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崧厦镇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的调查及思考
一、我镇群众文体活动概述
文化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体活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群众性文体活动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要求,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如何合理地度过闲暇时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又由于文化体育活动具有技术的高难性、造型的艺术性、配合的默契性和易于接受等特点,它成为现代人们闲暇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起到了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先后成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百强镇”、“全国千强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53亿元;工业总产值79.14亿元,农业总产值4.58亿元,建安产值79.7亿元;国地税收入859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17元,列绍兴市30强乡镇第19位。在这种背景下,我镇的文化体育事业方兴未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形势,主要表现为:
(一)发展校园文化,哺育伞城学子。
我镇的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特色明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崧厦中学十多年来一贯坚持艺术教育,其艺术教育的质量蜚声市内外,每年输送了大量的艺术特长生;该校还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以此选拔艺术特长生,丰富师生学习生活,打响艺术教育的品牌。崧厦镇中依托伞文化陈列馆挖掘乡土文化,对学生开展乡贤文化教育,
1
弘扬崧厦精神。夏丏尊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在师生中开展“爱的教育”,特别是金近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巧妙地利用乡贤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童话教育,并始终熨帖地把童话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赢得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同时镇内各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工作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平时积极开展课余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举办一届学生运动会。
(二)培育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素质。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需要,更是职工体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我镇是“中国伞城”,区域经济特色明显,伞业企业众多。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在政府的推动和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文化已形成良好氛围。培育企业文化,一是政府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如镇党委、政府在去年3月组织了首届崧厦镇外籍务工人员卡OK大奖赛,参加比赛人员共计64名,分别来自24个省、自治区,在多次的预赛、决赛中,数千名企业员工参与了这一活动。通过组织活动,既丰富了企业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又让广大职工感受到了政府和企业对他们价值的肯定,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二是企业建设文化体育阵地。通过阵地建设,提高职工素质,陶冶职工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如越州纸品、天外天伞业、华腾等许多企业为员工建造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卡拉OK室等活动场地,友谊伞业建起了“女职工之家”,让企业女工业余时间有一个学习娱乐的好去处。天外天伞业还在企业内建立了职工培训基地,举办了电大中专学历班,首开了全市企业开办学历教育的先河。三是企业组织文体活动。在我
2
镇,职工运动会、五四青年联欢、迎春文艺晚会、制作技术比武已成为许多企业培养锻炼职工、丰富职工生活的经常性活动。如“天外天杯”乒乓球邀请赛、“越州纸品”外来员工运动会、“宏达杯”篮球邀请赛等活动系列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职工文体活动的覆盖面,激发了职工的参与热情,营造了浓浓的体育文化。近年来,我镇更是借着农民培训和转移的东风,频频在企业内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职工送上丰盛的精神大餐。
(三)倡导社区文化,丰富群众生活。
为营造社区文化氛围,镇政府通过改建、租赁等方式为每个社区提供了1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并在三八节、七一节组织了两场由社区居民演出的文艺晚会。同时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文体骨干,组建文体队伍。祝家街社区建立了气排球队、舞蹈队、腰鼓队;顾家弄社区建立了木兰拳队、器乐队;跃进桥社区建立了业余越剧团,参加人数达200人。这些自发组建的业余群团组织对于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木兰拳为代表的一些传统项目在我镇社区居民中广为开展,备受群众欢迎,文化体育活动的魅力进一步凸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逐渐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建设特色文化,重塑崧厦精神。
为弘扬崧厦人敢于挑战、勇立潮头的创业精神,我镇近年来着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一是建设成立“中国伞城〃伞文化陈列馆”。又崧厦镇中发起,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有关崧厦乡贤及伞文化的资料,并投入10多万元,建成了“中国伞城〃伞文化陈列馆”。陈列内容包括崧厦历史、崧厦乡贤、崧厦伞业企业家、古今伞业演变历史等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实物
3
展示。陈列馆开张以来已接待镇内外中小学生1万多人次,接待宾客30多批次,成为广大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德育基地和我镇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二是举办大型节会。我镇已连续5年,运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举办大型节会,推介伞业经济和“中国伞城”。文艺活动是节会的重头戏。2003年在文化广场举办“伞花情”文艺晚会,2004年在上虞剧院举办“伞城之夜”文艺晚会,2005年在伞城广场举办“魅力伞城”文艺晚会,观众近3万人,又连续两个月表演地方戏曲20场,为全镇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还有2007年的的欧洽会崧厦专场、2008年的万人健步走活动等等,每年基本上有大型节会活动。从2003年至今,我镇借助节会运作模式,取得企业赞助,举办各类文艺晚会50多场次,累计投入资金350多万元。三是开展伞业技能比武。即把制伞的工序作为一项赛事,缀伞珠、缝伞布,在紧张的节奏中切磋技艺,提高制伞水平,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的灵敏度,增加了工作的乐趣。
二、文体阵地建设透视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经费逐年增加,群众文化体育普及率明显提高,文化体育服务机构日趋健全,场地设施不断完善,使全民健身活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04年,人均经费2.3元,2005年增至2.8元,2006年提高到3元;2006年至2008年,在文体基础设施和专项文体活动投入上达到400多万元。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资金反哺文化体育建设,设立500万元舜达群众体育发展基金,每年以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改善体育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4
我镇通过加大投入,镇村两级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备,进一步丰富了伞城百姓的生活。镇老城区建有投入300万元、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崧厦体育活动中心,内有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类室、健身房、羽毛球场、气排球场等设施。镇伞业园区内建有伞城休闲广场,休闲广场集足球场、灯光篮球场、旱冰场、幼儿游乐场和百米健身长廊等设施于一体,并且全天候面向群众开放。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还积极鼓励各村、社区购臵和改善文化体育设施。严巷头、雀嘴、新下湖等村相继投入资金,建设村级休闲公园,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等一批体育休闲场所的设立,为村民和社区居民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受到群众好评。据统计,目前全镇已有22 个村和3个社区设有体育健身点;建有村级图书室6个,图书2610册;建有村级乒乓球活动室7个,棋牌活动室23个,远程教育点41个;每个村(社区)5米长的科普宣传长廊也正在建设中。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设施,还对外开放,不仅提高了文体阵地和设施的利用率,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与周边群众的联系。
但是,不可否认,我镇的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相对于我镇的经济建设还非常滞后。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创建省体育强镇这个抓手大力推动我镇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共建起25条村(社区)级健身路径。而在这之前,全镇38个行政村和社区还没有一个规范的体育健身点。据调查,我镇建有篮球场39个,其中镇本级2个,学校22个,企业10个,相对于人口较为集中的农村来说,行政村仅为5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镇部分行政村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砌石护岸、整治河道,美化环境,纷纷建起休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