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

2020-04-16 13:16

文物保护与建立世界城市的关系

一、 美国纽约的建筑遗产保护和苏荷区的旧城改造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公认的现代化城市;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纽约1686年建市,曾是美国宣告独立时的临时首都。它是“顶级世界城市”中最年轻的成员。

1686年建市的纽约市历史虽然短暂但却非常关注自己的历史文化,按有关法规指定的建筑遗产保护对象有:建成30年以上的地标性单体建、构筑物1027项;有30年以上历史,允许市民自由出入的建筑室内空间102处;历史地区74处(其中含20000栋建、构筑物);历史景观9处。纽约的市长这样说:“你们会发现纽约市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宝藏,使人感觉到城市与过去相连……作为我们祖先及人类一贯伟大、有毅力、有创造性的见证……这些史迹却永远历久弥新。”

纽约的保护区中,有一处占地约0.44平方公里(0.17平方英里)的苏荷区。

苏荷区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西南端,原是19世纪中叶工业化时代兴起的一个工业区,兴建了大量的以铸铁为建筑材料的厂房。铸铁建筑流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这种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在工业化的背景下,造就了纽约最好的铸铁建筑历史街区。二战后,纽约的制造业衰退,苏荷区的制造商纷纷搬离,留下很多空闲的车间。以后,一批青年艺术家发现了这里,遂把这些有足够大的空间且租金低廉的铸铁建筑改造成为生活空间和艺术工作室。

1959年,美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当中,在这种背景下,纽约决定修筑一条通过苏荷区的高速公路,缓解曼哈顿地区的交通压力,为大企业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高速公路的修建将使铸铁建筑毁失殆尽,苏荷区的建筑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面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行将不存的危险,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存空间即将消亡的命运,苏荷区的艺术家们组成“艺术家们反对修建快速路联盟”,向纽约市各博物馆馆长呼吁,给全美国所有的大学艺术系及建筑系主任写信,呼吁阻止高速公路的修建。由建筑师、工程师组成的民间团体“铸铁建筑之友”也从保护历史遗产的角度反对高速公路的修建。他们给全世界各大城市市长写信,呼吁他们支持保护苏荷区的铸铁建筑群。

1969年,纽约市政府下了不在这里建高速公路的决心,经济利益让位给建筑遗产的保护。1973年苏荷区被列为保护区,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个将工厂仓库区列为历史文化遗产受到法律保护的地区。

现在人们认识到:这个被誉为全世界保留最完整的铸铁建筑群的社区,经过赋予新功能的合理改造,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又完美地保存了苏荷区的旧城历史风貌特色,

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文化价值效应。目前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来到苏荷区,来看古街巷、古建筑,发思古之幽情。 政府的认识是:城市的美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旧城的责任就是延续城市的历史。

二、 英国伦敦的建筑遗产保护

大伦敦市共划分32个行政区,全市域分为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3部分。

伦敦的建筑遗产保护,遵循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和遗产体系的管理规则。1882年,英国制定了第一部遗产保护法《古迹法》,其后又陆续制定了17部法律和2部保护方面的规定。英国建筑遗产体系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保护体系,包含在册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注册历史公园和园林;第二部分是其他重要遗产类型,包含皇家财产、世界文化遗产。法律和保护体系设计,保障了建筑遗产的安全,保护了伦敦的建筑遗产。

伦敦历史上经过鼠疫、大火袭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逾千次的空袭,尽管如此,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城市格局,从未根本性地重建。伦敦市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威斯敏斯特宫殿和威斯敏斯特教堂、圣玛格丽特教堂、伦敦塔、格林威治海岸地区、伦敦基尤皇家植物园(邱园)。还有白金汉宫、议会广场、伦敦塔桥、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等著名建筑。

大伦敦中,面积仅有1.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除存有著名的伦敦塔外,还云集了银行、保险、证券、和黄金交易机构,是世界闻名的金融城。但1400多年来,它一直保持城墙内的面积、格局不变,是伦敦最引以为荣的古老核心。大伦敦中另一处名城是威斯敏斯特城,即威斯敏斯特宫等著名建筑所在的古城。威城设了51个保护区,占城区总面积的70%。

大伦敦市建筑遗产登录和保护区监管由“英国遗产伦敦部”负责。据资料表述,截至2002年,大伦敦有881个保护区,伦敦重要的历史广场和公园无不涵盖在保护区内。

20世纪80年代,在拟对一个城市花园(考文特)实施再利用计划时,为防止建筑被拆毁,“英国遗产”启动了特别程序,在一夜之间登录了百幢历史建筑,避免了建筑遗产的损失。

在以往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的基础上,1938年,伦敦又开始了对整个城市进行保护的系统专业研究。题目包括:保护伦敦的重要公共空间形态、对建筑高度和视觉通廊进行控制等等,编制了《区域规划纲要3》《伦敦视觉管理框架草案》等规定性的文件。

伦敦市中心街道狭窄、曲折、交通拥堵,但政府并不采取拆除老建筑拓宽马路的做法,而代之以收取高昂进城费的方法,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伦敦中心地带。曾经,伦敦市政府计划在市中心建造多座摩天大楼,但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这些摩天大楼将掩盖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的光芒。人们并不羡慕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的生活,而享受久远历史带给自己生活的乐趣成为民众的追求。

伦敦的建筑遗产不是经济增长的累赘,而是目前城市繁荣的基础。伦敦所有最繁华、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人们最愿意居住、工作和参观的地方,都是历史环境保持最完整的地方。

三、 法国巴黎的建筑遗产保护

法国的首都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今天巴黎旧城的大部分是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巴黎行政官奥斯曼大规模改造后的城市面貌。从那时以来,巴黎旧城格局基本得到保持。

著名的塞纳河穿过城区,32座大桥横跨河上。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沿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拿破仑一世凯旋门等分布在旧城中。1991年,巴黎塞纳河畔(连同沿塞纳河两侧的众多建筑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19世纪巴黎进行大规模城市重建时,身居其中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巴黎之所以是巴黎,在于其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在于不同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历史街区。

于是,为有效保护城市布局、建筑、街道和环境历史风貌,后来的巴黎实行了建设新城的策略。用了30年时间建了5座卫星城,从旧城迁出数十万人口。此后,为保存建筑遗产,巴黎又划出了2个保护区。

巴黎也曾有过关于旧城建设和建筑遗产保护的争论。

蓬皮杜是以倡导新建筑而闻名的法国总统,在任期间他曾提出建设新巴黎的设想,计划在古城区建设高楼,在城中心开辟数条百米宽的大道。这些都引起了争论。1973年,高数十层的蒙帕纳斯大楼在旧城中建成,它身姿挺拔,孤傲地突出于旧城低矮建筑构成的天际线之上。当人们亲眼见到摩天楼与周边的环境怎么也无法协调的事实的时候,争论于是停息,巴黎旧城中再未出现新的高大建筑。

建在老城区旧停车场上的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是一座超级新潮的建筑。虽然以总统的名字命名,但依然要严格遵循对旧城内建设项目的高度和体量控制,高度、规模上没有过分强调自我的余地。

法国最早的《城市保护法》颁布于1913年,该法只注重公共建筑、重要遗迹的保护。1943年后,保护法规开始注重“文物”的“历史环境”,但也仅限于距古迹500米内的民居。当巴黎人意识到巴黎的全部精神都在老街老房子构成的历史文化空间时,便划定了民居保护区并制定了相应法规。在保护区内,老屋老街享有名胜古迹的待遇。维修老屋必须获得政府批准,而房主还会得到政府的补贴。

四、 日本东京的建筑遗产保护

东京是超现代大都市,既不是日本的著名古都又经过大地震和战火的破坏,但仍然可以找到江户时期的建筑印迹,也保存着许多日本传统的建筑和近代的优秀建筑。

东京面积2162平方公里,它的东部有一块整齐划定的近160平方公里的方正的中心区,这片区域内有数片最繁华的商业区,同时也保存着包括皇居在内的15处古迹。古迹有金龙山浅草寺、回向院、龟户神社、护国寺、天水宫、泉岳寺、增上寺、筑地本愿寺、尼古来堂、

本门寺、明治神宫、汤岛圣堂(江户幕府的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于1690年创建的孔子庙)等。

皇居是日本天皇的宫室,位于东京的心脏地带,建筑虽经战后翻新,但刻意保持着原来的格局。皇城为幽深的护城河所环绕,护城河的水面上不时可见到优雅游弋的天鹅。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据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的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是平安文化的中心。

明治神宫,是祭祀日本明治天皇的场所,其中建筑区占地很少,建筑周围有大面积的林木包围,形成了非常肃静的环境。这样的一处神宫,在繁华的中心区里占有了近1平方公里的地域。

中心区以外西南部紧邻中心区的位置,建有“民家园”,展示着搬迁到这里的日本传统民宅。此外,在中心区外的广泛地域,还分布着许多寺庙古迹。

除日本传统的神社、佛寺、民居以外,东京还保存着近代的优秀建筑作品。如高岛屋东京店,是一座有西洋风范的建筑,开业于1933年。二战后的扩建设计与开业当初的形制保持了协调,被誉为设计杰出的百货店建筑。近代所建东京老车站也得到了保存和修复。据一个未经调查核实的说法,东京中心区内的传统建筑中,除明治神宫外,都曾经战争破坏,现在所见者多是战后修复之物。

东京都的各区教育委员会一般都设有负责文化遗产的部门,他们把各自区内的建筑遗产当做宝贝,并对传统建造工艺、材料、保存办法等进行研究。

五、 意大利罗马的建筑遗产保护和展示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公元前510年是罗马共和国首都,公元前100年是罗马帝国首都;公元4世纪是西罗马帝国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王国首都。

罗马市中的罗马历史中心区,占罗马市面积的40%,是罗马市的12个区之一。它是一座有7座山丘的古城,古城分布着珍贵的建筑和古迹。最著名的有圣彼得大教堂在内的教庭管辖区、圣保罗大教堂、万神庙、角斗场(竞技场、斗兽场)、第度凯旋门;还分布有图拉真柱、马可·奥里利乌斯柱、奥古斯都和哈德良的陵墓、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努姆广场、公元前42年的凯撒广场、公元111年至114年图拉真广场等遗迹和大型遗址。这个罗马历史中心区,1980年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罗马现存教堂300多处,此外还有300多座修道院。那些较大的教堂,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市内广场、公园、街头、巷尾、庭院、屋顶,各种各样的雕像比比皆是。全市还有大约9000多处喷泉。其中有一处叫做“四喷泉”,是坐落在一处十字路口四角的组合喷泉。其泉水来自近60公里外的山区,据说始自公元1世纪,泉的输水道几次被毁坏又几经修复,延续了2000年。

20世纪初,罗马城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建设了罗马新城,保护了旧城。其二是组织指挥挖掘罗马帝国的废墟,竖起倒塌的断柱残墙;拆掉古罗马广场、大角斗场、圆形剧场遗址

周边大片的十六七世纪建筑。发掘古遗迹,一方面使人们重见了恺撒、奥古斯都、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各时代公共建筑群的遗址;另一方面却毁掉了一些古代帝国到现代之间的过渡记忆。

为了保护罗马地下难以计数的尚未发掘的古罗马遗址,至今罗马只有两条地铁,在欧洲大都市里是绝无仅有的。

罗马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从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量建筑和遗址在一个现代城市中保存着,占有着大量的空间……

罗马遵循国家法律规定对建筑遗产进行管理。意大利将48%的国土规划为景观保护区,50年以上的建筑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实行全国文物登录制度,不论是私人博物馆,还是私人所有的历史建筑,都必须由国家统一登录;按法律规定,文物由中央集权管理,重要的遗产都由国家控制;文物所有者进行维修或改变前必须报送国家遗产管理部门审批。

罗马要发展、要经济,也决不放弃文化保护,文化的支撑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罗马建筑遗产保护的现实。

六、 珍视建筑遗产,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化世界城市

通过粗略的考察可以看到,纽约、伦敦、巴黎、东京4个国际公认的顶级世界城市和罗马这个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中心型”世界城市,尽管各自的历史长短不同、所存建筑遗产内容不同、遗产保存多少不同、历史上遭受各种原因各种形式的破坏程度不同,但无一例外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十分关注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民族建筑遗产,保护和展示各自的文化魅力,坚守着彼此之间必须保留的差异。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真切的道理。

年轻化的都市纽约,保护着年轻的建筑遗产;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持着城市的差异化。

历史悠久的伦敦,保护着千年的古老的城市格局,保护着“使市民精神愉悦的因素”;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持着城市的差异化。

繁华的巴黎,完整地保护了旧城的风格,使赛纳河上的风光无限;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持着城市的差异化。

超现代的东京,在修复战争创伤进程当中,决不忘记修复古迹,尽管是修复;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持着城市的差异化。

历史辉煌的罗马,允许大片大片的遗址占据宝贵的旧城空间,旧城随处可见那见证历史的建筑遗迹片断,高大的建筑,亲切的街巷节点广场和清泉,使古城依旧辉煌;同样保持着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持着城市的差异化。

只因为建筑遗产是彰显各自民族文化特征最直观的、无可替代的、物化的、最可读的一种语言表述;只因为建筑遗产在世界城市的建设中是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直接资源和必须的


世界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某化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当其价格由20元下降到15元时,需 -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