以后成为主流句型,至今还没有取代它的地位的词语出现) “被”最初是动词,意为“蒙受;遭受;领受”。《管子·形势解》:“主明而國治,竟内被其利澤。”《後汉书·逸民传·逢萌》:“吏被傷流血,奔而還。” 不吉利—→所以我们今天还说“我被我爸爸打得鸡飞狗跳”不说“我得我爸爸打得鸡飞狗跳”“我被罚站/我得奖了。”

1、SP+被+V(被,助动词)。“被”字作为助词标志被动,萌芽于战国末年,到了汉代就开始普遍使用了。这时的“被”字作用和“见”字是一样的。如:①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 ②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论衡)按:这里的“见”字句和“被”字句对举,说明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2、SP+被+V+於+OA(被,助动词)。这种句式用“於”字引进主要者。说明这时的“被”字还是用如助词。也可以说是“于”字句与“被”字句的杂合。这种句式不能V前引进主动者,所以后来就消失了。如:①

5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