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明清)课件

2020-04-16 13:16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绪论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卓人月:?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

为我明一绝耳。? (陈鸿绪?寒夜录?引) ? ?南宫词纪〃汴省时曲〃锁南枝?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 ?挂枝儿?赠瓜子?

瓜仁儿,本不是个希奇货;汗巾儿包裹了,送与我亲哥。一个个都在我舌尖上过。礼轻人意重,好物不须多。多拜上我亲哥也,休要忘了我。 ? ?随驾幸南海子? 杨荣

天开形势庄都城,凤翥龙蟠拱帝京。万古山河钟王气,九霄日月焕文明。祥光掩映浮金殿,瑞霭萦回绕翠旌。圣主经营基业远,千秋万岁颂升平。

邱濬?五伦全备记?

?近日才子新编出这场戏文,叫?五伦全备?……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万世纲常之理。? ? 祁彪佳:?一记中尽述五伦,非酸则腐矣。?(?远山堂曲品?) ? 太平郡伍太守、范氏 ? 伍伦全、伍伦备、安克和 ? 施善教、淑清、淑秀 ? 景氏

1、剧本人名的设计煞费苦心,伍伦全、伍伦备即?仁、义、礼、智、信?全部具备。

2、教化问题放在了剧本创作的首位,利用戏剧艺术的感人力量进行全面的封建道德说教宣传,白多唱少。 3、儒家创设的人格理想,随着其思想理论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正统和主导地位的确认,日益地精密化,具体化、大众化,由此积淀为民族的深层的文化意识。

一、明代社会与文学突变的关系

? 明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市民阶层的扩大,也带来审美需求的变化,与读者群的变化,必

然呼唤着新的文学的产生。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话说国朝成化年间,苏州府长洲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生来心思慧巧,做着便能,学着便会。琴棋书画,吹弹歌舞,件件粗通。幼年间,曾有人相他有巨万之富,他亦自恃才能,不十分去营求生产。坐吃山空,将祖上遗下千金家事,看看消下来。以后晓得家业有限,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着。

? 他是大模大样过来的,帮闲行里,又不十分入得队。有怜他的,要荐他坐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

板令,高不凑,低不就。

(1) 雅俗交融的新型文人身份。

(2) 追求经商获利、赢得暴富的新时代意识。 (3) 中国与海外的商贸交流及海外冒险心理。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 ?我们很难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在明代万历年间,中国的封建经济已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1

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资本主义的流通方式,其公式为C——M——C,即商品(commodity)交换为货币(money),货币又再交换为商品,川流不息。但是货币是一种公众的制度,它把原来属于公众的权力授予私人。私人资本积累越多,它操纵公众生活的权力也越大。同时商业资本又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商业有了充分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才能同样地增进。这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一)文人商业化 (二)读者市民化 市民阶层扩大以后,有了他们的思想意识——与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不同的许多思想意识,也有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自然影响到文学理念与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

熊大木现象

? 明嘉靖年间刊本?建阳县志?记载:?书籍出麻沙、崇化两坊,昔号‘图书之府’……足以嘉惠四方云? ? 书林文台余象斗双峰堂(又称余文台双峰堂、谭阳余氏三台馆)、余氏萃庆堂(余泗泉、余彰德)、建邑书林熊

氏忠正堂(熊大木、熊龙峰)、清白堂(杨涌泉)

? 陈大康?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 ?

? 唐寅卖文鬻画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闲来画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二、明代文化与文学突变的关系

(一)王学左派的兴起与思想异端的出现 ? 王守仁:?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季明德?) ? ?心外无物,无事,无理,无义,无善。? (?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王纯甫?二) ?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焚书?卷一?答邓石阳?)

?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

全不复有初矣。?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焚书?卷三?童心说? )

?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

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有变化,?水浒?、?红楼?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

(二)唯情说、性灵说和趣味说的张扬 ?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汤显祖的诗歌、散文和剧作中,这个‘情’字总共出现了

一百多次。例如:‘人间何处说相思。我辈钟情在此。’……‘生生死死为情多,奈情何?’……?

1、汤显祖等的唯情说

? 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第一出?标目?:?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 ?世总为情。?

?通闺闼坚心灯火?

? 如是半月,幼谦有些胆怯了,对惜惜道:?我此番无夜不来,你又早睡晚起,觉得忒胆大了些,万一有些风

声,被人知觉,怎么了??惜惜道:?我此身早晚拼是死的,且尽着快活,就败露了,也只是一死,怕他甚么??

2、公安派等的性灵说

?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弟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

笔。?

2

袁宏道

? 一日湖上走,一日湖上坐;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 无端见白发,欲哭反成笑。自喜笑中意,一笑又一笑。

胡适 ?蝴蝶?

?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 百花洲 袁宏道 百花洲在胥、盘二门之间。余一夕从盘门出,道逢江进之,问:?百花洲花盛开否?盍往观之。?余曰:?无他物,惟有二三十粪艘,鳞次绮错,氤氛数里而已矣。?进之大笑而别。

3、文坛上广泛流行的趣味说

? 李贽?水浒传?第五十三回评语:?试看种种摩写处,哪一事不趣?哪一言不趣?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 ? 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里说:?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

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 ? ?水浒传?金评本第三十一回:

? 武行者醉饱了,把直裰袖结在背上,便出店门,沿溪而走。却被那北风卷将起来,武行者捉脚不住,一路上

抢将来。离那酒店走不得四五里路,傍边土墙里走出一只黄狗,看着武松叫。武行者看时,一只大黄狗赶着吠。武行者大醉,正要寻事,眼那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那只狗绕着溪岸叫。武行者一刀砍将去,却砍了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黄狗便立定了叫。冬月天道,虽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得当不得。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溪里,亮得耀人。便在蹲下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再起不来,只在那溪水里滚。

(1)狗吠武松——(2)武松赶狗——(3)武松砍狗——(4)武松落水——(5)武松捞刀

(三)市民社会价值取向、审美倾向的改变 1、市民趣味对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1)鲜明的重商思想,将商人及商业活动作为表现的主体。 (2)冲破贞节观念,反映出女性爱情中的现代性爱倾向。

(3)反映了市民意识中对人、人格和情义的尊重,突出的是人的情感欲望,表现出一种人性的温暖。 (4)市民观念中又混合着封建主义的意识,用宿命的因果观念来解释社会问题。

2、对于小说、戏曲等通俗文体的肯定 ? 李贽?童心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

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三、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和价值

1、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2、在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当中,强烈的张扬着个性、情感与叛逆的精神。 3、文学表现出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倾向 4、出现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论争。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

3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与发展

1、魏晋六朝: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 王沈?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腐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

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 刘义庆?世说新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

杀八人而去。? ? 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2、隋唐宋

(1)民间传说、说话 ? ?大业拾遗记?

? ?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 ? 曹操谯水击蛟 ? 刘备檀溪跃马

(2)文人对三国人物的仰慕评价 ? ?蜀相?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东坡志林?:

? 涂巷中小儿薄,其家劣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

操败,即喜唱快。 3、金元:平话、戏曲 ? ?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 江东吴土蜀地川,曹操英勇占中原。不是三人分天下,来报高祖斩首冤。 ? 接受美学

H.R.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反应而存在,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韦恩里希?读者的文学?:?一部作品要流传下去,它就得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进行对话。写一部文学史,就是写一部这样的对话史。?

二、关于罗贯中及?三国志演义?的成书时间

? 嘉靖本?三国志演义?: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

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三遂平妖传? ? ?隋唐两朝志传? ?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

? 明嘉靖壬午年(1522)?三国志通俗演义?

? 万历年间刻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叶昼伪托) ? 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三国志演义?

4

第二节 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

一、渴慕明君良臣

? 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

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 高儒?百川书志?: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

拥刘反曹

? 刘向?说苑?

?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一)政治上向往仁政 ? (二)人格上注重道德 ? (三)才能上崇尚智勇

二、在悲怆和迷惘中追寻传统

? 1、儒家道德理想的碰壁 2、功业心的颠覆与嘲讽 ? 孙策之死——曹操之死

? (1)当时皆位极人臣,此后没再建立大功业,便迅速死亡。 ? (2)两人临死前,小说都安排道士将他们戏辱一番。

? (3)通过于吉和左慈对他们的羞辱,颠覆与嘲讽了孙策与曹操功业之心及?三不朽?观念的价值和意义。

?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第三节 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

一、虚与实的结合

? ? ? ? ? ? ? ? ? ?

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毛宗岗:据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 章学诚?丙辰札记?:七实三虚 主体主干是史实,这是?七实?;另外还有大量虚构表现理想,这是?三虚?。罗贯中正是借此解决了历史小说与史书的不同写法。

1、桃园三结义 ?三国志?:

先主与(关羽张飞)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关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李贽 ?题关公小像?:

古称三杰,吾不曰萧何、韩信、张良,而曰刘备、张飞、关公;古称三友,吾不曰直、谅与多闻,而曰桃园三结义。呜呼!惟义不朽,故天地同久。

?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

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

5


古代文学(明清)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5年高考语文考点总动员考向16 成语辨析之近义成语辨析(解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