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2部分 第8章 第1讲 人类面临

2020-04-16 10:42

一、选择题

(2016·成都模拟)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2008~2016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 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2.2008~2016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第1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第2题,在1 900米以上的地方,这8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故选B项。 答案:1.A 2.B

(2016·湖北荆州中学月考)一艘货船7月从A港口装货沿图示路线到B港口。据此回答3~4题。

3.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该货品最可能是( ) A.咖啡豆 C.羊肉

B.香蕉 D.牛肉

4.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C岛南部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现了盲兔、盲鸟等怪现象。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全球变暖 C.赤潮危害

B.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

解析:第3题,A港口位于35°S附近,应该是亚热带气候,不可能生产咖啡豆、香蕉等热带农产品, A、B错误;A港口附近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放牧的牲畜品种是牛,所以装载的某食用货品最可能是牛肉而不是羊肉。第4题,C岛南部接近南极,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南极出现了较大的臭氧层空洞,其附近地区的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于其他地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动物视力的伤害,出现了盲兔、盲鸟等现象。 答案:3.D 4.B

5.(2016·浙江联考)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河流中W、X、Y、Z处某次水样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使X处河水pH升高

B.火力发电厂的酸性废水治理未达标就排放,造成Y处河水pH降低 C.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Z处河水富营养化,藻类等水生植物繁殖快 D.Z处水温较高,溶解氧多,适合鱼类的养殖 解析:水温越高,溶解氧越少,越不适合鱼类养殖。 答案:D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分别位于( ) 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 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 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 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

7.图中冬季P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 ) ①降水少 ②风力弱 ③工业粉尘排放多 ④燃煤取暖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第6题,图中甲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都最高,可能是城市主干道

旁;乙三个季节都最低,环境最好,应该是风景区;则丙为住宅区。第7题,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会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同时北方冬季降水少,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难以降到地面,使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注意题干中“较其他季节高”,应该回答冬季特有的因素。 答案:6.C 7.D

富营养化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2015年1月香港近海频现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据此完成8~9题。 8.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A.农药汇入 C.近海捕捞

B.近海养殖 D.石油泄漏

9.香港1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 ①冬季气温降低 ②入海径流减少 ③近海降水减少 ④沿岸洋流减弱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第8题,依材料可知,富营养化的人为原因是近海养殖要向海水中供应鱼食,从而导致营养物质进入海水,形成富营养化。第9题,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营养物质的浓度过大,1月降水少、入海径流少,则等量的营养物质,使海水中营养物质浓度较大;同时香港处于热带而水温较高,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答案:8.B 9.C

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2014年的季节变化比2015年大

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C.2015年的年际变化比2014年大 D.11月的季节变化最小

11.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气温 C.径流量

B.降水 D.污染物来源

解析:第10题,图中显示不同月份入海通量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季节变化较大;同时2015年与2014年入海通量也有较大差异,表明不同年份也有较大差异,即年际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要比较不同年份,不能以一年来说明;同理季节变化也是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比较,不是不同年份同一月份的比较。第11题,图中显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刚好与长江径流量变化情况一致,说明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径流量。 答案: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2)简述东北地区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3)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严重,北方地区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第(2)题,东北地区城市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2部分 第8章 第1讲 人类面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开发公司项目考核制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